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9月11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管理信息系統是工商管理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通過分析,我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教學內容、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方面,指出了當前工商管理學科管理信息系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因此,應該培養學生主動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配合系統分析人員確定系統需求的能力以及在系統實施過程中理解并配合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項目實施的能力;進而提出培養這些能力所需的知識,最后將這些知識系統化形成課程教學內容體系。
關鍵詞:經濟學教育論文發表,期刊發表,工商管理,信息系統,改革
前言
作為工商管理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管理信息系統課程內容體系跨度大,涉及管理學、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原理及技術、信息技術、系統工程等相關課程知識,而學生由于缺乏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等技術知識難以理解、接受課程的學習內容;由于教學內容沒有針對性造成學生認為知識零散、學習難度大從而失去學習興趣;教學方法的單一使學生感覺課程內容枯燥無味,影響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工商管理專業案例教學問題分析
目前,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中例教學已得到廣泛的應用,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著以下問題:①案例教學組織形式單一。很多案例教學組織形式都是老師提供教學案例,學生參與分析,老師指導的模式,這種模式限制了案例教學只能是在課堂上,只能是有老師參與的情況下進行,這影響了案例教學效果的發揮。②案例內容單一老舊,缺乏新意。案例時效性、針對性、代表性差已經不適應教學的要求,缺乏對當前網絡技術、通訊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等新產業的案例。③教師教學壓力大。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應處于案例采集者、案例分析者和討論協調者的位置,這要求有豐富的企業實踐經驗和理論水平,因而,老師工作量和壓力都十分巨大。④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很多案例教學中學生積極主動性明顯缺乏,常常出現冷場現象,影響案例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2教學大綱及內容改革的建議和思考
管理信息系統的教學大綱必須清晰地區分兩類不同的培養對象:①計算機和軟件工程類專業的學生。由于其培養方向是未來的系統開發人員和維護人員,可沿著現有的思路繼續發展,偏重信息技術、數據庫技術、系統開發、設計技術等。②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培養的目標在于使學生了解現代企業應用信息管理企業的理論和方法,重點在于使學生學會如何使用、駕馭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的重點應當放在讓學生明白企業內外部的信息究竟是如何流動、如何發揮作用,信息技術在其中可以承擔什么樣的角色,而不是總要跟蹤信息技術的最新發展,這樣才能把學生從掌握系統開發技術的陷阱中解放出來,從而更好地理解“管理、信息、系統”之間的邏輯關系,為將來從事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工商管理專業管理信息系統實驗教學改革思路
3.1統一化、系統化的專業實驗平臺:工商管理專業管理信息系統實驗室建設應以ERP實驗教學軟件為一個統一平臺,為相關課程建設與教學提供良好的實驗教學環境。利用此平臺可以改變相對落后、分散的課堂教學體系,使工商管理專業及相關專業可以在ERP平臺上實現實驗教學,為學生提供一個從生產制造、財務、銷售、采購、庫存管理信息管理等一體化的綜合實驗教學平臺,使學生成為懂理論、有技術、能創新的應用型高級人才。
3.2注重實踐的實驗教學體系安排:建立系統的注重實踐能力培養的實驗教學內容體系。包括仿真企業管理軟件應用環境、沙盤模擬實訓課程體系、管理信息系統實習基地、管理信息系統項目科研基地等。根據管理信息系統在某些領域的拓展,及時引入介紹新的與專業相關的系統軟件,并能讓學生會操作,或是要求學生理解其開發過程。將新的經營理念通過沙盤模擬訓練課程導入學生的知識結構中。將教師的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或是及時增加管理信息系統領域產生的新的理論,作為更新的教學內容。
3.3配套實驗和實踐教學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管理信息系統是一門交叉科學,同時也是一門快速發展的學科,這就對教學工作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除了在教學大綱、教材等方而需要進行改革和創新的同時,也需要對實踐和實驗等環節進行改革。比如,酉己備具有一定實際工作經驗的師資、提供學生在ER1丫CRM/SCMZ以及其他專業軟件平臺上進行親身實驗的條件,使其身臨其境,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生機和活力,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該學科的理論以及相應的方法和技能。
4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當今教育界提倡“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改革強調以學生為本的思想,通過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得到深刻的體驗。這一認知過程,加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熱情和動機,豐富了學生的內心世界和心靈體驗,糾正了學生的學習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搭起了與人和世界交流的橋梁,使學生清楚地地認識自己,正確地引導學生合作、探究、體驗學習過程,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以學生為中心”就要學生從傳統教學模式的“我不得不學”轉變成“我要學、我想學”,使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體會到了在學中樂,在樂中學,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教師的角色要從講解者、示范者、評價者更多地轉化為一種組織者、激勵者。簡言之,以學生為中心也就是以學為主而不是以教為主,因此,教育培訓也好,教與學也好,都要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教是要通過學來體現的。這一價值取向反映在國際上就是終生學習。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
5人才培養模式
工商管理專業的理論與方法的實踐性很強,管理理論與方法不是一對一的解決方式,而是一對多或者多對多的解決思路,即管理問題的解決方法不具唯一性,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仍然沿用理論注入比例較大的培養模式,不僅容易引起學生的很多困惑,而且很難進一步提高現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應從學生應有的知識、能力結構來總體優化設計,減少理論課教學課時,充分發揮實驗、實習等實踐環節的教學作用,加強能力培養和訓練,開發應用技能。進行工商管理專業系列課程的改革和建設,應突出體驗教學,讓學生有所體驗才能有所感悟甚至創新,這一點對工商管理專業的本科生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說完善實踐教學機制是對現有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的關鍵,學校應根據自己的地情、校情現狀,通過校企聯合,彌補學校資源的不足,努力構建接近真實的工商管理環境,強化本科生管理實踐能力的培養。
6師資拓展
目前,大多數工商管理專業教師直接來源于高校的碩博士畢業生,教師隊伍理論知識較強、實踐能力相對較弱。為了適應工商管理教育特點,應充分調動教師投入實踐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教師多與社會、企業深度接觸。教師可以開展項目合作、企業培訓等活動,通過實踐充實教學內容,形成實踐—理論—實踐的良性循環,更有效的指導學生。此外,還可采用“請進來”的辦法,聘請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和實際工作能力的中高級企業管理人員,擔任實踐導師,指導學生的管理實踐活動。
7結語
工商管理類專業強調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管理信息系統的實驗教學應以此為核心思想,通過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平臺建設,為學生提供具有高度仿真、高度參與性的實驗教學內容和平臺,調動實驗室老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提高實驗室資源的利用率,以達到專業培養的目標。根據學校所處的內外部環境,建立相關正式機構如校企合作委員會等,負責企業選擇、企業關系管理、專業培養方案制定、專業實踐模塊設計等方面的工作,進行活動分析、決策分析和關系分析。同時要建立一系列相關規范、制度等,建立評價機制,激勵機制。
參考文獻:
[1]滕佳東.工商管理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綜合版),2007,(10).
[2]傅杰勇.經濟類院校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探討[J].現代企業教育,2008,(12).
[3]鄧憶瑞.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