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1月2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設計背景:市橋河流域屬于舊城區中心,民居密集,巷道狹窄,街道排水通道均為磚砌的小渠,斷面偏小,且路面雨水口偏小,數量不足,容易積水,每年雨季到來時會造成道路積水,給人民群眾生活帶來不便影響,經我院現場調查主要內澇點有:邁豪街、木巷、人和里、同德街、河唇坊等。這幾處內澇點位于西正路兩側,靠近市橋河,均為區域最低點,標高約為3.5m,當雨季汛期導致運河水位過高時,水流倒灌導致發生雨水從檢查井中涌出的現象,內澇嚴重。雨停后因運河水位下降積水能較快排干?梢娫搮^域內澇主要原因是地勢低于運河水位,無法自排;次要原因為支管系統管徑偏小,雨水口數量不足所致,為解決市橋河的內澇問題,經政府決定作為2010年東莞市民生十大重點工程之一而建該泵站。
關鍵詞:東莞市, 橋河排澇泵站, 建筑設計
[Abstract] : Design background: city bridge river valley belong to the old city center, dwellings crowded, narrow roadway, the street drainage channels are built of brick and small canal, the small cross section, and pavement rain for the small mouth, shortage, easy to water, the annual monsoon season may create road coming water, to the people's life bring inconvenience influence, the field survey of the major point our potential to have: Wallace Johnson street, wood lane, and with the river's street, lip fang, etc. This places in west point the way the potential on both sides, near the river bridge, all for the regional lows, elevation is about 3.5 m, when the rainy season in the canal flood water level is high, the water flowing from the inspection Wells to happen from this phenomenon, water-logging serious. After the rain stopped because the canal level decline water can quickly drained. The area is the main reason is the terrain below the potential canal water level, not since the row; The secondary reason for pipe system for the small diameter, the rain shortage caused by mouth,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bridge water-logging, the government decided in 2010 following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as the ten major projects built one of the pump station.
Key Words: Dongguan, bridge river drainage pumping station, building design
中圖分類號: S2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工程概況:
該泵站位于東莞市新風路南側,緊鄰市橋河暗渠旁邊,地勢較平坦,交通條件較為便利,為節約用地,該泵站總平面布置占地面積為679m2,(其建筑面積分別為泵站為228m2)。在設計中滿足工藝的要求,體現工藝的先進性、合理性,同時還注重該泵站內部環境設計,考慮建筑的空間設計,造型設計與城市周圍的環境的關系,為城市健康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該泵站2010年竣工。
2、總平面布置:本設計中,建筑物以滿足工藝、電氣設施的的正常運轉的設計原則,平面功能分區明確,互不干擾,本建筑所處城市環境比較復雜,并且用地十分緊張,同時總體風格與周圍建筑發生含蓄關系,平面立足于清晰地反映平面布局的邏輯特征及與環境文脈的呼應,以傳達該泵站的特征。 見總平面布置圖如下:
3、設計構思:作為一座排澇泵站設計應從城市總體規劃出發,結合運用河邊建筑特點,同時充分考慮水利建筑與排澇工程的特點,將泵站容入城市中,同時將市政工程特征體現出來。
4、構思立意:通過對排澇工程的要求,并結合項目實際情況,為建筑與環境找到一個共同點,而使得泵站更像是一個串聯周邊環境的力點,更具有生命力,使得建筑與環境相容合,互相滲透,互為彼此。
5、設計手法:對該泵站建筑概念的理解貼切,并很好的引用到其中,對于"小尺度"工程性建筑的挖掘,貫穿于整個設計中,建筑表面機理于造型的構思也得到很好體現。
6、建筑造型:結合現有地形,在用地十分狹窄的情況下,富于建筑的生命力,在細部節點內容也更加豐滿,同時又充滿個性與理性,在立面設計及近人尺度處,加入屋頂適量的飄板元素,使細部節點更宜人,更精美,同時與運河旁邊建筑產生聯系。
7、建筑要點:該泵站新穎、獨創,并能有效充分的得到實施,外部體型完整,內部功能符合工藝要求,較好的統一,充分表現了建筑特有的個性,注釋了工程美學的獨特魅力,建成后能夠保證設備的很好運行,做到內外兼收的效果。
環 境 及 綠 化 設 計
一、設計原則
本環境綠化設計的目的是將污水泵站建成一個新的整潔、美觀的站區環境空間。
二、綠化布置與樹種選擇
在環境組景方面堅持點、線、面有機結合,采用喬、灌、草復合層次的綠化,以植物造景和造型創建站區優美景觀。
泵站入口處為整個站區綠化設計的重點。入口道路兩側由毛杜鵑、米蘭、紅花繼木簡單點綴,起導向和拉開景觀序列的作用,由于本地段用地很緊,故適當綠化豐富景觀功能。
主干道的周邊綠化采用山杜英與香樟作為步道樹,海桐球、福建茶綠籬與之相配,形成點線面的布局形式。泵房周邊空地植以大面積的草坪,草坪上孤植或叢植美麗異木棉、藍花楹、紫荊、小葉南洋杉、黃榕、紅絨球、大紅花球等喬、灌木,站區圍墻邊種植勒杜鵑綠籬,使整個站區春季林綠花香,夏季深蔭蔽日,秋季生機盎然,冬季風韻不減,四季景象常新。
整個站區綠化樹種選擇以抗風、耐污染、粗生、易管理品種為主,既有利于美化環境,又盡量減少后期維護量,能很好的滿足使用要求。
參考文獻
。1]中國煙草博物館設計(王江雁)建筑技術及設計.2007.09.
。2]《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318-2000)
[3]《泵站設計規范》(GB/T50265-97)
作者簡介:路新春(1964.4),男,陜西西安人,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高級建筑師,從事建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