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7月03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良好的體育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提高對鍛煉身體的興趣,培養健康向上的行為習慣和運動方式,也有助于提高學校體育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德、智、體的全面健康發展。那么,如何加強新課改下小學體育的教學呢?
關鍵詞:小學教育論文發表,職稱論文發表,新課改,小學體育,教學
一、小學體育的教學現狀
1、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還沒有消除,重智育輕體育的傾向突出。
一些學校隨意更改教學計劃,任意縮減體育教學課時;有的學校課程表上安排的體育課時得不到保證,經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補語、數、英主科課程,或是用來開會,排練節目等;有的學校畢業年級干脆取消體育課,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無法得到保證。
2、課堂教學方法與組織形式缺乏創新。
由于上述兩方面原因,農村小學體育場地小、器材少而上不好體育課的觀念在教師思想上依舊存在。盡管新課程改革已經實施三年了,但體育教師缺乏創新意識,現有場地器材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沒有得到較大的改觀。新的教學理念沒有真正得到落實,大部分教師還是傳承著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
3、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匱乏
近幾年來,青年教師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業務培訓缺乏強度和力度,教師的思想道德和業務素質還不能達到相應的水平。一些青年體育教師受拜金主義的影響,缺乏敬業奉獻精神,在社會上從事第二職業,對待學校的工作往往是課時無保證,課程無進度,教學無計劃,體育課處于一種“放羊”式的狀態。
4、體育課教學開展不規范
在農村小學校,體、音、美教師很少有與外界交流學習的機會,也很少有本區域同行之間進行定期的教研教改活動。教學模式陳舊,大部分教師無法勝任《新課程標準》和體育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對韻律體操、民族體育要求感到力不從心;不少人不會備課,缺少教學資源,更無設計規范的教案,探索新穎的教學方法;體育課上教師教的吃力,學生學的乏味。
二、加強新課改下小學體育教學的策略
1、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人都是有情感、有思想的,在教學活動中要建立密切的師生關系,與學生交朋友,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為學生營造和諧、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與學生進行行為、心理的“換位”,引導、激發、幫助學生,使學生獲得積極樂學的態度,產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的愿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例如:在游戲課中,教師參與游戲活動,與學生進行零距離的接觸。在各種小型比賽中,教師的介人會使學生感到親切。師生情感的交融、氣氛的和諧應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關系基礎上。課堂的氣氛活躍了,學生學習的負擔減輕了,師生的創新意識、探究意識也提高了。
2、高度重視情感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的心理發育處于關鍵時期,因此體育教學最好避免一板一眼的“書本式”心理輔導與教學,而應當適當的融入情感,促進學生的知識、智力、意志力的發育。情感是小學生心理反應的直觀變化,小學體育教學中針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引導教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習積極性,并有助于養成終身運動、終身體育的意識。廣大體育教學者在教學活動中要不斷的融入自己的情感來調節和感染學生的心理,幫助學生控制和支配自身的情感欲望,喚醒強烈的認知欲望和情感需求,使廣大小學生在熱愛運動的同時保持心理發展的健康、積極、向上,并與運動鍛煉相輔相成,促進學生意志力的培養和知識智力的發育。
3、巧用多媒體,進行還原情境教學
小學體育課程有許多運動項目需要老師通過身體或圖片演示教給學生,盡管這些偏難的運動都在書上有動作分解圖,但是卻很難讓學生真正的理解和消化。多媒體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方法。新課改方針下素質教育的發展讓多媒體教學更多的走進了普通學校的課堂,小學體育教學也不例外。體育學習是一門形象化的學科,需要學生模仿學習各種運動項目和體操鍛煉動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巧用多媒體,將多媒體技術引進課堂,用相同的情境影像展現在小學生面前,以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靈活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學生生活中難以接觸的運動項目動作生動的制作成視頻,通過貼近學生的鮮活表達讓小學生直觀的看到整個動作過程,或者用慢幀處理定格動作,可以將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最好的結合,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使學生最快最好的接觸和接受每一項運動形式。這是情境教學還原動作過程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一種表達方式。
4、強化師資力量,配備一定數量的體育專職教師,同時加強對兼職體育教師的培訓。
體育教師要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都得到發展,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具有健康體魄的高素質人才,那么體育教師就應具備較高的素質。概括地說,做一個合格的體育教師至少應該具備以下幾點素質:(1)較高的文化素質;(2)較強的理解能力;(3)較高的藝術素質;(4)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5)較好的體態形象;(6)較好的示范動作;(7)準確而洪亮的口令。要使體育教師具備這些基本的素質和能力,就必須對體育教師加強培訓。體育教師應該明白,一節體育課的標準是怎樣的,對自己和學生都有哪些具體的要求,同時還要認真學習新課標和執行體育教學大綱,明確各年級的教學目標,認真執行體育教學大綱,這是落實體育課程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5、立足素質教育,推進教學模式改進與創新
新型體育教學模式是以發展學生的創造力為核心的多種教學模式方式的集合體,其區別于其它學科的教學就在于它通過身體活動與思維活動相結合來優化教學過程。農村小學體育教師要深刻領會課程標準和文件精神,吸取體育和教育研究領域內的新成果和新理念。在深化自己的運動技能,熟練掌握各運動項目的理論知識和技術的同時,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強調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環境優化”、“情感驅動”、“快樂體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