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8月1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在高校后勤引入市場經濟后,學校食堂財務管理也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包括食堂固定資產的歸屬與經營權歸屬關系方面。基于此,筆者從高校食堂成本構成要素上進行了詳細分析,并針對高校食堂成本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措施。
關鍵詞:調研世界雜志投稿,核心期刊,高校食堂,成本控制,管理
在高校后勤引入市場經營模式后,學校食堂財務管理也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從食堂固定資產的歸屬與經營權歸屬關系方面,主要形式如下:食堂大型炊事設備等固定資產歸屬高校,按照企業化進行經營管理;高校食堂以企業化機制自主經營;食堂由社會資源的自投自營。在這3種形式中,前兩者是高校食堂構成的主體,占全部高校食堂總量85--90%以上。由于高校食堂基本是公益性的,學校食堂必須滿足辦學的需求,食堂的存在是辦學需要的反映,保障高等教育的服務及學校的穩定是高校食堂存在的根本。前兩者食堂資產構成主體是高校,所以我們的研究對象是針對前兩者而言。第3種情況,雖然存在位置是高校,服務與高校配套,但從其資產構成和實際經營性質而言,只能認為是為高校服務的社會企業,為盈利性的,不在研究之列。研究高校食堂財務管理和成本控制,必須要掌握高校食堂的成本構成和目前成本控制情況。
一、高校食堂的成本構成
1.原材料成本
主要包括經營用食材等主料、輔料及調料等。約占經營成本的28%-30%。
2.燃料動力費用
只要包括水電費、煤氣、燃氣、液化氣和暖氣費等。這部分費用約占經營成本的8%-10%。
3.采購成本
采購人員用工成本、采購人員交通、通訊費用、機動車費用的維護、修理、保養和保險等費用。約占經營成本的3%-5%
4.人工費用
包括餐飲工作人員的工資、獎金、勞保福利等。人工費屬固定成本,約占經營成本的35%-40%。
5.管理費用
主要包括辦公費用、炊事設備及房屋操作間的維修費用、業務招待費用、差旅費、職工培訓費用、保潔消毒人員工資、食堂垃圾清理費用、公用低值易耗品、應對突發事件所需成本。約占經營費用的18%-20%。食堂的結余控制在3%左右,作用在于以豐補虧,抵御風險,并有所積累。
二、成本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食堂成本控制觀念落后
其一,缺乏成本控制主體意識。長期以來,受計劃經濟的影響,高校食堂中不少人認為成本控制是財務部門的事,而各部門、班組的炊事人員只是生產者。他們對于哪些成本需要控制及怎樣控制等問題并不關心, 成本意識淡漠, 浪費現象時有發生。成本的控制失去龐大的工作群體當然難以真正取得成效。
其二,成本控制手段單一。將成本控制的目的歸結為降低成本, 節約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主要方法有:節約能耗、防止事故、以招標方式采購原材料和設備、行政管理中的辦公經費、業務招待費的降低等,而對那些隱形的成本控制,則很少考慮。
2.食堂成本考核落實不到位
成本考核是實行內部經濟責任制必不可少的一環,但在實際工作中,卻往往未能落實到位。主要原因在于有些食堂沒有進行成本責任中心管理,沒有形成一套責任預算、責任核算和責任分析的管理體系,沒有與食堂經濟責任制密切結合。成本控制如果不能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主體,考核也就無從談起。
3.食堂成本控制從業人員專業水平低
高校食堂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往往無法吸引高素質的人才,而管理者又常常認為成本核算較簡單, 只要認真負責就可以做,而忽視這項工作的科技化、專業化;沒有根據單位的需要, 培養一支能夠適應成本控制不斷升級的專業人員隊伍。這樣不可避免地使自己處于較低級的管理的模式中。
三、解決措施
第一,需要判斷師生的需求,確定定價目標,合理搭配高、中、低檔飯菜比例,與學校有關部門及時溝通,遇學校有重大活動或節假日,調整提供飯菜數量,盡量不產生剩飯菜,減少浪費,降低成本。了解市場價格,尤其是米、面、油、肉等大宗材料價格變化趨勢,實行總庫、冷庫統一管理,發揮集中采購優勢,從源頭降低成本。
第二,制定標準成本,規范每份飯菜主、輔料、水電氣的定額指標,建立責任成本中心,按責任成本指針控制成本耗費,傳遞、考核、報告成本信息,從而把經濟責任落實到各部門,各層組織和執行人,按照經營決策所規定的目標,進行事前指針分解、事中行為控制和事后成效考核的一種內部經濟責任制度,將成本考核指標,下達到各個責任單位或個人,并按期考核。
第三,由于人工費在成本中所占比例較大,可以考慮減少食堂管理層次,精簡機構人員,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設備利用率;實行標準化、專業化、程序化生產,盡量多使用自動化炊事機械設備,降低人工費用。
第四,應注重引進計算機管理系統,模仿大型超市管理物流產品的模式,根據定額標準,對每一份飯菜,從采購、出庫、加工到出售,實行一條龍監控,既保證飯菜的質量,又便于責任追究制度的執行。
四、結語
總之,提高食堂的成本管理的控制,在微利保本、略有結余的經營原則下,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高校食堂只有把現代成本控制和管理手段有效的運用于實踐中,合理利用資源減少浪費、提高專業隊伍水平、不斷創新,才能確保高校師生員工伙食安全穩定,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