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年10月24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數學學習困難學生的心理輔導應重視
周從林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在數學自學能力、知識遷移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方面所存在的差異以及教師的日常數學教學不能很好地適應這種差異,而逐漸形成了一批數學學習困難學生。以往教師對這些學生的認識常常集中于他們在知識能力和學習方法上存在缺陷,而忽視了他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心理障礙,對他們的輔導也就只注重數學知識和技能的輔導,而忽視他們心理的輔導,從而效果不甚理想。對這些學生的心理輔導實質上也就是開發他們數學學習潛能的輔導,為此本人認為應該把數學學習困難學生的心理輔導放在重要位置。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容易發現,數學學習困難學生與成績好的學生一樣具有學好數學的良好愿望和學習數學的潛能。但我們也發現他們在學習數學過程過程中,由于種種心理障礙使他們學好數學的潛能未被有效開發,甚至還受到種種壓抑,從而成績難以突破提高。本文就教學過程中所發現的幾種主要心理障礙談談自己進行矯治的體會。
一、 學習數學的自卑心理
部分學生由于原來數學基礎較差,進入初中后,雖也有著積極向上的學習勁頭,可是隨著學習步步深入,內容逐漸增加,難度日益加大,伴隨而來的是一次次數學考查成績不夠理想,為此心靈時常遭受著失敗的痛苦折磨,久而久之,養成了習慣性的“失敗感”、“自卑感”,以致面對挫折萎縮不前,對學好數學失去往日的信心和勇氣,總是帶著恐慌焦慮的心態上課,無法集中精力,容易走神,從而妨礙了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正常發揮。
對于這部分學生,我采取了認知療法,效果較佳。首先,針對這部分學生往往給自己定位過高,以致無法達到預定目標的特點,我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使他對自己有比較恰當的認識,知道自己學習上的長處和短處,給自己定一個恰當的目標。對其出現的點滴進步都及時加以鼓勵和表揚,幫助其恢復信心。其次,幫助他們正確認識數學學科的地位和學好數學的深遠意義。一是告訴他們數學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缺乏數學知識的人是很難進行自然學科學習的,既然是基礎課,就必須下苦功將其學好,二是告訴他們那些數學成績好的同學也都是下了不少的苦功,才有今天的成績的。三是幫助學生及時發現、調整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正確的學習方法,收效極為明顯。
如班上學生錢某,初一進校后,由于小學基礎太差,又對自己期望過高,考試成績與本人理想差距過大,心理上一時無法接受事實,導致學習上信心不足,上課無精打采,學習成績日益下滑,結果造成惡性循環。我根據他的實際情況,跟他進行了一次長談,幫他客觀分析了學習近況,并指導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努力目標,最后鼓勵他:“你是一個聰明的學生,老師相信你只要按照所定的目標努力,成績定有長足進步。”這次談話之后,他好象換了一個人似的,上課舉手多了,課后提問問題也多了,當然成績也自然而然的上去了。高興之余的我還不定期地找他談心,幫助他調整計劃、鼓舞信心。到初二的時候,他已經徹底的走除了低谷,從不及格到八十多分,而且成績極為穩定,他自己也更有信心了,并時常在我面前吹噓:“老師,我發現其實我這個人還是很有數學天賦的。”我甚為欣慰。
二、 學習數學的依賴心理
現在有不少學生,尤其是女同學,在家中大事小事父母代勞慣了,從小養成了依賴心理,在學習上也同樣出現依賴心理,缺乏獨立思考、開拓創新精神。具體表現在平時解題習慣于向同學問答案,對答案,甚至抄襲他人作業。遇到難題不愿動腦筋,習慣于直接問同學或老師等等,這種依賴心理的滋生,勢必造成學習上的困難導致智力活動的消極被動,成績下降再所難免。
針對這種不良傾向,作為數學教師應及時作出了指正。首先,引導學生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明白依賴得了一時,依賴不了一世的道理,從近的來說,平時作業你能依賴同學,到了考試你還能依賴誰?從遠的來看,社會趨勢是優勝劣汰,一個人靠依賴他人勢必無法生存。所以從現在起,學會學習,學會生存,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其次,當學生來問我問題的時候要求學生先告訴我他的思路以及他在那一步、在哪里感到解題困難,然后再為其答疑解惑,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逐步糾正學生的依賴心理,做學習的主人。
三、學習數學的厭煩心理
由于數學學科概念多,法則多,理解的東西復雜枯燥,知識比較抽象,不能生動活潑,所以學生容易產生學習數學的厭煩心理。厭煩心理表現在對稍微復雜的計算或證明出現厭煩、焦躁情緒,如方差計算不愿做,方程系數較大時就求不出根,幾何圖形稍為復雜就放棄等,當老師問他時,干脆回答太煩人。這種心理障礙的原因在于數學學習毅力的缺乏,是意志脆弱的表現。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在自己的教學中首先必須身體力行,做好表率。記得有一次上課,為了節省時間,解應用題作答時我只寫了一個“答”字,這下可好,許多學生也如法炮制,說起來還振振有辭:跟老師學的!此后,在講解例題時,我必須一絲不茍地一步步演示、板書,為學生做出榜樣,從而通過對解題仔細認真的同學進行表揚、加分等手段來激勵學生培養耐心,幫助他們克服厭煩、急躁心理。初中生正出在心理斷乳期,心理發育還不完善,難免在學習中存在各種心理障礙,我們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只要有機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健全的人格,定能使那些數學學習困難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得以開發,學好數學的愿望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