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11月0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 要: 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與經濟社會現代化建設進程日益完善,社會大眾持續增長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需求同時對新時期的建筑施工事業提出了更為全面與系統的發展要求。工民建作為建筑施工中的關鍵一環,其施工質量需要受到各方參與人員的廣泛關注與重視。只有積極應對工民建施項目中的各類安全管理問題,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以高質量、高效率的安全管理為基礎,整個工民建施項目才能又好又快的向前發展。
關鍵詞: 項目管理相關論文,民用建筑,施工,項目,安全管理,問題,對策
0 引言
眾所周知,工民建施項目最顯著的特點在于勞動密集、離散單件,這使得建筑施工項目進行過程當中頻頻發生各類安全事故,由此類安全事故而導致的生命及財產損失不可預估,甚至嚴重影響著工民建施項目的正常運行。從這一角度上來說,如何構建一個健全并且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并將其落實到具體施工作業環節中,已成為現階段相關工作人員最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那么,當前工民建施項目安全管理究竟存在著怎樣的問題,此類問題應當如何應對,筆者現結合實踐工作經驗,對其做詳細分析與說明。
1 工民建項目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企業安全生產的工作方針,然而該方針并沒有引起一些建筑企業的足夠重視,他們在安全方面投入不足,造成安全事故頻繁發生。建筑施工企業在完善企業規章制度的前提下,對應不同的建設工程,建立起建筑工程項目安全生產保證體系,保證企業安全生產和創造效益,創建優良工程,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可以說,安全生產管理是建筑施工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保證。
2 工民建施工的特點
2.1 工民建產品的多樣化
建筑產品由于功能的不同,使產品的規模、結構、材料和工藝方法多樣化,對于建造產品的人員、機械設備、防護用品、施工技術、現場環境也存在千差萬別,隨著上述條件發生變化,建筑安全管理的側重點也會跟著發生變化,因此造成安全管理非常復雜。
2.2 工民建施工環境經常變化
建筑業的工作場所、工作內容是動態的、隨時變化的。基坑的開挖、混凝土的澆筑、鋼結構的安裝、建筑垃圾的處理等每一個工序,作業人員的周邊環境會經常發生變化,造成他們無法及時適應周邊環境。
2.3 不安全因素復雜多變
工民建施工的高能耗、高強度以及施工現場高噪聲、夜間照明、露天高溫嚴寒、有害氣體等,是作業人員經常面對的不利因素,造成一系列的安全隱患。
2.4 生產方式發生了變化
隨著生產專業化,總包、分包、專業分包、勞務分包、咨詢、項目管理應運而生,分工變得更細,新的經營模式、生產方式不斷涌現,造成一些建筑企業無法適應現行的生產方式,從而造成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3 現階段工民建施項目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3.1 建筑安全責任劃分模糊,法制監督不夠完善
在政府機構職能改革的背景作用之下,有關職業安全健康工作的相關內容作出了較大的調整,盡管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政府機構的精簡與辦事效率的提升,但其忽視了各機構部分在對工民建施項目安全管理進行法制監督過程當中的職能分工,存在都不管或是重復管的尷尬局面,再加之企業有關安全管理責任的落實不夠完善,安全管理長時間處于“有名無實”的狀態當中。
3.2 工民建施項目安全管理人才缺失
首先,參與工民建施項目建設過程當中的工作人員大多為農村勞動力,真正接受過建筑施工專業培訓的技術性人才少之又少。這意味著: 一旦工民建施項目安全管理措施不當,整個施工環節潛在的安全事故是巨大的;
其次,在我國現階段教育教學體系當中有關安全管理的專業性人才極為缺乏,理論知識及實踐能力不到位,從而導致安全管理水平低下。
4工民建施項目安全管理對策
4.1 安全教育工作需要落實到實處
一方面,工民建施項目單位管理層及決策層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識教育。建筑行業相關管理部門應當針對企業安全管理的實際情況構建一個健全且客觀的評價體系。每年度需要依據施工企業工民建施項目安全管理狀況作出分級評價。根據評價結果要求施工企業負責人員參與相應的安全管理教育,在學習過程當中融入“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思想。在此基礎之上以企業負責人帶動基層施工人員,將安全管理融入工民建施項目運行的方方面面當中。
4.2 安全技術工作需要不斷推進
城市化發展下工民建施項目的發展速度使得原有施工技術呈現出顯著的不適應性。現階段工民建施項目運行過程當中所使用的各類機械設備裝置及安全防護用具大多科技含量比較低,手工操作成分所占比重比較大。為此,工民建施項目安全技術的研發是極為關鍵的。建筑單位需要加大針對高端施工設備的投入及引入力度,也可同大專科院校建立協作關系,著眼于培養適宜于工民建施項目企業發展的人才隊伍,以科技帶動安全管理質量的提升,從而引導整個工民建施項目向著定型化、工業化以及標準化方向發展。
4.3 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工作需要強化執行力度
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一個方面的問題: 安全生產需要且必須以政府強制性的監督管理為前提。在政府強而有力的監督管理作用之下,企業各項安全管理制度規范能夠更為深入的落實與應用。
各地區相關政府機構及職能部門應當加快有關工民建施項目安全監督管理機構的建設力度,機構應當明確自身的安全監督區域,在執法監督隊伍的作用之下依照項目施工實際將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到人。
4.4改善作業環境
工民建施工項目應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管理,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無論在何種條件和時間下進行施工, 都要為員工創造相對良好的施工環境。
4.4.1施工場地功能區的劃分
對施工場地進行區域劃分,把生活和辦公以及材料存放的區域都明顯的劃分開。施工作業區和辦公生活區的設置應保持安全距離,尤其要注意的是辦公生活區應設一定要設置安全的位置保證建筑物不會墜落到辦公生活區內,對功能區的劃分應充分考慮到交通、水、電、消防和衛生等各項因素。
4.4.2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在施工工地內, 應對各個有危險的地方設置安全警示的標志,標志的設置應醒目,不能讓任何施工設備遮擋上,充分起到警示的作用。所謂的施工場地的危險位置主要指:施工場地的進口、樓道內、電梯井口和放置起重機的地方、臨時的用電設施、爆破物以及有害危險氣體和液體的存放處等等。對與安全警示標志設置的種類和多少應根據危險部位的性質進行設置。
4.4.3對施工現場進行封閉式的管理
對施工場地的四周進行圍擋,要做到圍擋不留任何缺口。對于圍擋材料的選擇應盡量采用那些牢固、穩定性好又相對美觀大方的,做好對工地的封閉管理。例如:可以選擇金屬類的板子做圍擋施工工地的材料,一定不要使用條幅或者木頭類缺乏穩定性和安全性的材料。而且對于圍擋的高度不應低于2米。進出工地的大門上應標掛上企業的名稱,并安排專門的值班人員,對施工場地進行看管。在大門外設置洗車槽,所有出工地的車輛應清洗后上路,所有工作人員應佩戴工作牌
總而言之,安全生產在工民建施工中關系重大,它不僅關系到我國的國民經濟增長,更加關系到了社會穩定的大方向。安全生產能夠充分調動起施工人員的積極性,從而帶來更高更長久的經濟效益。所以說,項目安全管理是一項綜合性強且系統化的科學,更是一項嚴肅細致的工作,相信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會使施工項目的效率大大提高,造福社會造福人類。
參考文獻:
[1] 王建宏.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思考[J]. 華章. 2011(23)
[2] 馬華琴.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才智. 2010(11)
[3] 高超. 關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相關問題探討[J]. 科技風. 2010(17)
[4] 趙崇輝.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國科技信息. 2006(15)
[5] 康振軍. 淺析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 山西建筑. 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