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年09月25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施工項目如何進行成本分析與控制
陳麗萍
摘要:本文根據造價師繼續再教育教材中關于施工項目成本分析來闡
明科學管理的重要性。
關鍵詞:施工項目 成本分析 成本控制
社會經濟的發展引起行業競爭的激烈,物價與人工機械費用的飛速上漲,在這背景下,一個建筑施工企業如何在保質保量的情況下做到利益的最大化是重要和必要的。而施工企業的利益主要反映在把施工的每一個項目的生產中。對每一個施工項目來說,成本的控制與管理是關系到項目乃企業的效益問題,因此對項目進行成本分析尤為重要。
對于施工企業來說,施工項目經濟核算,是指對施工中所發生的物化勞動(人工、機械、材料)及活化勞動消耗量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存在的問題,尋求解決的方法,挖掘內部潛力,提高施工項目管理水平,以較少的勞動消耗和資金占用取得較佳的經濟效益。
施工項目的成本是在項目形成過程中對生產經營所消耗的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和費用開支,對這些進行指導、監督、調節和限制以保證各生產費用控制在成本范圍內,從而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既施工項目成本的分析與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項目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施工項目的實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施工項目的成本分析與控制,應伴隨項目建設的進程漸次展開,要注意各個時期的特點和要求。
施工前期的成本分析與控制
1、根據工程概況和招標文件,聯系建筑市場和競爭對手的情況,進行成本預測。中標以后,應根據項目的建設規模,組建與之相適應的項目經理部,加強對合同的管理,同時以"標書"為依據確定項目的成本目標,并下達給項目經理部。
2.根據設計圖紙和有關技術資料,'對施工方法、施工順序、作業組織形式、機械設備選型、技術組織措施等進行認真的研究分析,并運用價值工程原理,制定出科學先進、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根據企業下達的成本目標,以分部分項工程實物工程量為基礎,聯系勞動定額、材料消耗定額和技術組織措施的節約計劃,在優化的施工方案的指導下,編制明細而具體的成本計劃,并按照部門、施工隊和班組的分工進行分解,作為部門、施工隊和班組的責任成本落實下去,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準備。
施工過程的成本分析與控制
施工項目的成本分析,就是根據統計核算、業務核算和會計核算提供的資料,對項目
成本的形成過程和影響成本升降的因素進行分析,以尋求進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徑。那在施工過程中又該如何合理地對人工、材料、機械等費用進行分析與控制呢?
1、一個施工項目中人工費用一般約占18%左右,雖然比例不大,但如果能利用好也會降低成本。首先,我們可以已經編好的施工組織設計,對工人的作業進行合理安排,盡可能達到無怠工,最大化地使用人工,減少人工不必要的增加開支。第二,可以實行獎勤罰懶制度,調動工人的積極性以達到降低人工費用的支出。第三,可對施工隊伍進行競標,選擇保持保量的較低價人工費。
2、材料費用的科學分配。材料費用是施工項目的主要成本,約占施工總價的70%左右,在實行按"量價分離"方法計算工程造價的條件下,水泥、鍶材、木材等"三材"的價格隨行就市,實行高進高出;地方材料的預算價格二基準價X(l十材差系數)。在對材料成本進行控制的過程中,首先要以上述預算價恪來控制地方材料的采購成本;至于材料消耗數量的控制,則應通過 "限額領料單"去落實。加強施工任務單和限額領料單的管理。特別要做好每一個分部分項工程完成后的驗收 (包括實際工程量的驗收和工作內容、工程質量、文明施工的驗收),以及實耗人工、實耗材料的數量核對,以保證施工任務單和限額領料單的結算資料絕對正確,為成本控制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將施工任務單和限額領料單的結算資料與施工預算進行核對,計算分部分項工程的成本差異,分析差異產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糾偏措施。從看似微不足道的入手,如水、電等,或小到一顆螺絲釘一根鐵絲線都要嚴格管理。這種例子在我國一些大型的工程上都得到驗證,比如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外方管理人員對我方就鐵釘的索賠就讓人大吃一驚。對于周期性材料的安排利用也就做到科學、合理、節約等原則。從材料的采購到使用,每個環節都應分析并科學控制成本,材料的采購可選擇長期合作單位,這一般可以優惠,可以預定貨源,可以及時了解材料價格變化情況,可以不必一次性投入大資金。材料的運輸方面要合理安排,盡可以減少運輸路程,選用最經濟的運輸方法,降低運輸成本來降低材料費用。此外對材料的使用可采取降低材料消耗的各種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對能回收利用材料加以回收。
3、如何合理使用機械,也是對施工項目成本的有效控制。機械費用在工程的比為約6%左右,雖然這只是不到10%的費用,但做好這方面的成本控制也是重要的。實際的機械利用率不可能達到預算定額的取定水平;再加上預算定額所設定的施工機械原值和折舊率又有較大的滯后性,因而使施工圖預算的機械使用費往往小于實際發生的機械使用費,形成機械使用費超支。這時可以根據合同中事先預見的條款并取得甲方諒解做一定數額的機械費補貼。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施工圖預算的機械使用費和增加的機械費補貼來控制機械費支出。另一方面,在施工中對應另計費用的機械要及時做好簽證。
4、工程簽證是工程建設活動中一項極其重要的法律制度,無論是開發商,還是建筑商都應給予高度的重視。以工程量確認簽證為例,項目經理向工程師(或工程師代表)提交確認報告,工程師給予簽字確認,這個過程就完成了合同從要約到承諾的簽訂過程,并將在雙方之間產生一系列的法律效果,如工期延長、工程款增加等。施工過程中經常會碰到與合同或圖紙不相符的情況,這就會涉及到現場簽證問題,這時就要求我們必須及時做好簽證工作,簽證要做到及時、客觀、真實,盡可能詳細描述所產生的事實,以備造價核算。
5、加強現場管理,優化管理以減少管理成本。根據工程項目實際配置管理人員、發生管理支出以堵絕不合理開支。施工項目管理可采用項目部制。項目部結構圖如下:
三、施工后期的成本分析與控制
1、施工后期更要精心安排,干凈利落地完成工程竣工掃尾工作。從現實情況看,很多工程一到工掃尾階段,就把主要施工力量抽調到其他在建工程,以致掃尾工作拖拖拉拉,戰線拉很長;機械、設備無法轉移,成本費用照常發生,使在建階段取得的經濟效益逐步流失。因此,一定要精心安排(因為掃尾階段工作面較小,人多了反而會造成浪費),采取"快刀亂麻"的方法,把竣工掃尾時間縮短到最低限度。
2、重視竣工驗收工作;順利交付使用。在驗收以前,要準備好驗收所需要的各種面資料 (包括竣工圖,送甲方備查;對驗收中甲方提出的意見,應根據設計要求和合同內容認真處理,如果涉及費用,應請甲方簽證,列入工程結算。
3、及時辦理工程結算。一般來說:工程結算造價二原施工圖預算士增減帳。但在施工過程中,有些按實結算的經濟業務,是由財務部門直接支付的,項目預算員不掌握資料,往往在工程結算時遺漏。因此,在辦理工程結算以前,要求項目預算員和成本員進行一次認真全面的核對。
4、在工程保修期間,應由項目經理指定保修工作的責任者,并責成保修責任者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保修計劃 (包括費用計劃),以此作為控制保修費用的依據。
四、結語
對于每個施工項目,不管從哪方面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要達到節約成本,保證質量,提高效益,都要有一套科學完整的管理制度。成本分析為成本控制作基礎。在力求降低成本的同時也就保證工程項目的質量、安全、工期,把成本控制到最低,為企業創造最高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