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1月17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 要:在工民建的過程中要想實現對混凝土質量的控制,就必須加強對施工過程各個環節的控制,通過科學有效的措施來保證混凝土原材料、配比以及缺陷等方面的監控。建筑行業作為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是我國國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工民建混凝土質量的控制,以此來保證建筑的質量和安全性,促進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建筑工程論文范文,職稱論文發表,工民建,混凝土,質量控制
近年來,我國的建筑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尤其是科學技術與建筑技術的結合使我國的建筑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面對建筑行業發展快速的今天,人們更加關注建筑的質量和安全性。混凝土作為工民建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對其質量的控制將直接影響著建筑的質量和安全性。因此,加強工民建混凝土各個環節的監控,通過科學有效的手段對其進行質量控制的課題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1 保證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原材料的質量
工民建中原材料質量是影響混凝土進行質量控制的根本因素。因此,在施工中工程采購部門要加強對原材料質量的掌握,對進入施工現場后的原材料進行質量的檢驗,保證原材料的質量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與技術標準。例如,在施工中可以發現,原材料中如果含有的有害物質超標就會對水泥的水化造成一定影響,使混凝土的強度減弱,從而使工程的安全性降低。
此外,在對原材料進行混合攪拌的過程中,對添加的水也有一定要求,如果添加的是含有雜質的水或者有機水等就會使得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層鹽霜,從而使施工的困難程度增加。同時,在混凝土的集料中,含水率的大小關系也會對混凝土強度的大小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進行混凝土生產時,施工人員必須要加強對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對原材料進行及時的檢測,以此來掌握工程施工過程中原材料配比和質量發生的變化,從而能夠做出有效的措施和對策。
2 注意工民建混凝土的科學配比
在施工過程中,要注意工民建混凝土的科學配比,這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有效手段。工程技術人員在試驗室里固定條件下對混凝土配比分析得出的數據,往往會受實際施工現場的條件影響而產生一定的差異。例如,施工設備的功率問題,運輸的問題、氣候條件以及實際施工技能水平問題等方面都會造成混凝土配比不當狀況的發生,而這種配比不當的混凝土用在建筑施工中會造成垮塌等問題的出現。
工民建混凝土的配比必須達到工程技術性能及施工工藝的要求,才能保證建筑施工的順利,從而使建筑達到工程要求的強度。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注意工民建混凝土的科學配比問題,對其配比進行科學的分析,在保持水灰配比不變的條件下,對混凝土的含水量做出科學正確的調整。例如,工民建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為3~5cm,配筋率超過 1%的鋼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為 7~9cm,初凝時間在四小時以上,強度為 45Mpa 的緩凝早強混凝土。
另外,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達到要求的工程技術性能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使混凝土的強度得以提高,實現工程各部位對混凝土各種性能的要求,在實際配比過程中就必須對混凝土進行不同類型外加劑的添加,從而對混凝土性能科學配制進行改善,促進混凝土配比的優化。通過對其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的使用發現,優化配比后的混凝土其和易性以及緩凝作用十分良好,混凝土的七天強度與通常不摻外加劑配制的混凝土相比提高了近 20%[1]。
3 加強對混凝土澆筑振搗環節的控制
加強對混凝土澆筑振搗環節的控制也是混凝土質量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首先要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以及溫度應力進行計算,從而確定采用整澆或者分段澆筑。然后根據確定的施工方案進行混凝土運輸工具、澆筑設備、搗實機械以及勞動力數量的計算。常用的澆筑方法是用混凝土泵澆筑或用塔式起重機澆筑。同時,大體積混凝土拌制與輸送過程時,由于混凝土體積大,因此在進行拌制時應盡可能的采用集中拌制的方法,有條件的可采用商品混凝土。
配制混凝土時可以摻加減水劑和粉煤灰或沸石粉,能夠降低水化熱,減少水泥用量,實現混凝土合易性的改善。當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輸送澆筑時,可摻加泵送劑,混凝土進行泵送時,攪拌機與泵所在位置之間的混凝土可以采用攪拌運輸車進行輸送。此外,在施工場地允許時,可以對臨近施工地點進行攪拌站的設置。通過對混凝土拌制與輸送過程的控制,能夠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從而實現其質量的提高。
另外,在混凝土澆筑成型時,需要對由于沒有振實而使其外觀上產生的氣孔、麻面、蜂窩、孔洞以及裂隙等質量問題進行重視,這些問題會造成混凝土內在質量缺陷,從而引起混凝土結構物的破壞。因此,當混凝土運至澆筑地點,要符合澆筑時規定的坍落度,當發生離析現象時,必須在澆筑前進行二次攪拌[2]。
4 對混凝土缺陷的發生進行預防
對混凝土缺陷的發生進行預防是混凝土質量控制的重點。混凝土工程質量的好壞,需要設計人員、監理人員以及施工人員配合。在進行施工建設的過程中,鋼筋混凝土結構容易產生裂縫,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其有害程度是可以根據結構使用功能進行控制的,能夠實現對混凝土缺陷發生的預防。例如,優選有利于抗拉性能的混凝土級配,減少坍落度、減小水灰配比、降低砂率增加骨料粒徑以及降低雜質含量等方法可以對鋼筋混凝土的裂縫進行控制。
另外,施工人員及監理人員要隨時進行混凝土的配制、攪拌、澆筑和養護等過程的監控。而監理人員以及承包商質檢人員一方面要按時檢查配制的混凝土材料是否符合規范和規定的要求,檢查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成份以及配比是否符合設計的要求,以及監控混凝土在運輸、澆筑以及養護過程中是否符合施工工藝規定;另一方面要檢查是否按時做混凝土坍落度實驗等,并對試驗結果進行及時檢查。只有這樣才能對混凝土缺陷的發生進行及時有效的預防,從而實現對混凝土質量的控制[3]。
5、混凝土裂縫處理方法探究
(一)表面修補法
該方法比較實用,是鋼筋混凝土裂縫處理的常見、實用處理方法之一。一般其方法使用范圍主要對結構荷載未有主要影響、不影響結構穩定性能時能加以使用。此外,為了避免其他因素所致對其造成不利影響,可在其結構表面加以玻璃纖維布處理。
(二)灌漿與碳縫封堵法
此方法主要用于對基礎結構有影響或基礎結構防滲漏的規范要求嚴格的情況下,用此方法修補最為有效,它主要用于高壓裝置設備將膠質原材料壓入到裂縫當中,使得膠質材料硬化后能夠與混凝土自成一體,進而達到封堵、補修這一鞏固目的。
(三)結構加固法
當混凝土裂縫開裂程度影響到整體結構性能時,就要考慮采用此加固修補方法對混凝土裂縫進行處理。通常加固方法有以下幾種:加大混凝土結構的截面面積,在構件的角部外包型鋼、采用預應力法加固、粘貼鋼板加固、增設支點加固以及噴射混凝土補強加固。
6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的工業與民用建筑行業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與進步。混凝土作為工民建中住宅房屋、工業建筑等工程建筑物支撐構造的重要建筑材料,在現代工民建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工民建中使用的混凝土是建筑物質量與強度的重要保障,它影響著建筑的安全正常使用。因此,要對工民建混凝土的質量控制進行深入分析,高度重視對混凝土施工的控制,通過先進的施工管理技術,使工民建混凝土的質量得以提高,以此來保證施工建筑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勇.工民建及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分析[J].城市建設,2010.
[2]邵永峰.工民建中混凝土的施工控制分析[J].城市建設,2010.
[3]何東樺.工民建混凝土質量控制[J].現代物業(上旬刊).2011(08)
[4]徐剛.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