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9月11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屋頂花園是指在各類古今建筑物、構筑物、城圍、橋梁(立交橋)等的屋頂、露臺、天臺、陽臺或大型人工假山山體上進行造園,種植樹木花卉的統稱。它與露地造園和植物種植的最大 區別在于屋頂花園是把露地造園和種植等園林工程搬到建筑物或構筑物之上。它的種植土是人 工合成堆筑,并不與自然大地土壤相連。
關鍵詞:景觀設計評職范文,核心期刊,屋頂花園,種植設計,建造技術
1屋頂花園種植設計
1.1種植設計形式
(1)地毯式:整個屋頂或屋頂絕大部分密集種植各種草坪地被或小灌木,屋頂猶如被一層綠色地毯所覆蓋。土層要求低(10~20cm),負荷小。
(2)花圃式:整個屋頂布滿規整的種植池或種植床,結合生產,種植果樹、花木、蔬菜或藥材,屋頂種植注重經濟效益。
(3)自然式:類似地面自然式造園種植,有微地形變化的自由種植區,種植各種地被、花卉、草坪、灌木或小喬木等植物,創造多層次、色彩豐富、形態各異的自然景觀。
(4)點線式:采用花壇、樹壇、花池、花箱、花盆等形式分散布置,沿建筑屋頂周邊布置種植池或種植臺,是作多的種植形式。
(5)庭院式:類似地面造園。種植結合水池、花架、置石、假山、涼亭等建筑小品,創造優美的“空中庭院”。
1.2種植床(臺)設計
(1)土層厚度:不同植物對土層要求各不相同。草坪及草本花卉——灌木——喬木(有時要1m以上)。
(2)種植床布局:結合承重結構進行合理布局,盡可能創造較大面積的綠色景觀。可以成片種植區、花壇、花臺、樹臺等形式布局,使各類草坪、花卉、樹木占面積比例50%~70%。高大的種植臺必須與屋頂承重結構的柱、梁的位置相結合。
(3)屋頂花園植床構造:與地面種植區不同,不但要考慮植物生長的需要,還要考慮負荷載量、過濾、排水、防水、防根保護等因素。
(4)屋頂植床排水坡度與管道排水系統:設計一定的排水坡度,使屋面積水排向下水管口,所以要遵照原屋頂排水方向和坡度設計種植床。
1.3屋頂花園植物選擇要求
(1)選用適應屋頂環境的植物,一般要求生長健壯、抗性強,能抵抗極端氣候。
(2)對土壤深度要求不嚴,須根發達,適應土層淺薄和少肥條件。
(3)耐干旱或潮濕,喜光或耐陰。
(4)耐高熱風,耐寒,抗凍。
(5)抗風,抗空氣污染。
(6)易移植成活,耐修剪,生長較慢。
(7)耐粗放管理,養護要求低等。
2屋頂花園的設計與施工
2.1承重:計算花園在屋頂上的承重量(一般屋頂花園的活栽重量應小于300kg/m2)。
2.2防水、排水:合理建造花池和排水系統。
2.3土壤:要有30-40cm深,大樹可設計60—100cm深,草坪20cm即可。壤土,或用人工配制的輕型土壤。
2.4施肥:要施有足夠的有機肥作為基肥,必要時也可施加追肥。
2.5給水的方式很多,有土下給水和土上表面給水兩種,一般草坪和較矮的花草可采用土下管道給水;土上給水可用人工噴施,也可以用自動噴水器。
2.6防風:屋頂,風力大,風色重。
2.7植物選擇:姿態優美、矮小、淺根、抗風力強的花灌木和球根花卉及竹類為主。
在普通小型的陽臺上可用花箱或木質包裝箱栽植花木,效果也很好。
3屋頂花園建造技術
3.1屋頂花園綠化種植層
屋頂綠化與大地隔離,因此供屋頂綠化的土壤,不能與地下毛管水連結。沒有地下水的上升作用,屋頂種植的植物所需水分完全依靠自然降水和澆灌。由于建筑荷重的限制,屋頂供種植的土層厚度較淺。有效土壤水的容量小,土壤易干燥。由于屋頂種植土層薄。熱容量小,土壤溫度變化幅度大。植物根部冬季易受凍害,夏季易受灼傷。屋頂風力比平地大,故屋頂栽植的植物所受風害的可能性比平地大。較大喬木及不抗風的植物在高層屋頂上種植受到一定限制。由于屋頂綠化種植層的土壤易失水,澆灌相對頻繁,因而易造成養分流失,故需常補充肥料。根據屋頂綠化的立地條件,其種植層的土壤必須具有容重小、重量輕、疏松透氣、保水保肥、適宜植物生長和清潔環保等性能。顯然一般土壤很難達到這些要求,因此屋頂綠化一般采用各類介質來配制人工土壤。栽培介質的重量不僅影響種植層厚度,植物材料的選擇,而且直接關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容重小的栽培介質,種植層可以設計厚一些,選擇的植物也可相應廣些。從安全方面講,栽培介質的容重不僅要了解材料的干容量,更要測定材料吸足水后的濕容重,以作為考慮設計荷載的依據。為了兼顧種植土層既有較大的持水量,又有較好的排水透氣性,除了要注意材料本身的吸水性能外,還要注意材料粒徑的大小。一般>2毫米以上的粒子應占總量的70%以上,<0.5毫米的粒子不能超過5%,做到大小粒徑介質的合理搭配。目前一般選用泥炭、腐葉土、發酵過的醋渣、綠保石(粒徑0.5~2厘米)、蛭石、珍珠巖、聚苯乙烯珠粒等材料,按一定的比例配置而成。其中泥炭、腐葉土、醋渣為植物生長提供有機質、腐殖酸和緩效肥;綠保石,蛭石、珍珠巖、聚苯乙烯珠粒可以減少種植介質的堆積密度,有利于保水、透氣,預防植物爛根,促進植物生長;還能補充植物生長所需的鐵、鎂、鉀等元素,也是種植介質中pH值的緩沖劑和調節劑。
3.2屋頂花園防水層的技術要點
除排水良好不易引起濕害、澇害,晝夜溫差較大對植物營養積累有利外,總的來說,屋頂栽植環境是不夠理想的。根據屋頂綠化立地條件的特殊性,在進行屋頂綠化時,必須針對其特點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
(1)首先要解決積水和滲漏水問題。防水排水是屋頂綠化的關鍵,故在設計時應按屋面結構進行多道的防水設施,作好防排水構造的系統處理。各種植物的根系均具有很強的穿刺能力,為防止屋面滲漏先在屋面鋪設1~2道耐水、耐腐蝕、耐霉爛的卷材(瀝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等)或涂料(如聚氨酯防水材料)作柔性防水層。其上再鋪一道具有足夠耐根系穿透功能的聚乙烯土工膜、聚氯乙烯卷材、聚烯烴卷材等作耐根系穿刺防水層。防水層施工完成之后,應進行24小時蓄水檢驗,經檢驗無滲漏后,在其上再鋪設排水層,排水層可用塑料排 水板、橡膠排水板、PVC排水管、陶粒、綠保石(粒徑3~6厘米,或粒徑為2~4厘米,厚度為8厘米以上的卵石)。排水層放置隔離層,其目的是將種植層中因下雨或澆水后多余的水及時通過過濾后排出去。以防植物爛根。同時也可將種植層介質保留下來,以免流失隔離層可采用重量不低于250克/平方米聚酯纖維土工布或無紡布最后,在隔離層上鋪置種植層。屋面四周應砌筑擋墻,擋墻下部留置泄水孔。泄水口應與落水口連通。形成雙層防水和排水系統,以便及時排除屋面積水。
(2)屋頂綠化的形式應考慮房屋結構,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設計屋頂綠化時必須事前了解房屋結構,以平臺允許承載重量(按每平方米計)為依據。必須做到:平臺允許承載重量>一定厚度種植層最大濕重+一定厚度的排水物質重量+植物重量+其它物質重量(建筑小品等)。根據平臺屋頂承重能力,設計不同功能的屋頂綠化形式。屋頂綠化應以綠色植物為主體,盡量少用建筑小品,所用材料也應選用輕型材質(如GRC塑石假山、PC仿木制品等)。樹槽、花壇等重物設置在承重墻或承重柱上。
4結語
現代城市正不斷向高密度、高層次發展,居民所需要綠色空間被日益蠶食,如何擴大城市綠地面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已成為園林建設工作者所面臨的課題。因此,利用建筑物頂層,拓展綠色空間,具有極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西奧多·奧斯曼德森.屋頂花園[M].林韻然,鄭筱津,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2]《建筑創作》雜志社.屋頂設計與文化[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