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1月04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 道路綠化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往往受到各種病蟲的危害,導致植物生長不良,葉、花、果、莖、根常出現壞死斑或發生畸形、變色、腐爛、凋萎及落葉等現象,失去觀賞價值及綠化效果,甚至引起整株死亡,給道路綠化、美化造成很大的損失和影響。
關鍵詞 公路 蟲害 防治 發展
Abstract: The road greening in growth process plants, often by all kinds of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damage, and lead to plant growth bad, leaf, flower, fruit, stems and roots often appeared necrosis spot or disorders, change color, decay and languish and the phenomenon such as leaves, lose ornamental value and greening effect, and even cause whole plant to death, to the road greening, and beautify the cause a great loss and influence.
Key words: highway pest control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X7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在現代化道路建設中,公路綠化擔當著綠化、美化、凈化城市道路環境,改善生態與居住環境的重任。隨著我市獲得“國家級園林城市”稱號和“創建生態型宜居中心城市”目標的確立,以及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城市道路綠化事業的發展正受到社會各界前所未有的廣泛關注,道路環境質量的好與壞也已成為人們的熱點話題。
常言道:“三分種,七分養”,所謂“七分養”除了日常的養護管理外,病蟲害防治也占了相當大的比重,道路綠化病蟲害防治必須用發展的、聯系的觀點來指導工作,以實現公路“暢、安、舒、美、優”良好通行環境為目標,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然而,在實際的防治工作中,我們往往會忽略了環境及資源問題,一味地追求快速綠化裝飾及病蟲害的速殺效果,這就為以后的工作埋下了許多隱患,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栽植品種單一,密度較大,一旦發生病蟲害,既有可能形成大面積災害;
(2)在引種栽植時,購進以發生了病蟲害的植株進行栽植;
(3)在防治時,長期大量使用化學農藥,在消滅病蟲害的同時,也消滅了一些有益的微生物及天敵,不僅污染了環境,嚴重影響了生態平衡,也造成了人力、物力上的極大浪費。
在道路植物病蟲害的治理上,最基本的問題是要充分發揮道路獨特的生態群落中各種有利因素,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堅持道路綠化病蟲害防治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并不是說只簡單地不用或少用化學農藥就行了,而是要以人、環境為中心,充分考慮社會的長遠利益,利用各種有效措施、手段、方法,進行行之有效的預防及防治。在實際應用中,可采取以下6種措施,以求達到預防和控制病蟲害的目的:
(1)嚴把人口關,加強植物檢疫工作,從源頭上切斷外來病蟲害的傳播渠道和途徑,做到不引進、不使用帶病源、蟲源的為害植株。
(2)加強科學研究力度,多開發研究、使用適應性強抗病蟲的道路綠化植物新品種。根據實際情況,因時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我區鹽堿地質的環境和氣候條件,及具有抗蟲抗病抵抗力強的道路綠化植物品種,可有效地預防病蟲害的大量發生。
(3)合理利用植物間相生、相互的關系,遵循生物共生、循環、競爭的原則,科學設計,合理搭配,有計劃地配置和選育各類不同科、屬的喬木、灌木、藤本及草本、地被與草坪,安排在一個群落中,以生態治理即生物群落的生物防治的新理念去貫徹落實防治工作,這樣做,不僅可以用植物的多樣性來美化、豐富周圍環境,又可利用植物本身的特點和優勢,來達到切斷病蟲源傳播途徑的目的。以我市道路綠化的實際為例,以前,栽植行道樹只考慮整齊劃一的美觀性,而忽略了可將抗性強的品種與抗性弱的品種的間隔種植,以有效地隔斷病蟲害的傳播。現在,人們已注意到這個缺點,并積極地采取措施改變現狀,如我市的重點工程——交通路綠化改造工程,在設計施工的時,正是基于這點考慮,選擇將黃山欒和大葉女貞的間隔種植,這樣不僅可以改變過去栽植行道樹時的單一模式達到一步一景一季一景的效果,而且考慮到大葉女貞的強抵抗力,利用它作為綠色屏障,可以有效阻斷病蟲害的傳播。這也將是今后道路綠化工作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但是,我們在選擇栽植品種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植物和病蟲之間的相生相克關系,進行合理的配置。
(4)加強養護管理措施,增強植物本身的抵抗力。如適時適量、合理地給植物澆水、施肥、中耕、除草,結合冬季的整形修剪,疏除病、蟲、弱、枯枝,使植株內冠通風、透氣,不僅可以使植株外形更加優美,生長健壯,使植株達到最佳的生長狀態,而且可以使植株避免外界不良環境的影響,從而有效地抵抗外來病蟲情及不良因素的侵擾。冬季將植株周圍土壤深翻,不僅可殺死在土中越冬的蟲卵,也可疏松植物根部土壤,為來年的更好生長打下良好基礎。對喬木類,可對樹干進行涂白,不僅能殺死樹干基部上的越冬蟲卵,也增強了美觀性。
(5)采用物理方法進行防治,如阻隔,就是利用物理手段來阻斷害蟲侵襲或生活周期;誘殺或忌避,利用害蟲的趨性或其他習性,配以殺蟲劑,進行誘殺。比較常用的有白熾燈、黑光燈、雙色燈誘蟲,餌料加農藥,糖醋酒毒液誘殺害蟲;國外有利用高頻電流、微波加熱、放射能、激光、紅外線等高科技防治害蟲的。
(6)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代謝產物來控制害蟲的種群數量的,以達到控制或消滅害蟲的目的,主要包括以蟲治蟲、以菌治蟲、其它生物物質利用等方面。如保護利用天敵昆蟲;利用昆蟲病原微生物或其它代謝產物來保護微生物防治。
這6種措施中,以第(3)、第(4)防治項的實際發展空間最為廣闊,是今后工作中,我們要著重發展和采用的手段。
病蟲害的防治是一項相當復雜的工作,它要求工作人員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要牢牢掌握病蟲情的生態牲、危害方式、發生規律、種群動態與環境條件的關系及有效防治措施,不能把工作重心只簡單地放在能防病除蟲這一點上,而是要充分考慮人、杯境及資源等諸多問題,要面向未來,心有大局,用發展的、聯系的觀點指導工作,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