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6月07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以沈鐵工業走廊重點工業園區為例,闡述了如何踐行科學發展觀,實現工業園區建設科學化發展。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工業園區,建設
三年來,全市上下緊緊圍繞沈鐵工業走廊建設這一中心,按照“走廊抓園區、園區聚項目、項目帶產業、產業興城市”的發展思路,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入、高標準建設、高水平包裝、高品位宣傳、高效率運轉、高速度發展、市場化運作”的原則,集中各種生產要素,著力提升走廊功能,強力推進園區建設,一個“工業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功能完善、管理科學、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新型產業基地已經初步形成,一條生機勃勃的經濟隆起帶已經崛起。在沈鐵工業走廊的帶動下,全市工業發展方式逐步轉變,運行質量明顯改善,支柱產業加快發展,工業結構不斷優化,工業呈現快速發展做大做強的態勢,連續四年增長速度保持了全省排頭兵位置,每年全省排名前移一位,工業經濟總量位居全省第8位,占GDP比重達到50%,開啟了工業化發展的新紀元。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務是發展。市長張競強在六屆一次人代會上的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推進工業小市向工業大市跨越的新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希望就在沈鐵工業走廊。如何實現新時期沈鐵工業走廊的新跨越,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最大課題。
一、沈鐵工業走廊重點工業園區建設情況
一是基礎設施全面升級。經過三年的開發建設,沈鐵工業走廊重點工業園區總規劃面積達到194平方公里,起步區面積由開發建設初期的45平方公里增加到76平方公里,有6個工業園區的起步區先后進行了擴區。到2008年底,園區基礎設施投入累計完成65.7億元,重點工業園區起步區基本達到“七通一平”以上標準,有的園區達到“九通一平”,實現了“綠化、美化、亮化、潔化”。2008年各園區重點完善集中供水、集中供熱兩項功能;高新區、鐵嶺縣工業園區、開原工業區等重點建設了污水處理廠;鐵嶺縣工業園區、開發區、昌圖老四平工業園區等重點建設了二次變電所,使全市園區起步區的主要硬件建設既滿足當前項目入駐需要,又兼顧園區長遠發展。目前,鐵嶺縣工業園區投資4.8億元,實施懿路工業園“東擴”工程已經開工建設。開原工業區圍繞“四園一基地”(即裝備制造產業園、五金塑模產業園、食品工業園、太陽能光伏產業園和循環物流產業基地)的產業規劃要在產業集群上實現新突破。高新區采取市場運作的方式,新上了供熱和水廠項目,今年將建設3平方公里高級商務住宅區、寫字樓及文化體育設施。西豐1平方公里的特色產業園已經建成,已入駐企業10戶。昌圖縣委、縣政府決定投資1.7億元在昌圖老四平工業園區實施10項工程,推進換熱器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銀州工業園區、清河工業園區基礎設施也有新的增加,園區功能都有新的提升。
二是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各園區管委會把產業招商和重大項目推進作為中心工作來抓,積極改進招商方式,拓寬招商渠道,突出專業隊伍招商、產業定向招商和定點區域招商,并努力做好大項目推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招商成果。去年各園區新入駐項目176個,兩年累計達到710個,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380億元,投資超億元以上大項目203個,其中去年引進投資超億元項目70個,投資規模314億元,占總投資的85%。特別是重大項目引進實現了突破,大唐集團投資30億元的煤矸石發電項目成為鐵嶺工業發展史上最大項目。
三是園區管理規范化。第一,組建園區管委會。市委、市政府把工業園區建設作為一號工程來抓,成立了沈鐵工業走廊建設領導小組,設立了沈鐵工業走廊辦公室,代表市委、市政府綜合管理全市工業園區,賦予了規劃、指導、協調、審核、監督、管理、統計、考評等具體職能。先后批準成立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開原工業區、調兵山工業園區、鐵嶺縣工業園區、銀州工業園區、昌圖老四平工業園區、西豐工業園區清河工業區八個正縣級園區管委會,每個園區管委會都配備了一正三副的領導班子,明確了各級工業園區管委會規劃、建設、招商、管理、服務五大基本職能,做到了組織機構健全,領導保障有力。第二,創新招商方式。鐵嶺縣、銀州區、調兵山、開原的園區管委會都設有專業招商機構,常年駐外招商。鐵嶺縣還在全市率先實行了“飛地”招商辦法,通過下達任務、政策激勵、稅收全額返還等手段,引導各鄉鎮向園區擺項目。第三,實行“三個一”服務。對行政審批和收費制度進行了一步到位的改革,初步實現了“一門代辦受理、一次會議審批、一個公章生效”的“三個一行”政審批管理模式。第四,園區融資市場化。高新區加強投資擔保體系建設,培育高新區金融、投資、擔保、保險等現代服務業網絡,已引進高新區金融擔保公司。高新區、開發區、開原工業區等堅持市場化運行模式,通過招商引資建設標準化廠房、創業中心、主題產業園等,開發區面積達40萬平方米,總投資近3億元。
雖然我市工業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沈鐵工業走廊建設成績喜人,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多數企業正處在達產期,不可避免的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就這些不足給出以下建議。
三、幾點建議
科學發展觀作為一個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其內涵概括為四個方面: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工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主陣地,園區更是重之重。面對金融危機新的形勢、新的挑戰和新的機遇,推動園區科學發展更為重要,因此,要選準切入點和關鍵點,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園區工作,在推進園區建設中踐行科學發展觀。
(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以產業集群為目標,提升園區發展水平。一要按照“區域經濟特色化、特色經濟產業化、產業經濟規模化、規模經濟優質化、優質經濟集群化”的發展思路,制定園區產業發展規劃,把發展專業特色產業園和產業集聚帶作為規劃的重點內容;二要優化園區產業布局,要大力發展以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和外向型為主的產業,建設一批大型骨干項目。三要突出園區產業配套,鼓勵園區圍繞主導產業向集約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形成產品配套、合作緊密的生產網絡。
(二)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園區管理,實現行政管理輕型化。要借鑒外地經驗,建設一支精干的園區管理隊伍,實行一人多崗、一崗多責,減少運行成本,避免人多責任不清,推諉扯皮現象在園區內發生,真正將園區管理人員培養成復合型人才。一是加強干部隊伍經常性的學習教育培訓,提高干部的綜合素質。二是針對管委會干部隊伍、機構設置的特殊情況,從實際出發,打破干部原有的工作部門局限,在確保各部門工作正常前提下,把大部分的機關中層干部推向招商、建設第一線,有效地推進了管委會各項工作;三是公開擇優錄用工作人員,向社會公開招聘事業單位、臨時工作人員。要采取特事特辦的人才激勵機制,盡快把高水平的專業技術人才充實到各園區,給予更高、更優的政治、經濟待遇,增強人才吸引力。
(三)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強園區環境治理,打造綠色走廊。一是加強硬環境治理。要加大投資力度,完善園區硬環境,實現“七通一平”或者更高水平,增強大項目承載能力。要嚴格控制控制項目投資強度,避免圈地占地行為發生,提高園區使用率。二是要嚴格執行產業政策。堅決做到按產業政策辦事,不符合產業政策,尤其是環保要求的項目一律不得進入園區,避免園區落后。三是發展循環經濟項目。要加強園區污水處理廠、循環經濟園等循環經濟項目建設,推動園區可持續發展。
(四)堅持統籌兼顧,加強園區運行服務,推動園區健康發展。一是運營機制企業化。盡管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資金仍要以財政投入為主,但不能把財政作為惟一的資金來源,應當通過BOT、股份制等方式吸收社會資金。設施建成后的運行經費可以通過收費來解決。二是資本管理證券化。三是服務方式便捷化。堅決推行“三個一”服務,對項目進區的有關事宜,不要研究能不能辦,而要研究怎么能辦成,由企業上門辦事轉變為管理人員上門服務,樹立“跟著項目走,到現場服務”的服務新理念。要將沈鐵工業走廊作為一個整體對外宣傳推介,統一打出沈鐵工業走廊對外招商的品牌。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報紙等多種媒體,也可以通過引導投資者現身說法,加大宣傳推介力度,積極向外界介紹沈鐵工業走廊的區位優勢、優惠政策、行政管理和服務水平、土地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以及各重點園區所在地區的風土人情等,樹立良好的外界形象,提高沈鐵工業走廊的聲譽。同時,要加強域外投資協會建設,作有形的廣告人,為走廊的公共關系宣傳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