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11月2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學習的自覺動機,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興趣,才能學得好、記得牢。一旦學生“樂知”,興趣被激發出來,語文教學就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語文教學大綱》也明確指出要: “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多種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讓學生的學習情緒在課堂上始終處在最佳狀態,是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應當努力達到的。
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高低,不僅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滿腔熱情,還需要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形式、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藝術上進行充分的挖掘和有效探索,全方位、多角度、更深層次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總之,就是教師要有良好的素質和駕馭課堂的能力,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樂此不疲”。筆者在近十年的語文教學中,對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現歸納為以下五點,希望通過對本文的研究和探討,對語文教師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教師的素質方面能有一定的幫助。
一、創造教學情景,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習興趣。
孔子說過:“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他把學習中的“樂”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據的。應該怎樣讓學生成為學習語文的“樂之者”?首先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造教學情景,在活躍課堂氣氛這一環節上下功夫。“活躍”的表現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學生在教師指導啟發下“思”和“言”的活躍,尤其是“言”的活躍。為此,備課時就根據學生實際水平的差異,設計一些難易程度不一,詳略要求有別的問題,針對不同的學生分別要求;在課堂上,則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語文能力,把握機會及時進行激發和啟示,創造條件為學生的“思”和“言”提供機會,使他們產生“言”的欲望,從而達到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主體上,教師要有張揚個性,激情教學的素質
“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關鍵在于語文教師。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的雙邊過程,教師起主導作用。”①而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還依賴于教師個性的張揚。個性通常是指一個人具有的比較穩定的,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總和,個性心理特征調整著個體心理過程的進行并對他人產生著影響,在語文教學上,教師的個性對學生學習的興趣也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實踐證明,教師個性的張揚,能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個性的張揚包括靜態的個性張揚和動態的個性張揚。靜態的個性張揚是指積極的情感、堅強的意志、濃厚的興趣、剛毅的性格和良好的品格等在教師身上內在體現的外化。動態的個性張揚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具有的獨特性和富有創造性的見解和行為發揮。學生都是十分關注自己的老師,每一個學生在潛意識里對老師都有一種期待,因此,教師無論是靜態個性張揚還是動態的個性張揚,都對學生的視覺和思維產生強烈的震撼,容易引發學生的好奇,激起學生學習和效仿的欲望。
那么,如何促使語文教師個性得到張揚呢?
首先,教師要自己努力,自我完善,增強自我修養意識,這是最根本、最關鍵的。教師要主動地自我教育,健全良好個性;要努力地完善自己,積極展示良好個性;要注意發揚民主,充分發揮個性影響力。
其次,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要重視和尊重教師個性,給語文教師創造健康、和諧、寬松的環境。
再次,積極開展語文教師的心理學知識的普及和心理健康教育。
最后,有條件的話還要對語文教師進行必要的心理測量,使語文教師能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征,便于有目的地調節心態,揚長抑短。
三、善于調控扣人心弦的教學節奏。
節奏本是音樂上的術語,杰出的樂師總是十分講究節奏和旋律的美,以此抓住聽眾的心,使之駐足凝神,屏氣入境。教師也應象樂隊的指揮一樣,善于調節,使課堂演奏出優美動聽的曲子。教學節奏是愉快教學藝術美的一個重要因素,不能過快,否則感覺不到樂趣,也不能過慢,否則斷斷續續,學生感覺不到完美,又要抑揚頓挫,既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又有“小弦切切如私語”,以此緊扣學生心弦。
語文教師要善于把握住學生生理和運動的節奏,使教學節奏與之相適應。13—19歲的中學生,其大腦的興奮中心呈曲線變化,波浪式推進,隨著刺激物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巴甫洛夫認為在50分鐘以內,大腦興奮中心總會出現一個疲勞波谷。課堂上教師不僅要利用興奮中心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要善于在疲勞波谷期設計精彩的提問,或舉一些生動有趣的例子,加快節奏,形成教學小高潮,讓學生興奮起來,度過疲勞低谷,從而彌補生理心理的缺陷。
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應有節奏感,做到快慢適度,疏密相間,抑揚頓挫,起伏跌宕。心理學研究表明,“機關槍式”的語言,“大辯論式”的語言,會對學生大腦細胞產生超荷刺激,從而產生厭煩心理。還要按不同作品的基調調控教學語言的速度。內心情感變化平緩或感情色彩灰暗時,語速要減緩;內心情感強烈或感情鮮明時,語速就要加快。做到抑抑揚揚,有波有瀾,有時慷慨陳詞,像飛流直下的瀑布,有時娓娓道來,像涓涓而去的溪流,給人以無窮美感。這樣才能吸引學生,激發興趣,達到愉快教學的目的。
教師還要善于借助教學內容的節奏來調節整堂課的節奏。教學內容的節奏指上課內容的詳略、多寡、取舍、安排等。該講多少信息,含量和速度都應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必須富有一種和諧的音樂美感。在教學的重點處應講得多一點,詳一點,速度稍慢一點,方法更靈活些,形成教學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