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12月2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 要:在客運專線中,混凝土是用途最廣、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鐵路建設近幾年進入了迅猛發展階段,為保證混混凝土結構物的正常使用壽命,鐵路部門制定了客運專線高性能混凝土暫行技術條件,對施工質量各要點做了必要的要求
關鍵詞:配合比備選問題、澆筑、振搗、養護、拆模
Abstract: In the special passenger line, concrete is the most versatile, the dosage of one of the biggest building materials. Railway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in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to ensure the concrete structures of mixed normal life, the railway departments made special passenger line of the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interim technology conditions, the points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made necessary requirements
Key Words: mix optional question, pouring and vibrating, maintenance, open mode
中圖分類號:O2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豐富的技術內容,盡管同業對高性能混凝土有不同的定義和解釋,但彼此均認為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特征是按耐久性進行設計,保證拌和物易于澆筑和密實成型,不發生或盡量少發生由溫度和收縮產生的裂縫,硬化后有足夠的強度,內部孔隙結構合理而有低滲透性和高抗化學侵蝕。基于上述特點,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質量要求特別嚴格。
1 施工前的準備和配合比的選定
在這里重點強調配合比備選問題。C50混凝土膠凝材料總量不宜高于500kg/ m3,當骨料的堿-硅酸反應砂漿膨脹率在0.10-0.20%時,混凝土中的總堿含量不應超過3kg/ m3。并應按《客運專線高性能混凝土暫行技術條件》附錄C方法試驗證明抑制堿-骨料反應有效。預應力混凝土中氯離子總含量(包括水泥、礦物摻合料、粗骨料、細骨料、水、外加劑等所含氯離子含量之和)不應超過膠凝材料總量的0.10%,混凝土含氣量不應小于2.0%。耐久性指標主要包括:電通量、抗凍性、抗滲性和抗堿骨料反應。
當出現下列情況時應重新進行配合比選定。
1.1 原材料更換時
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如更換水泥、外加劑、礦物摻合料等主要原材料的品種及規格,應重新進行混凝土配合比選定試驗,并對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學性能和耐久性能進行檢驗,檢驗結果應分別滿足相關要求。
1.2 施工環境以及施工工藝變化時
施工環境以及施工工藝變化是針對由于季節引起環境溫度的變化,或施工工藝變化,單純依靠采取其他措施不能滿足要求,而必須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調整時。在施工過程中不可能避免出現上述問題,如重新進行配合比選定,由于配合比選定周期較長,會造成對施工的影響,因此在施工準備以及配合比選定階段,應有一定的預判能力。
2 攪拌
2.1 設備的要求
應采用臥軸式、行星式或逆流式的強制式攪拌機攪拌混凝土,原材料應采用電子計量系統計量。不能使用自落式攪拌設備和人工計量設備。稱量最大允許偏差應符合下列規定(按質量計):膠凝材料(水泥、摻合料等)±1%;外加劑±1%;粗、細骨料±2%;拌合用水±1%。
2.2 投料順序以及攪拌時間的要求
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以試驗室通知單為準)進行配料、稱量,配料誤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開盤前校核上料計量裝置,同時檢查各運轉設備是否完好,保證開盤后設備能正常運轉。攪拌時,宜先向攪拌機投入細骨料、水泥、礦物摻合料和外加劑,攪拌均勻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待砂漿充分攪拌后再投入粗骨料,并繼續攪拌至均勻為止。上述每一階段的攪拌時間不宜少于30s,總攪拌時間不宜少于2min,也不宜超過3min。
2.3 保證混凝土入模溫度的措施
2.3.1冬季攪拌混凝土前,應先經過熱工計算,并經試拌確定水和骨料需要預熱的最高溫度,以保證混凝土的入模溫度。
2.3.2炎熱季節攪拌混凝土時,宜采取措施控制入攪拌機時的水泥溫度不高于40℃。應采取對粗、細骨料堆場搭設遮陽棚和采用低溫水攪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溫度,或盡可能在傍晚和晚上攪拌混凝土,以保證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滿足規定。
2.3.3當設計無要求時,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宜控制在5~30℃。
3 運輸
混凝土宜在攪拌后60min內泵送完畢,且在1/2初凝時間前入泵。全部混凝土應在初凝前澆筑完畢。在交通擁堵和氣候炎熱等情況下,應采取特殊措施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損失過大。
4 澆筑
4.1 混凝土現場控制指標
混凝土入模前,應對拌合站首盤混凝土,采用專用設備測定混凝土的溫度、坍落度、含氣量、水膠比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設計或配合比要求時方可入模澆筑。在澆筑地點每50m3混凝土取樣抽檢一次,每班或每一結構部位至少抽檢2次。
① 混凝土溫度:當設計無要求時,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宜控制在5~30℃。
② 坍落度:控制在試驗室簽發的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的±20mm范圍內。
③ 含氣量: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含氣量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
具體要求時,含氣量應滿足如下要求:
泌水率:不得泌水。
4.2 特殊條件下的混凝土澆筑
特殊條件下的混凝土澆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 夏季炎熱環境下混凝土澆筑;② 大風干燥環境下混凝土澆筑;③ 冬期施工條件下混凝土澆筑(當晝平均溫度低于5℃或最低氣溫低于-3℃);
5 混凝土振搗
5.1 振搗工藝的基本要求:
5.1.1可采用插入式振搗棒、附著式平板振搗器、表面平板振搗器等振搗設備振搗混凝土。振搗時應避免碰撞模板、鋼筋及預埋件。
5.1.2按事先規定的工藝路線和方式振搗混凝土,應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及時將入模的混凝土均勻振搗密實,不得隨意加密振點或漏振,每點的振搗時間以表面泛漿或不冒大氣泡為準,一般不宜超過30s,避免過振。
5.2 振搗時間對混凝土的含氣量影響
鐵路客運專線高性能混凝土均要求適當引氣。目前施工現場普遍采用插入式高頻振搗棒進行振搗。高頻振搗對硬化混凝土的含氣量損失影響主要取決于高頻振搗時間和混凝土的坍落度(稠度)兩個關鍵因素,并具有下列基本規律:
5.2.1高頻振搗時間越長,混凝土拌和物含氣量損失越大;內部振搗混凝土含氣量損失比外部振搗混凝土含氣量損失大,在相同振搗時間內,前者比后者的含氣量損失幾乎要高出一倍。
5.2.2 混凝土的坍落度(稠度)越大,在相同振搗時間內,坍落度(稠度)越大的混凝土的含氣量比率降低越大。因此,一定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振搗時間。
5.3 含氣量損失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5.3.1 首先,影響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尤其是抗凍性能;
5.3.2其次,影響硬化混凝土強度。在單摻引氣劑時,與不摻的基準混凝土相比,水泥用量不變時,每增加1%含氣量,28d抗壓強度下降2%-3%;水灰比不變時,下降4%-6%。不當的振搗使混凝土中含氣量過度損失時,會造成工程實體與配合比選定試件間產生較大的強度偏差。
6 混凝土的養護
6.1 技術條件一般規定
6.1.1混凝土振搗完成后,應及時對混凝土暴露面進行緊密覆蓋(可采用蓬布、塑料薄膜等進行覆蓋),盡量減少暴露時間,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
6.1.2 混凝土帶模養護期間,應采取帶模包裹、澆水、噴淋灑水或通蒸汽等措施進行保濕、潮濕養護。
6.2 梁體養護
6.2.1 預制梁混凝土可采用蒸汽養護或自然養護。
6.2.2混凝土蒸汽養護分為靜停、升溫、恒溫、降溫四個階段。靜停期間應保持棚溫不低于5℃,混凝土澆筑完4h后方可升溫,升溫速度不得大于10℃/h,恒溫養護期間蒸汽溫度不宜超過45℃,混凝土芯部溫度不宜超過60℃,個別最大不得超過65℃;降溫速度不得大于10℃/h。恒溫養護時間應根據梁體拆模(放張)強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及環境等通過試驗確定。
6.3 梁體混凝土蒸養時的靜停時間
6.3.1 所謂靜停時間,就是指混凝土的預養期,設置預養期的目的是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初期結構強度,借以抵抗外力或溫度應力引起混凝土結構的破壞。預養期是不可缺少的,在工藝允許的范圍內預養期越長越好。
6.3.2客運專線梁體混凝土均為引氣混凝土(含氣量為2%~4%),當靜停時間較短時,一方面由于存在有蒸養和溫度梯度會加速混凝土水化等因素,本身會對混凝土結構產生一定的不利作用。另一方面引入的氣泡在相對較高的溫度下會產生膨脹、上浮。從而對混凝土結構產生破壞作用,大大影響到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和力學性能.
7拆模
7.1 拆模時強度要求
混凝土拆模時的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提出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7.1.1側模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時,方可拆除。
7.1.2 底模應在混凝土強度符合以下的規定后,方可拆除。
7.2 拆模時溫度要求
7.2.1一般情況下,結構或構件芯部混凝土與表層混凝土之間的溫差、表層混凝土與環境之間的溫差大于20℃(截面較為復雜時,溫差大于15℃)時不宜拆模。大風或氣溫急劇變化時不宜拆模。在寒冷季節,若環境溫度低于0℃時不宜拆模。在炎熱和大風干燥季節,應采取逐段拆模、邊拆邊蓋的拆模工藝。
7.2.2 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熱季節拆模后,若天氣產生驟然變化時,應采取適當的保溫(寒季)隔熱(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產生過大的溫差應力。混凝土拆模后可能與流動水接觸時,應在混凝土與流動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觸前采取有效保溫保濕養護措施養護14d以上,且確保混凝土獲得75%以上的設計強度。養護結束后及時回填。直接與海水或鹽漬土接觸的混凝土,應保證混凝土在強度達到設計等級以前不受侵蝕。并盡可能推遲新澆混凝土與海水或鹽漬土直接接觸的齡期,一般不宜小于6周。
8 結束語
回顧我國高速鐵路近幾年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特別是客運專線,前景更加喜人,一幅宏偉藍圖躍然在世人面前。同時我們也必須深刻地意識到高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最后,只有通過不斷的調研、長期的施工中的經驗積累和反復驗證,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勇于探索和創新,為今后客運專線事業的蓬勃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