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8月1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職工已經和企業的命運緊緊聯系起來,工會組織聯系的對象是廣大職工,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關鍵的因素.工會作為企業的一個組成部門,有責任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感,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因此,本文對新形勢下工會的職能定位和手段進行了探討
前言:工會作為職工群眾自愿結合的組織,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具體利益,是工會性質的基本要求,也理所當然地成為工會組織的基本宗旨。在計劃經濟時代,工會的一切職能和工作都應當圍繞維護職工的利益,反映職工的意愿這個中心展開。工會工作必須著力于激發和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進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通過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實事求是,發展從根本上實現好、維護好廣大職工的利益。我廠目前正面臨著許多的困難,面對困難,工會更應該從根本上發揮作用,站在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鼓勵企業員工的創造性,團結帶領職工參與企業技改,產品結構調整中發揮作用.
一、工會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思想認識不到位,“源動力”不足。近年來,隨著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與之相比,無論是工會組織的理論研究,還是工會干部的思維方式都顯得有些滯后。部分工會干部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到位,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的傾向,錯誤地認為思想政治工作看不見、摸不著,多一點、少一點無關緊要,不愿下慢功夫、細功夫、長功夫,致使這項工作擺不上應有的位置,經常是不出問題不搞教育,出了問題才抓教育,且往往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缺乏系統性、全面性。工作上習慣于上級布置、按部就班地執行,滿足于敷衍應付、得過且過,缺乏創新與活力。
2.聯系實際不緊密,“吸引力”不足。從現實情況看,少數工會干部把思想政治工作理解得太窄,簡單地認為開展政治思想工作就是抓理論政策教育,形式局限于念念文件、讀讀報紙、話話家常,與職工的實際需求貼得不緊,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對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搞什么、怎么搞、為什么要搞、搞成什么樣心中無數,又不注意結合工作實際,將抽象、空洞的教育內容具體化,因而理論政策教育雖然搞了一個接一個,但成效并不明顯,經常出現“教育反復搞、問題照樣出”的怪現象。
3.工作機制不健全,“執行力”不足。長期以來,工會依附于黨組織,工作職能“大而全”,但工作機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到位,找不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著力點,結果是職工期待的工作沒做好,卻疲于應付瑣碎繁雜的事務,表面看起來忙忙碌碌,實際卻得不到職工的理解和擁護。例如,對職工希望工會維護他們的切身利益,保護他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利的迫切要求,工會往往為職工說不上話、做不了主,顯得軟弱無力,沒有真正成為職工的代言人,長此以往,必將失去職工的信賴和支持。
二、采取的主要對策
1.加強職工的思想教育,增強企業凝聚力
在新的形勢下,公司工會在教育方面,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但現在的思想教育總是與職工的切身利益和企業的效益、發展掛鉤,主要是為了增強職工的覺悟及團隊、企業的凝聚力,以便促進職工努力工作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從而使職工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提高薪資、福利等。例如:企業工會可以在生產工作中,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工會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和靈活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強了企業的活力和凝聚力,創新自由創新的氛圍。同時,工會負責對黨員、干部、職工進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和形勢、任務、法治教育,組織開展以”凝聚力工程”為主體的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培養職工團隊精神,增強企業凝聚力。這樣可以有效地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并通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娛活動,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將思想教育與企業的凝聚力緊密聯系起來,這正是新時期工會教育職能的創新。.
2工會要積極的實施輔助職能
由工會職能的復雜性、多樣性,以及工會職能的移位,我們可以看到:工會參與經濟管理,應該有一個限度,有些工作工會起主導作用,有些工作工會起輔助作用。對起輔助做也能夠的,工會也應該積極參與,帶動員工的積極性,促進企業的發展。
企業經營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員工個人的利益。不能因為企業的委托辦理式管理就否定企業員工的主人地位。所以本企業員工有對生產經營的知情權和參與權。作為“職業團體”,工會是工人階級的自發自助組織,組建工會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分散的員工組織起來,以使自己有力量代表替員工說話。員工參與管理在國外己經司空見慣,隨著社會的發展,工會職能從政治向經濟的移位,員工素質越來越高,企業員工也越來越迫切希望自己能夠參與管理,而且他們也有能力參與管理。但是,員工畢竟不是管理者,由于員工自身素質不夠、信息不對稱等原因,他們的意見未必都是可行的,甚至是錯誤的。這就需要身為員工代言人的工會將員工組織起來,以企業一個強大階層的身份參與管理。但是,這種參與只能起輔助作用。首先,工會參與經營管理,是因為工會有維護職工權利的職責。工會參與經營管理是從維護職工權利出發的,員工參與管理的目的也在于維護自己的權利。一旦超出這一范圍,工會的工作就不合法了。其次,企業經營管理的各項工作,都有各自的職能部門,工會不能覆蓋其他職能部門的工作,工會只能尋找維護職工權利這一切入點,輔助職能部門完成工作。
3.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確立“責任意識、全局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工會干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確立責任意識。工作干得好不好,工會干部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是關鍵。工會干部要進一步發揚求真務實的作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深入基層了解職工的思想,傾聽他們的呼聲,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二是要確立全局意識。隨著工作領域的拓展和延伸,工會干部要善于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和把握,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三是要確立創新意識。要積極探索適應事業發展要求的工作模式,結合航道管理工作的實際,開展超前性研究、超前性謀劃,明確主攻方向,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四是要確立服務意識。工會工作要服務大局、服務群眾,把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為基層服務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4.加強對員工培訓,增強員工主人翁精神
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態度,從而更好的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現代企業工會對職工教育的重心需要向實用技能上轉移。現代企業中,專家學者及企業人員都己認識到:企業的競爭力決定企業的發展,而企業的競爭力來自于企業人員素質、技術技能等各方面的支持。不僅如此,職工的就業能力、收入待遇、發展前途等,都與其知識水平和技術技能素質密切相關。加強技能培訓和教育,培養造就高素質的職工隊伍,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例如某企業將2005年作為職工的培訓年,把職工的培訓根使用、待遇直接掛鉤,從而增強了職工的危機意識和學習的積極性,逐漸提高了全廠的職工素質,我們就可以借鑒該企業的做法。
5.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實改變思想觀念和工作方法。新形勢下,要幫助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工會干部必須改變思想觀念和工作方法。一是教育者應先受教育,“正人先正己”,要求職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職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二是改變過去那種習慣于上級布置、基層貫徹,職工被動接受教育的工作模式。要采用溝通、疏導、激勵等方法,與職工平等地交流思想,創造一種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幫助的和諧氣氛。三是采取職工喜聞樂見的形式,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于樂。要在繼承傳統有益的工作經驗、做法的同時,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通過組織開展群眾性文藝體育活動等深受職工喜愛的活動形式.引導、啟發職工自己教育自己,在心情愉悅的活動中接受教育。四是要針對工作對象的不同特點、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例如,做青年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了解青年職工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心理取向等,針對青年職工的特點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劉世錦.企業治理結構中經營者“定位”問題分析.改革,2008(5)
2、李劍銘.公司化改造以來我國企業治理結構的實證分析.改革,2007(4)
3、盧嘉,時勘.如何調查員工滿意度.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7(6)轉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