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9月11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以施工管理為核心,以施工技術為重點全面介紹了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的具體方法。讓我們了解倒公路施工關鍵在于技術管理、質量管理等方面。
關鍵詞:公路管理論文范文,期刊征稿,公路施工,技術,管理
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現代化的步伐加快,我國科技的飛速發展,基礎設施投入越來越多,遍及全國的公路網,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公路是比較獨特的工程項目,它占地面積廣,地域跨度也比較大。公路工程是保障國民經擠發展的重要設施,關系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
1.施工現場的技術管理
施工現場的技術管理就是施工過程的技術管理,現場技術管理是整個施工技術管理的主要內容。它包括:圖紙會審,堅持按圖施工;編制并優化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施工;及時檢查施工進度和計劃執行情況,確保工程按期完成;認真做好施工記錄和隱蔽工程檢查記錄;做好施工資料的積累和整理,確保與施工進度同步。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管理需要我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有嚴謹的態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保證工程的高質量、高標準按期完成。
2.施工技術管理的內涵和基本原則
2.1公路工程的施工是一種復雜的多工種協同操作、多項技術的交叉綜合應用過程,由此決定著施工企業的技術活動也是多種多樣的。所謂的公路施工技術管理,是指以合同條款和技術規范為依據,通過一定的組織系統,按照規定的程序,運用各種有效的方法,使工程滿足設計要求,實現設計目的,最終質量達到一定的標準的一系列管理活動。它通常包括技術方案的編制、施工過程中日常技術管理、工程測量管理、工程試驗管理、工程變更管理、工程技術檔案管理等工作。囊括了由熟悉與會審圖樣、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開始到施工過程中的現場管理、質量檢驗、直至公路工程竣工驗收全過程中的各項技術工作。
2.2技術管理的基本原則:
2.2.1,供應與消耗協調要一致,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實現效益最大化原則。應用科學的計劃方法制定最合理的施工組織方案。充分利用時間、空間、人力、財力、物力盡可能使其發揮最大效益。
2.2.2,要把當前和長遠二者相結合,遵守經濟節約的原則。對工程進行全面的經濟技術比較分析,本著節約基建費用,降低工程成本,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2.2.3,要嚴格貫徹國家的經濟政策原則。國家經濟政策是根據自然資源的特點,依據科學技術發展規律以及國家不同時期的技術經濟狀況而制定的,必須不折不扣的執行。如節約木材、節約能源、節約土地、保護環境、保護農田、保護歷史文物、施工機械化、施工管理科學化等都要嚴格遵守。
2.2.4,嚴格執行基建程序和施工程序原則。履行合同約定,落實季節性施工,確保生產過程的連續性、平行性、協調性和均衡性。要避免施工斷斷續續資源利用不足,要防止出現突擊趕工的現象;及對“四新”技術的應用推廣要堅持經過試驗鑒定的原則。
3.公路施工準備階段技術管理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是保證施工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前提條件。主要是了解和分析工程特點、進度、要求,根據施工條件,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制定和健全技術核定與設計變更、技術交底和技術復核等各項規章制度,從而充分及時地從技術、物資、人力和組織等方面保證施工過程的連續性、平行性、協調性和均衡性。保證工程在如期交付使用。為此,施工前要抓好以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
3.1、建立各級技術負責制。要建立和完善以總工程師為首的從上到下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人事制度。各級技術管理機構和總工程師、專職工程師、技術負責人等管理人員在技術管理中各盡其職,各負其責。
3.2、建立健全施工技術管理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嚴格的技術管理制度,把技術管理工作科學地組織起來,可以保證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使技術活動無論在室內或作業現場,都有明確的目標、具體的內容和嚴格的檢查制度,從而保證技術工作有條理、有目的進行。
3.3、建立圖紙會審及設計變更技術核定制度。圖紙會審是對圖紙的合法性、整體性、主要結構的設計、施工技術裝備以及采購的材料在品種、質量、規格、性能、數量等方面是否與設計選用的相符等方面進行會審。技術核定是針對工程變更內容,召集有關部門在技術上、經濟上、質量上和使用功能上充分研究、協商,各方意見統一后以文字記錄下來,作為施工依據。
3.4、建立技術交底制度。技術交底應在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進行。作業技術人員通過向施工工人進行施工設計圖的技術交底、施工工藝交底、材料規格、品種、質量以及使用要求交底、施工規范和質量評定標準交底、樣板或實際樣品交底、安全生產、節約成本等技術措施交底,可使參與施工的技術人員和工人明確施工任務及特點、技術要求、施工工藝等,從而做到心中有數,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工程施工。
3.5、建立工程驗收制度。在施工過程中除按有關質量標準逐項檢查操作質量以外,還必須根據公路施工的特點,建立隱蔽工程驗收制度、中間驗收制度、施工驗收制度,確保公路安全交付使用。
4.公路施工生產階段技術管理
4.1. 自檢體系控制建立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保證其良好運行,并在施工生產中不斷改進和完善。工序質量控制由于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是人,機,料,環,所以必須從以上五個方面入手,嚴格工序間的交接檢查,做到層層檢查,一道工序完成后,確認其質量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對發現的不合格品堅決返工,絕不姑息,否則將影響下一道工序的工程質量,造成更大的損失。
(2) 公路質量出現的不良現象圖
4.2. 建立施工質量跟蹤檔案為了對路基,路面的各個工序實施嚴密,有效地監督,控制,建立施工跟蹤檔案。事實證明,這個舉措不僅在施工期間對工程質量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在工程施工和投入運營后,對于工程維修和管理也能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
5.公路施工驗收階段技術管理
工程完工后,施工單位要組織試驗人員進行以試通車為主的全面實驗檢查,填寫施工報告,組織預驗收,完成交工報告和技術總結。施工驗收的工程必須符合合同約定的工程質量標準,必須符合單位工程質量施工驗收的合格標準,單項工程必須達到使用條件或滿足生產要求。
管理作為永恒的話題.是關系到企業成敗興衰的關鍵。要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提高經濟效益,必須抓“管理”這個關鍵。對于公路工程施工企業而言,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則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技術管理,保證施工過程的正常進行,施工技術不斷進步,從而保證工程質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樹立企業形象,提高競爭能力。總之,技術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公路施工的經濟效益和企業信譽,因此,一定要重視技術管理的每一個細節。
6.結語:
總之,要想做好施工技術管理就要明確技術管理的職責、不斷加強對技術工作的管理和加強對技術管理人員的培訓。技術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公路施工的經濟效益和企業信譽等,因此,一定要重視技術管理的每一環節的工作,做好整個施工過程的技術管理工作。在施工中,應建立和健全各級技術管理機構和技術責任制,明確各級技術人員的權、職、責,使其切實履行技術管理職責,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的審批和落實工作,嚴格執行施工規章制度和方案的管理規定。對于在施工中違反規范和方案的責任人,則應要分擔風險,明確責任。認真做好技術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術規范的學習和培訓,使其明確認識和了解施工中各個分項、分部施工技術要求、施工方法和質量標準等要求;技術管理人員應主動學習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經驗,組織技術學習、技術培訓、技術交流,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員工技術業務素質,并通過技術管理,在施工中推廣新技術,從而預見性地發現和處理問題,把技術和質量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公路施工技術管理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19
2、顏興全 《交通科技與經濟》 2009 第5期 - 維普資訊網
3、韋啟學 《河南科學》 2008 第5期 - 維普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