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11月13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的發展,瀝青路面應用得越來越廣泛。而瀝青路面平整度是衡量道路使用舒適性能的關鍵,要保證瀝青路面有良好的平整度, 應仔細分析各種影響因素, 在施工中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加以控制。路基施工質量和基層施工質量對路面平整度的影響相對路面施工而言較小, 容易被人們所忽視。下面就瀝青路面產生不平整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 并提出確保瀝青路面平整度的路基施工技術建議, 以供參考。
關鍵詞: 瀝青路面; 路基施工; 平整度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asphalt pavement USES it more and more widely. And the asphalt pavement roughness is measure road use comfortable the key performance, to ensure that the asphalt pavement good flatness, should be careful analysis of various factors, in construction, take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measures to control it. Subgrad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grass-roots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road surface roughness influence is relatively pavement construction in small, easily ignored by people. Here is the formation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produces not influence factors are analyzed, and some advice to ensure the asphalt pavement roughness of the subgrade construction technical advice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asphalt pavement; Subgrade construction; flatness
中圖分類號:U416.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前言
近年來,我國公路工程正在蓬勃的發展,其中大多都采用了瀝青路面,但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著很多問題,有些問題具有極大的危害性和一定的頑固性。因此,加強其研究并對相關問題提出相關對策,已是擺在交通建設部門面前的一個重要的任務。
平整度是路面一項重要的使用功能, 是路面施工質量和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它直接影響到車輛的行車速度、安全性和舒適性。表面平整度差, 行車顛簸振動而產生的沖擊力也會加速路面的破損, 而路面平整度的決定因素是復雜多樣的。下面就施工中路基施工技術的控制來探討路面平整度的原因及處理措施。
2 瀝青路面不平整產生的主要原因
影響瀝青路面的平整度的主要原因有: 路基的質量、瀝青混合料材料的質量、施工工藝、施工方法和施工機械以及施工質量等。以下從路基施工技術對瀝青路面的影響來探討。
路基是路面的基礎, 路基不均勻沉陷, 必然會引起路面的不平整,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1) 路基填料控制不好, 若路基由建筑垃圾、工業垃圾填筑的或者采用高液限粘土填筑的路段, 鋪筑瀝青砼不久后, 就不同程度的出現了路基不均勻沉降。如部分路基采用建筑垃圾作填料, 出現了路面沉陷不平整的現象。
(2) 半挖半填路基的接合部處理不當、路基的壓實度不足, 如某些屬于舊路改建項目, 半挖半填路基較多, 當路面完成后, 由于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大, 施工單位力量不夠, 未能按規范要求挖臺階施工, 造成路基于填料接縫接合部產生裂縫和沉降, 路基壓實機具不足, 使路基土壤的密實度偏低, 土體透水性增強, 造成水分集聚和侵蝕路基,使路基土軟化而產生不均勻沉降。
(3) 不良地質路基未采用相應的技術處理措施,并且路基的排水工程和防護工程設計不完善, 未采取有針對性的技術措施, 通車一段時間后在土體自重和行車荷載的影響下, 以及外界雨水、雪水和地下水的侵蝕下, 路基出現不均勻沉降, 從而影響路面平整度。
(4) 由于對原地基勘探不祥的情況下就攤鋪瀝青砼,后期往往出現大面積的不均勻沉陷, 就不得不重新攤鋪瀝青砼加以修復。
(5) 橋梁涵洞兩端路基質量, 嚴重影響著路面整體平整度。橋梁、涵洞兩端的路基病害, 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也是最常見的公路病害之一。主要表現在:
1) 橋梁、涵洞的臺背填土, 由于壓實機械的作業面狹小而壓實不到位, 通車后, 引起路基的壓縮沉降。
2) 臺背填料與臺身的剛度差別大, 造成沉降不均勻。
3) 在橋梁、涵洞與路基結合處, 常會產生細小縮裂縫, 雨水滲入后, 使路基產生病害, 導致該處路基發生沉陷。
(6) 基層不平整對路面平整度的影響。在施工中, 基層做的不平, 無論怎樣使面層攤鋪平整, 但壓實后也因虛鋪厚度不同, 路面產生不平整; 由于路基平整度較差, 當瀝青混凝土攤鋪機作業時, 盡管瀝青混合料表面是攤平了,但因松鋪厚度差別較大, 壓實后仍出現路面平整度較差,這些說明基層不平整對路面平整度的有著嚴重的影響。
3 路基施工技術控制
3.1 路堤填筑前原地面的處理
路基的施工質量, 是整個路線工程的關鍵, 也是路基路面工程能否經受住時間、車輛運行荷載、雨季冬季的考驗。要做好路基工程, 必須扎扎實實地進行路基的填筑,尤其對原地面的處理和坡面基地的處理:
(1) 填筑路堤時應首先進行原地面處理。當路堤填筑高度不小于80Cm時, 應注意將路基范圍內的樹根, 草叢全部挖除。若基底的表層土系腐殖土, 則須用挖掘機或人工將基表層土清除換填, 厚度視具體情況而定, 一般以不小于30cm為宜, 并予以分層壓實。如發現草炭層、鼠洞、裂縫, 應更換符合條件土回填, 并按規定進行壓實。路堤通過耕地時, 路堤筑填施工前必須預先填平壓實。如其中有機質含量和其他雜質較多時, 碾壓時因彈性過大, 不易壓實, 應換填土。
(2) 坡面基底處理。當坡面較小(橫坡小于1∶5) 時,只需清除坡面上的表層, 其處理方法同上。但坡度較大(橫坡大于1∶5) 時, 應將坡面做成臺階, 讓填料充分嵌在地基里, 以防止路堤的滑移。臺階的尺寸, 依土質、地形和施工方法而不同, 一般寬底不宜小于1m, 而且臺階頂面應做成向堤內傾斜3% ~5%的坡度, 并分層夯實。當所有臺階填完之后, 可按一般填土進行。
3.2 路堤填料
路堤填料一般應采用砂礫及塑性指數和含水量符合規范的土, 不使用淤泥、沼澤土、凍土、有機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及含腐殖質的土。對于液限大于50, 塑性指數大于26的土, 一般不宜作為路基填土, 但是某些路段由于費用和當地土質的原因, 受工程作業現場條件限制, 不得不使用, 可作了如下處理:
(1) 控制最佳含水量, 保證土料在最佳含水量下達到最佳壓實度。由于當地土質含水量特別大, 通過翻曬來實現, 使其達到最佳含水量。
(2) 摻外加劑改良。對含水量大、塑性高的土或強度不足的其他材料如含有大量細粒砂的砂質土摻入石灰、水泥工業廢料或其它材料的穩定劑, 對土的性質進行改良,達到填土要求。
(3) 采用不同土質填筑路堤時, 采取以下措施: 層次應盡量減少, 每一結構層總厚度不小于0 .5 m, 不得混雜亂填, 以免形成水囊或滑動面; 透水性差的土填筑在下層時,其表面做成一定的橫坡, 以保證來自上層透水性填土的水分及時排出; 合理安排不同土質的層位, 采用不因潮濕及冰融而變更其體積的優良土填上層, 強度較小的應填在下層; 在不同土質填筑的路堤交接處應做成斜面, 并將透水性差的土填在斜面的下部。
3.3 填土路基壓實
路基施工時, 應嚴格按現行《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要求進行, 并應通過試驗路段來確定不同機具壓實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適宜的松鋪厚度和相應的碾壓遍數、最佳的機械配套和施工組織, 還要有一定素質的施工隊伍來實現。
3.4 特殊地基處理
軟土地基具有極大的破壞性, 雖然在對其認定上尚無完全一致的結論, 但從廣義上講, 只要外在荷載在土基上有可能出現有害的過大變形和強度不夠等問題時, 我們都應該視為軟基而認真對待, 并進行必要的處理。一般按處理的部位可分為地基處理和路提處理, 處理的方法為:
(1) 對于路基高度不高, 軟土層或淤泥層比較薄的地段, 可采用砂墊層、置換填土、反壓護道、拋石擠淤的方法處理, 以增強路基。
(2) 對于排水地基, 根據實地情況, 可采用砂墊層法、袋裝沙井法、砂樁、塑料板排水法及置換填土來處理。
(3) 對于軟土地基或濕陷性黃土地區比較復雜的地基情況, 采用墊隔土工布、碎石樁、加固土樁及強夯的辦法處理。
(4) 對于軟土路提的處理, 采用墊隔覆蓋土工布、增設土工格室、土工格柵等辦法。
3.5 橋頭、涵洞兩端及伸縮縫的防治措施
橋頭、涵洞兩端引起的跳車現象, 成為各個公路路線上一個主要克服和攻關項目, 要對其徹底進行治理:
(1) 嚴格控制橋面鋪裝層的標高和平整度。在初凝前清除浮石、浮漿和自由水, 表面應適當處理粗糙, 并且預制板或現澆橋面板與鋪裝混凝土齡期差應盡量縮短, 避免產生大的收縮應力, 造成翹曲和空鼓;基層施工采用攤鋪機鋪筑, 并采用鋼絲基準線的方法將標高控制在要求的范圍內, 為下一步瀝青攤鋪機采用浮動基準梁攤鋪創造條件。尤其對基層分兩層鋪筑的, 必須使上基層的平整度達到規范要求;基層攤鋪和拌和過程中, 發現有離析或不均勻的現象及時處理, 無法處理的應丟棄掉。在面層瀝青攤鋪前認真清掃基層表面, 確保表面整潔,沒有松散浮料, 如發現車轍和坑槽, 采用素混凝土修補平整;透層油宜采用機械灑布均勻, 有花白遺漏應人工補灑, 但不宜過量噴灑, 形成能被運料車和攤鋪機粘起的油皮, 噴灑過量應及時撒布細砂或石屑吸油, 并均勻掃開;為降低半剛性無機結合料基層的收縮裂縫,應在能保證強度的前提下, 優化配合比設計, 盡可能采用低的水泥用量, 加強養生。
(2) 橋頭設計過渡段, 即在一定長度范圍內鋪設過渡性路面或設置搭板, 可以使在柔性結構路段產生的較大沉降通過過渡段至橋涵結構物上, 車輛行駛就不至于產生跳車。
(3) 臺背填料的選擇, 在挖方地段的臺背回填部位,因場地特別窄小, 可選用當地的石渣、砂礫等優質填料;在高填方的拱涵及涵洞與側墻的相接部位, 盡量選用內摩差角大的填料進行填筑, 而且施工是應注意填料土壓的平衡, 不發生偏移, 以免造成工程事故。
(4) 強化施工質量管理, 提高橋涵兩端路提的施工質量, 完善施工工藝。應使用專用的小型壓實機械, 以適應橋涵端部而路提施工場地窄小、壓實區域形狀不規則而工期又緊迫的特點。
3.6 路面基層施工注意
(1) 嚴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底基層和基層施工, 對于一級公路, 必須堅持除與土基接觸的底基層可以采用路拌法施工以外, 其上面的各層均應采用集中場拌和攤鋪施工方法, 以確保標高、橫坡、強度、平整度達到設計要求。當采用攤鋪機進行基層施工時, 為了消除中間高兩側低的現象, 可適當調整攤鋪機兩側的橫向斜桿, 使熨平板呈中間低兩頭翹狀態。
(2) 加強基層養護, 在基層施工完成后, 采用不透水薄膜或濕砂進行養護, 也可以采用噴灑瀝青乳液保護。若無上述條件時, 可以用灑水進行養護, 并應嚴格控制行車。若出現車槽(坑槽) 松散, 應采用相同材料修補壓實, 也可用貧混凝土填平振實后, 上面攤一層油毛氈再進行路面施工。嚴禁用松散粒料填補。
(3) 嚴格控制基層平整,面層攤鋪前認真清掃基層表面, 確保基層表面整潔,沒有松散浮料和雜質。如有泥土還應用壓力水沖洗干凈。如基層表面局部透層瀝青或下封層脫落, 則應將脫落處基層表面清洗干凈后補灑透層瀝青或補做下封層。確保基層標高和基準線標高準確無誤。基層標高超過允許范圍時,高處必須鏟平, 低處可用下面層補平, 以確保面層平整度。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 通過以上路基和基層施工對路面平整度影響的粗淺分析, 可以看出路面平整度的質量控制應貫穿于整個道路施工的全過程, 只有在每個環節都強化質量控制和質量管理, 積極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 才能保證瀝青混凝土路面有較好的平整度和舒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