時間:2014年08月27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全球有海水淡化廠1.3萬多座,海水淡化日產量約3500萬立方米左右。其中80%用于飲用水,解決了1億多人的供水問題。全球直接利用海水作為工業冷卻水總量每年約6 000億立方米左右,每年大約從海洋中提鹽5 000萬噸、鎂及氧化鎂260多萬噸、溴20萬噸等。如何把我國的海水進行深度利用一直是個重要的研究課題,所以以南堡開發區為例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武漢金融期刊發表,期刊征稿,海水利用,淡化,南堡開發區
一、國內外海水深度利用的發展現狀
我國海水利用主要在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海水化學資源的綜合利用等三個方面。目前,形成規模的有海水中提取鉀、鎂、溴、氯、鈉、酸鹽等。但除氯化鈉是從海水中直接提取的以外,其他元素僅限于從地下鹵水和鹽田苦鹵的提取,資源綜合利用工藝流程落后,產品質量與國際有一定差距,亟須技術更新和設備改造,而發達國家的鹽化工產業由于環保措施的日趨嚴格和生產成本的變化正在呈現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趨勢。另外,海水利用也已經成為我國解決淡水短缺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措施。
二、南堡開發區海水深度利用現狀及實施意義
我區擁有豐富的海水資源,在推進海水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具有很好的優勢和基礎,在海水“一水六用”中我區有“五用”,即南堡鹽場360平方公里的腹曬場地中養殖魚蝦蟹等海產品,初級鹵水中放牧鹵蟲,提取完原鹽的苦鹵被送到南鹽化工廠提取工業溴(年產5 000噸)、氯化鉀(年產4 000 噸)和氯化鎂(年產3萬噸)等重要的化學資源;區內其他企業利用鹽堿資源不斷延伸海洋化工產品鏈,唐山三友集團利用原鹽生產純堿、粘膠短纖維、燒堿、PVC、氯化鈣,三江化工、惠中化學利用純堿焦亞硫酸鈉,濱海化工利用純堿生產小蘇打等產品,純堿熱電廠的粉煤灰生產粉煤灰磚(年產粉煤灰磚5000萬塊),三友鈣業公司以氯化鈣為原料生產融雪劑,天赫鈦業以氯氣為原料生產四氯化鈦、海綿鈦,三孚硅業利用氯氣生產三氯氫硅等,不僅實現了海水的綜合利用,還將產業鏈進行循環增值,延伸出很多附加值高的產品。目前,區內已形成了鹽、氯化鉀、氯化鎂、溴素、純堿、燒堿、粘膠短纖維、PVC、氯化鈣、氯氣等18種產品,海洋化工已成為我區的主導產業。但另“一用”海水作為工藝冷卻水由于距離海水取水點較遠和企業工藝路線等原因很難落實。因此,開發區未來還要提升海水深度利用的產業層次,實現海水資源的深度利用與延伸,提高海水給開發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南堡開發區發展海水綜合利用的總體目標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以減少資源消耗、降低廢物排放、提高資源生產率、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為目標,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通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實現“一水六用” 拓展產業發展鏈條,即用制鹵海水放養貝類、魚蝦等海產品;初級鹵水放牧鹵蟲;中級鹵水送純堿廠、硫酸鉀廠供工藝冷卻;吸收了化工廢熱的中級鹵水送溴素廠吹溴;吹溴后的鹵水送到鹽場曬鹽;曬鹽后的老鹵生產硫酸鉀、氯化鎂等產品。通過“一水六用”,不僅提高鹵水資源綜合利用效率,而且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制溴廢液和制鹽母液外排對海域生態的破壞。
到十二五末,在“一水六用”的基礎上,形成4大產業鏈條:以原鹽為原料生產純堿、燒堿,以純堿為原料深加工生產小蘇打、硝酸鈉、亞硝酸鈉、泡花堿、白炭黑等;以制堿廢液為原料生產氯化鈣、氯化鈉;以制鹽苦鹵為原料生產硫酸鉀、氯化鎂、氫氧化鎂、氧化鎂等;以溴素為原料生產氫溴酸、十溴二苯醚、四溴雙酚A、溴化鉀等溴化物產品。建立起上下游產品接續成鏈、關聯產品復合成龍、資源循環綜合利用為特色的海洋化工生態工業體系。海水綜合利用產品達到30個,海洋化工產業實現GDP30億元,將南堡開發區建設成為科學發展示范區。
四、具體措施
1.提高制鹽苦鹵綜合利用水平
南堡鹽場提取原鹽后的苦鹵用于生產溴、鉀、鎂,目前每年提取溴素5 000噸、氯化鎂30 000噸、氯化鉀4 000噸,雖然苦鹵有一定的利用,但是受制鹽苦鹵資源的限制,產量一直未有較大提高,在溴素深加工方面也沒有延伸。因此,今后將大力發展提溴新技術,以提高現有地上鹵水資源的溴利用率,提高溴產量,積極發展十溴二苯醚、四溴雙酚A等高效溴化劑和新型阻燃劑;積極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鎂新產品;爭取引進硫酸鉀項目。
2.積極謀劃延伸海水綜合利用產品鏈項目
目前,區內由海水直接提取或延伸的產品雖有18種,但產品層次較低,與先進地區還有明顯差距,尤其是缺少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產品關聯度高的“三高”項目。因此,我區在發展基礎產業項目的同時將著重引進由氯氣延伸的海綿鈦、鈦材深加工等鈦系列、多晶硅、單晶硅等硅系列和氧氯化鋯、海綿鋯等鋯系列項目,以及與曹妃甸石油化工結合的精細化工產品項目,提升開發區整體產業結構。到2015年底,爭取使海水直接提取或延伸的產品達到30種。
3.認真研究在開發區海水用于冷卻水的可行性
全球直接利用海水作為工業冷卻水總量每年約6 000億立方米左右,替代了大量寶貴的淡水資源,主要應用于發電廠、煉油廠、化工廠、鋼鐵廠等耗水大戶。其中,日本工業冷卻水總用量占世界年利用海水冷卻總用水量的一半多。美國占世界年利用海水冷卻總用水量的近20%。目前,我國海水冷卻水用量每年不足150億立方米,為世界年利用海水冷卻總用水量的3%。但是,我區在海水直接利用方面還沒有開始,主要難點一是開發區海水取水點距離企業較遠,輸送成本較高。二是企業的生產工藝無法直接利用海水作為冷卻水。今年我們將認真分析海水直接用在南鹽化工廠和三友集團的可行性;同時,積極關注海水淡化項目,利用發電廠的冷卻海水制鹽,可以大大減少原鹽生產占用的時間和空間,并可配套建設純堿、燒堿生產裝置,大大提高產能。
4.加大廢棄物綜合利用力度
我區已建成日處理8萬噸的污水處理廠,日生產4萬噸的中水廠,工業和生活廢水已經得到有效處理,今后將加大污水處理廠處理過的外排水作為綠化用水、中水用于生產生活等節水方面的實施力度。固體廢棄物中三友集團蒸氨廢液回收用于生產氯化鈣,熱電公司的粉煤灰、灰渣等外賣用于修路和制磚等,堿渣壓濾可做工程回填土,這些都可變廢為寶,實現了廢棄物資源的綜合利用。廢氣回收方面晉多化工生產萘系高效減水劑工藝中干燥塔所需熱風利用三友熱電公司鍋爐高溫煙道廢氣(主要使用廢氣中的二氧化碳,用量為1 900立方/小時),既可為公司節省能源又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廢氣排放;三孚硅業將尾氣HCL回收后返回工藝中作為原料繼續使用,節約了資源,提高了企業產能;三友化纖公司產生的廢氣H2S主要采用堿洗去除, C2S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案,最終得到的副產品NaHS,將其濃縮后外賣。今后我們將繼續加大廢棄物利用力度,圍繞企業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廢熱”綜合利用大作文章,爭取使能夠觀察到的廢棄物基本上都得到綜合利用。
總之,我區還需繼續努力,提高區內海水綜合利用的深度和廣度,使各企業在生產中懂得資源節約、循環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并在生產過程中具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