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簡要闡述了建筑工程造價審計的主要方法,并根據(jù)多年工作經驗對工程造價審計方法不斷改進完善的措施進行了探討。目前我國工程造價審計工作還未能很好地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審計工作質量總體水平不高,從而影響了項目的投資效果。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提高審計
摘要:本文簡要闡述了建筑工程造價審計的主要方法,并根據(jù)多年工作經驗對工程造價審計方法不斷改進完善的措施進行了探討。目前我國工程造價審計工作還未能很好地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審計工作質量總體水平不高,從而影響了項目的投資效果。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提高審計工作質量,促使工程造價審計工作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工程造價 審計 效率 方法 改進
引言
我國建筑工程造價的改革剛剛實施,原有的定額計價和改革后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法正處在雙軌并行,逐步過渡階段,并貫穿于施工圖預算、標底編制和工程決算等各個計價環(huán)節(jié)之中。造價真實性審計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在提高審計質量的前提下,為提高審計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節(jié)約審計成本,根據(jù)建設項目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審計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工程竣工結算需要各方配合才能完成。為合理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提高投資效益,工程造價審核非常重要,應重視工程造價審核工作。結算審核涉及各方利益,審核過程中不確定現(xiàn)象決定了實施過程中存在許多不可控因素,要在《暫行辦法》規(guī)定的時效內完成項目審計存在不少難度。如何適應這一規(guī)則的變化是工程造價咨詢機構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問題。
1建設工程造價審計的方法
1.1全面審計法
是指按照國家或行業(yè)建筑工程預算定額的編制順序或施工的先后順序,逐一的對全部項目進行審查的方法。
其具體計算方法和審查過程與編制施工圖預算基本相同。此方法的優(yōu)點是全面、細致,經審計的工程造價差錯比較少、質量比較高,缺點是工作量較大。對于工程量比較小、工藝比較簡單、造價編制或報價單位技術力量薄弱,甚至信譽度較低的單位須采用全面審計法。 1.2標準圖審計法
是指對于利用標準圖紙或通過圖紙施工的工程項目,先集中審計力量編制標準預算或決算造價,以此為標準,進行對比審計的方法。按標準圖紙設計或通用圖紙施工的工程一般地面以上結構相同,可集中審計力量細審一份預決算造價,作為這種標準圖紙的標準造價;或用這種標準圖紙的工程量為標準,對照審計。而對局部不同的部分和設計變更部分作單獨審查即可。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時間短、效果好、定案容易;缺點是只適用按標準圖紙設計或施工的工程,適用范圍小。
1.3分組計算審計法
把分項工程劃分為若干組,并把相鄰且有一定內在聯(lián)系的項目編為一組,審計計算同一組中某個分項工程量,利用工程量間具有相同或相似計算基礎的關系,再判斷同組中其他幾個分項工程量。這是一種加快工程量審計速度的方法。
例如:對一般土建工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組:
(1)地槽挖土、基礎砌體、基礎墊層、槽坑回填土、運土分為一組。
這一分組中,先將挖地槽土方、基礎砌體體積(室外地坪以下部分)、基礎墊層計算出來,而槽坑回填土、外運土的體積按下式確定:
回填土量=挖土量-(基礎砌體+墊層體積)
余土外運量=基礎砌體+墊層體積
(2)底層建筑面積、地面面層、地面墊層、樓面面層、樓面找平層、樓板體積、天棚抹灰、天棚刷漿、屋面層分為一組。
在這種分組中,先把底層建筑面積、樓(地)面面積計算出來。而樓面找平層、頂棚抹灰、頂棚飾面的工程量與樓地面面積相同;墊層工程量等于地面面積乘以地面厚度;空心樓板工程量由樓面工程量乘以樓板的折算厚度(查表);底層建筑面積加挑檐面積,乘以坡度系數(shù)(平屋面不乘)就是屋面工程量;底層建筑面積乘以坡度系數(shù)(平屋面不乘)再乘以保溫層的平均厚度為保溫層的工程量。
(3)內墻外抹灰、外墻內抹灰、外墻內面刷漿、外墻上的門窗和圈過梁、外墻砌體分為一組。
在這一組中,首先把各種厚度的內外墻上的門窗面積和過梁體積分別列表填寫,然后再計算工程量。在求出墻體面積的基礎上,減去門窗面積,再乘以墻厚減圈過梁體積等于墻體積。各項數(shù)據(jù)均可借鑒使用,從而大大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
1.4對比審計法
是指用已經審計的工程造價同擬審類似工程進行對比審計的方法。這種方法一般應根據(jù)工程的不同條件和特點區(qū)別對待。一是兩工程采用同一個施工圖,但基礎部分和現(xiàn)場條件及變更不盡相同。其擬審計工程基礎以上部分可采用對比審計法;不同部分可分別計算或采用相應的審計方法進行審計。二是兩個工程設計相同,但建筑面積不同。可根據(jù)兩個工程建筑面積之比與兩個工程分部分項工程量之比例基本一致的特點,將兩個工程每平方米建筑面積造價以及每平方米建筑面積的各分部分項工程量進行對比審查。如果基本相同時,說明擬審計工程造價是正確的,或擬審計的分部分項工程量是正確的。反之,說明擬審造價存在問題,應找出差錯原因,加以更正。三是擬審工程與已審工程的面積相同,但設計圖紙不完全相同時,可把相同部分,如廠房中的柱子、房架、屋面、磚墻等進行工程量的對比審計,不能對比的分部分項工程按圖紙或簽證計算。
1.5篩選審計法
建筑工程雖然有建筑面積和高度的不同,但是它們的各個分部分項工程的工程量、造價、用工量在每個單位面積上的數(shù)值變化不大,我們把過去審計積累的這些數(shù)據(jù)加以匯集、優(yōu)選、歸納為工程量、造價(價值)、用工等幾個單方基本值表,并注明其適用的建筑標準。這些基本值猶如"篩子孔",用來篩選各分部分項工程,篩下去的就不予審計了;沒有篩下去的就意味著此分部分項的單位建筑面積數(shù)值不在基本值范圍之內,應對該分部分項工程進行詳細審計。此方法的優(yōu)點是簡單易懂、便于掌握,審計速度和發(fā)現(xiàn)問題快。適用于住宅工程或不具備全面審計審查條件的工程。
2 提高審計效率的途徑
2.1合理利用審計資源,嚴格按計劃實施審計項目
審計計劃是提高審計效率的需要,也是咨詢機構內部控制的需要。工程審計項目隨著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提高所涉及的專業(yè)面越來越廣,一般項目除土建專業(yè)外,電氣,暖通,消防、給排水,園林,裝飾等專業(yè)一應俱全。工程結算審計需要各專業(yè)分工協(xié)作,甚至需要整合咨詢機構所有專業(yè)力量或聘請外部專家才能完成。在此過程中,項目負責人若無計劃實施隨意發(fā)揮,專業(yè)之間的統(tǒng)籌協(xié)作就會有問題,繼而對項目完成的工作效率產生影響。因此咨詢機構在接受委托確定項目負責人、項目審計組成員后,由項目審計組制定詳細的審計計劃,根據(jù)合同約定的審查期限分階段安排工作,將項目進一步細化,分工明確到每一個審計人員,并要參加本項目的每一位審計人員清楚工作目標,明確合同期限。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充分保證審計人員項目分工的穩(wěn)定。由于審計對象的多樣性,審計過程中還要對項目計劃及時修整,爭取項目時間安排的主動權。
2.2遵守執(zhí)業(yè)規(guī)范,保證審計項目的公正性和時效性
工程審計項目涉及工程發(fā)、承包雙方的經濟利益,無論哪一方,如果對咨詢機構的工作方法或審計程序感到不公正,咨詢機構的公信力會受到影響,審計組的工作成果要為他們所簽證確認就會變得困難。有些機構在承接較小的項目時,審計組由一人說了算,沒有內部復核,對外聯(lián)系任由一個人進行,以及審計人員在交往過程中的失當,均有可能招致委托方或承包方對咨詢機構產生不信任感。
2.3合理選用審計方法,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執(zhí)業(yè)較為謹慎的造價工程師在審核較小的審計項目時,多自覺不自覺地采用詳細審計的方法來完成審計項目。但較大的工程項目詳細審計不僅沒有必要,而且不符合現(xiàn)代審計時效性的要求。工程造價編制和工程造價審計的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前者是全面的編制,后者是合理科學的抽樣審計,因此工程造價審計必然適用抽樣審計。審計抽樣不是隨意抽樣,除了抽樣方法的科學性以外,還要求遵循重要性原則。在符合性測試的基礎上,審計組可以在項目審計計劃中規(guī)定應審查項目的重要性標準。在該項目段符合性測試通過的前提下,不屬于重要性標準的不作為審計關注的重點。
2.4簽證審計定案表,按期完成工程竣工結算報告的編制
簽證審計定案表作為工程造價審計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控制難度最大。一些工程項目由于施工合同簽訂不嚴謹,施工期間現(xiàn)場管理不到位,變更簽證手續(xù)不全等原因,給工程竣工結算帶來了不確定因素。由于發(fā)、承包雙方利益不同、站的角度不同,各說各的理,審計簽證時往往難以達成一致意見,給最終的工程結算審計工作造成困難,致使咨詢機構審計周期延長導致違約。
3工程造價審計不斷完善的措施
審計工作應向項目前期深入。審計人員要在招投標階段就介入,對招標文件進行審查,避免出現(xiàn)招標文件內容不合理或招標范圍不明確的現(xiàn)象,確保招標文件的嚴密性和完備性。如某工程施工項目,工程送審時發(fā)現(xiàn),合同約定設計變更部分的取費按招標文件執(zhí)行,而招標文件已規(guī)定的取費類別超出了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使造價審計工作十分被動,增加審計工作難度的同時又不能很好地控制工程造價。所以,對招標文件進行審核是必要的。同時,也要加強標底的審核工作,保證標底價的合理性和準確性,使簽訂的合同中約定的承包內容具體化,為施工中發(fā)生設計變更和材料調整價差提供依據(jù)。
合同是甲乙雙方約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的協(xié)議,對工程造價的許多因素給予約定。因此在簽訂合同時,審計工作也應及早介入。應注重合同的嚴密性、完備性審查。對影響工程造價的各項條款把關,特別要注意材料價格、取費依據(jù)、計價方式、索賠處理等,均應作明確規(guī)定,為結算審計工作掌握主動打下基礎。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無論工程大小,均應采用建設部統(tǒng)一制定的正規(guī)合同文本,以保證合同條款的完備性。審查合同條款時,針對不同的工程,應特別重視專用條款和補充條款的約定是否嚴密。
嚴格要求送審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對每一個送審項目都要求施工方將結算資料分類裝訂成冊,由建設主管部門審查合格后方可報審。所有結算資料要真實完整,杜絕補簽資料現(xiàn)象。這樣,既促使甲乙雙方更加重視資料整理的及時和完整,又可減少造假證據(jù)的機會,同時對加強項目前期和實施過程的管理工作也起到了監(jiān)督作用,使工程項目管理更趨規(guī)范,建立起實用、高效、統(tǒng)一、協(xié)調的標準和造價信息網(wǎng)絡系統(tǒng),實現(xiàn)全行業(yè)信息資源共享和工程造價的動態(tài)管理。
4 結束語
工程造價審計結果的準確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審計人員技術力量和職業(yè)道德水平,
在工程造價審計工作中,要注重抓好工程造價審計的四個環(huán)節(jié):一是把好工程量計算關,二是把好取費標準審計關,三是把好材料差價審計關,四是把好套用定額審計關。為此,審計工程師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工程造價審計管理制度,從立法體系、行業(yè)創(chuàng)新、計價模式、人才培育、業(yè)務建設等多方面應配套的工程造價體系,為今后更好地開展工程造價審計工作奠定基礎。參考文獻:
[1]陳建榮.影響建設工程預決算編制準確性的幾個因素[J].安徽建筑.2000.(04).
[2]劉賢鵬.關于公路建設項目工程決算編制辦法的分析[J].山西建筑.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