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7月03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現代住宅已不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僅限于滿足老百姓居住空間的場所,而是同時滿足物質、精神兩方面要求的空間。本文筆者主要對現代住宅建筑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建筑設計,現代住宅,分析
前言:現代居住建筑設計中的重點是在設計工作中對人的居住生活模式和行為習慣進行分析研究,把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充分利用到現代居住設計中,隨著時代的發展更新觀念,向社會提供更多的豐富多彩的、實用、先進、經濟的住宅產品。現代居住建筑之所以體現現代氣息不能一味追求幾室幾廳,越大越時尚的錯誤理念,而是要根據不同的建筑面積,不同的居住人群,不同的消費階層合理分配各功能用房的房間面積,根據不同的戶型面積確定設計的側重點。例如小戶型過渡房,要側重于基本使用功能的設計,老年房要側重于無障礙設計,大戶型高檔住宅要側重于豎向設計,總之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要始終本著“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的原則,下大工夫精心設計。
一、功能分析是住宅設計之基礎
任何建筑設計都必須從建筑功能入手,住宅設計也不例外。建筑立面造型再花哨如果平面豎向功能分析未做好也是一個失敗的設計。其中在各個功能用房中,起居廳的設計尤為重要。首先在現代住宅設計中起居廳是家庭的核心部位,起居廳也是家庭中的娛樂,接待客人、家庭團聚等的活動中心,所以起居廳的面積在戶內建筑面積的分配比例較大。起居廳還起到聯系各功能用房引導交通的作用。在起居廳設計中要考慮到“動靜分離”,要盡量使起居廳靠近戶門便于出入從而使寢室等其它用房免受干擾。起居室的細部設計也決定著它的使用功能的優劣:比如在戶型允許的條件下在入戶門到起居廳處適當位置設置玄關還是非常“人性化”的。這使得進入起居廳不顯得突兀,增強了起居廳的私密性,提高了起居廳的檔次。同時可以在玄關處大做文章,比如按照人的生活習慣設置鞋柜衣架。起居廳一般是開敞式的,它是聯系寢室、餐廳、衛生間的交通空間,所以在起居廳的設計當中也應注意盡量減少門洞設置,應保證至少有兩面墻是完整的以便于放置電視柜和擺放沙發。起居室的采光、通風、日照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多年的設計經驗,人們還是比較喜歡南向的起居廳,白天在起居廳的時間相對較長,南向居室充足的陽光更加適合綠色植物的生長,極大地愉悅人們的心情。
二、起居廳的設計
在大戶型或者獨立式住宅設計中,起居廳的設計更是豐富多彩,成為戶型設計的亮點。比如起居廳地面錯臺處理,起居室上空做挑空處理,這使得起居廳空間更加敞亮氣派。當然錯層設計也不能生搬硬套盲目濫用。比如在地震區做錯層、挑空設計都不利于抗震,應避免或減少。中小面積戶型也不應設錯臺,由于錯臺設計中的臺階把面積人為的分隔開,使得房間面積更加局促。
三、廚房設計
根據洗、切、燒的操作過程,廚房的臺面呈L形及Ⅱ形柜式布置較合理,同時其開間不應小于1.8m,進深取決于水池、煤氣灶、操作臺面所需的長度,并要求有足夠長的臺面能放置如電飯煲、微波爐等這些家電。從廚房的實例調查當中可以發現,現有廚房的使用面積是相當地小,多數在4.0m2左右,給排水管道、燃氣管道等排列零亂,沒有統一專用管道井,檢修也十分困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冰箱已不再作為奢侈品放在起居廳,微波爐、電烤箱等廚房電氣產品不斷增多,若將廚房使用面積增加2.0m2左右,使用功能卻會大大提高,這樣的廚房一定會深受廣大住戶的喜愛。
四、衛生間的設計
衛生間的設計首先要考慮私密性,因而衛生間門的位置不宜正對入口或直接對起居廳開門,向起居廳開門不僅使用者感到不便而且會把衛生間的氣味帶到廳中,從而影響廳中的環境氣氛。衛生間的位置盡量緊鄰廚房擺放以便于上下水管道集中布置美觀大方,而且還方便于廚房凈水設備的循環水重復利用,從而大大地節約了水資源。衛生間對外窗臺以1200~1500為宜,這樣使大便器浴盆的擺放更加自由。由于太陽能上下水管道集中統一安裝在衛生間PVC立管中,節省空間美觀整齊,緊臨廚房使洗菜盆的太陽能熱水線路不至于太長,使用起來更加方便。衛生間的干濕分離也很重要,面積較大狹長的衛生間在中間位置設置玻璃推拉門,將洗臉、便溺、盆浴分開,特別是使洗衣機的放置位置遠離浴室,增強了電氣使用的安全性。
五、豎向閣樓及樓梯設計
在現代住宅的設計中為了增加頂層的保溫、隔熱而設置閣樓。閣摟增加了使用空間、同時豐富了立面造型,在設計閣樓時應之注意以下幾點,一般閣樓頂都安裝太陽能,如果頂層住戶不做躍層,要使檢修屋面和安裝太陽能的入口要與頂層住戶的閣樓入口分開,以便于管理。頂層閣樓的設計根據多年的設計經驗在頂層住戶內適當位置設置戶內樓梯預留洞口,經頂層住戶反應,如此布置豐富了室內布置,還可以適當在閣樓樓頂設置露臺,從而提高了頂層住房的檔次。躍層式設計提高了室內空間的變化,但是戶內設樓梯的躍層不利于老弱及兒童上下使用,且樓梯要占用一定的房間面積,對于面積不太大的套型更不適用。為追求形式,在多層高層住宅中間層且每戶面積不大的套型做躍層式是不可取的。另外,不少住宅戶內樓梯坡度設計太陡,步寬尺寸不足,存在很大居住隱患。根據抗震規范要求,在建筑物的整體布置上,應盡量保持體形上對稱和簡單,質量和剛度的對稱和均勻分布,避免平面上和立面上的突然變化和不規則的形狀。
六、小區環境設計
立足于充分利用現有城市景觀資源,改善居住生態環境,構筑良好景觀形象和滿足居民日常居住的四大要求。根據基地周圍環境情況,充分利用城市公共綠地等豐富的現有城市景觀資源,結合建筑布局,使建筑之間形成的契形空間既自然的引入外部環境因素,得到景觀的最大化,同時也力爭達到了戶戶有景。入口廣場、中心綠地、組團綠地及單元入口通過休閑步行道有機串連成為一個整體。小區中心綠地與城市景觀形成對景,豐富小區和城市空間層次。所有對綠色的構思都基于不僅改善基地內部的環境,同時也利用和改善整個周邊地區大環境的考慮。綠化對于緩解人們的工作壓力有很大幫助,所以要特別注重小區綠化,最大程度上的為居民提供綠化環境。結合地塊特點,可以組織魚骨形狀的路網和立體的交通體系,縱橫聯系自然流暢,等級分明,各司其職,景觀節點和路網有機結合,動中有景,步移景異,避免一般小區設計中設計與景觀分離,空間單調呆板。環境是整個小區的靈魂,良好且具有親和力的環境設計能切實改善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可以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七、采光設計
迄今為止大家一般經常都能見到的大進深住宅,往往室里面中部都會出現“暗廳”,或者是房間的形狀狹長,中部采光不足。一些住宅為了避免出現面積大于10m2的暗廳,采取了中部暗廳開口,形成狹長的大房間的變換設計,不僅房間使用不方便,也不能滿足起居廳采光標準中規定的側窗采光要求窗地面積比大于1:7的規定。還有一部分住宅套內居住空間均為不利朝向,不符合住宅設計規范規定的每套住宅至少應有一個居住空間能獲得一定目照的規定。國家現行標準對住宅間距也有著明確的規定,同時一些城市對住宅間距也做出了地方的相關規定,而一些開發商為多建房,房屋的日照間距連最低標準都不能滿足,使1~ 3層住房基本不能得到日照。還有的住宅日照遮擋嚴重,使整個單元豎向用戶不能得到日照。
八、總結
P•L•奈爾維說過“建筑學就是一種營造學”,我們在住宅單體的設計上,力求功能合理,設施完善,方便靈活,遵循以人為本的思想,從實際出發。住宅設計除了滿足基本生活起居外,通過多樣的設計手法,向人們引進一種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