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3月0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施工技術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術 推薦本站最受歡迎雜志:《施工技術》創刊于1971年,是國家期刊獎提名獎期刊,中國建筑科學類核心期刊,中國建筑施工行業惟一的國家級核心期刊,由建設部主管,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聯合主辦。
摘要:公路路基的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公路的使用壽命和公路的施工質量,重視公路路基施工的技術投入,提高公路路基的施工技術,保證提高公路的施工質量。本文探討了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要點和施工質量控制技術。
關鍵詞:施工技術,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公路路基施工是公路建設的基本環節,路基施工技術的高低則直接影響路基的使用和安全隱患。路基施工控制技術在以往的施工中未被很好的利用是由于傳統的方法和習慣所致。因為施工控制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而存在培基不穩定的因素,因而要使路基穩定和使用安全就應重視施工控制技術在路基施工中的應用。
一、公路工程路基設計
1、 做好地質勘探調查。對路線經過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條件進行詳細探查,尤其要對特殊路基段提供詳細的設計資料,地表不良路段,設計可考慮換土或摻白灰、水泥及鋪設土工布等措施。
2、確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必須保證不因地面水、地下水、毛細水及凍脹作用的影響而降低其穩定性,按照路基設計規范要求,根據土基干濕類型及毛細水位高度,確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當路基填筑高度受限制而不能達到規范規定時,則應采取相應的處治措施,如換填砂礫、石渣等透水性材料設置隔離層或修筑地下滲透溝等以避免地面積水和地下水浸入路基,影響路基工作區內的土基強度與穩定性。土質挖方路基,須換填不少于60cm砂礫,石質挖方路基,須設置30cm 砂礫墊層,橫向排水不暢路段要加設盲溝。
3、完善路基綜合排水設計。縣級以上公路工程設計中,必須遵循因地制宜,整體規劃,綜合考慮的原則進行路基縱、橫向排水設計,避免造成路基兩側長期積水浸泡路基,使路基承載力下降面發生沉降變形。在村屯路段必須設置排水邊溝,平坡路段邊溝須設有縱坡,確保排水通暢。高填方路段采用集中排水措施,并與警示樁、防撞墻統籌考慮,要求在每20~40m 及主要變坡點處設置簡易或永久性泄水槽。挖方段根據上邊坡的匯水而積來設計截水溝,并考慮邊坡土質和邊坡,設置擋墻防止塌方,路基較低路段可以采取加設砂礫層及滲水盲溝,并加大、加深邊溝等排水措施。
二、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術要點及質量控制
1、路基施工的質量控制
(1)施工方法合理選擇。目前多采用機械化施工或綜合機械化施工法,采用配套機械,主機配以輔機相互協調,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綜合機械化作業的方法,能極大地減輕勞動強度,加快施工進度,提高工程質量和勞動生產率,降低工程造價,保證施工安全,因此,所采用的機械必須滿足路基施工的要求,特別是壓實設備合理配備,是保證路基強度的關鍵。
(2) 嚴格施工程序。必須認真按規定要求做好組織,物質,技術及現場四個方面的準備工作。小橋涵,擋土墻,盲溝等小型構造物通常是與路基施工同步進行,避免路基填筑后來開挖修建這些構造物,影響工程整體進度和質量控制,施工技術人員應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和監理工程師的指令,精心地開展工作,路基土石方施工工序,路堤基底處理,選擇填料,確定路堤(填)挖方式,路基壓實。
2、路基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1)施工中的控制。控制路基在施工過程中,應對測量放樣、基底處理、碾壓等工序重點控制。
a測量放樣。高等級公路施工中需要大量細致,繁雜的測量工作,公路中線、大型構造物、中小型構造物控制點的測設都必須準確無誤,構造物和路基施工中也需要進行大量的細部施工測量,測量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路基的施工質量。填筑之前控制。路基填筑之前的質量控制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對原地面的質量檢查,檢查是否已經清淤,清場,清淤是否徹底,有無軟土地基,是否已排水干燥,是否已經碾壓,壓產質量是否合格,是否平整等;第二是對下層路基的質量檢查,如下層路基是否已經驗收認可。
b 碾壓控制。碾壓是路基施工中極其重要的環節,是保證路基質量的關鍵,碾壓緊密的路基,強度高,變形小,穩定性好,控制碾壓質量包括選擇合適的壓路機噸位,型號,壓實遍數,壓實方法等,在填方壓實施工前,必須根據工程特點,填料種類,碾壓設備等確定相應的壓實遍數。
(2)路基填料控制。當路基土的力學性質及氣候,水文條件影響路基施工質量時,一般可采取下列方法對路基土進行處理。
a摻加石灰。該法適用于淤泥質土、含水量比較高的耕地土,當換土不經濟,工期要求要求緊,宜采用石灰穩定土來填筑路基。
b摻加顆粒。對高液限粘土或地下水位較高的路線,可彩和摻加砂礫,碎石,爐渣等粒料的措施處理。
(3)施工機械控制。選擇機械的重要依據,一般工程量大、工期緊時應采用大型機械,而工程量小時,則采用中小型施工機械。
a 拌和設備。拌和的均勻性對石灰的穩定土強度有很大影響,因此在施工中應采用粉碎,拌和效率高的機械來提高粉碎程度和均勻性。
b碾壓設備。填方壓實施工前,必須根據工程特點,填料種類,設計要求的壓實系數和施工條件等,合理地選擇壓實機械。
(4)人員控制。在工程質量管理“人、機、料、法”這四個因素中,人是決定因素,施工技術人員,專業管理人員,施工操作人員素質的好壞對工程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施工人員的技術力量和施工經驗滿足工程的技術要求,而且各專業技術,高級技工等人員必須保持相對穩定,以保證工程在其工作中的連續性和操作技能水平。
3、小橋涵洞及其他建筑物施工質量控制的要點
(1)填料。在下列范圍內一般應選擇滲水性土填筑:臺背順路線方向,上部距翼墻尾端不少于臺高加2m,下部距基礎內緣不少于2m,拱橋臺背不少于臺高的3~4 倍,涵洞兩側不少于孔徑的2 倍,擋土墻背回填部分,特別注意,不要將構造物基礎挖出來的劣質土混入填料中。
(2) 填筑。橋臺背后填土應與錐坡填土同時進行,涵洞,管道缺口填土,應在兩側對稱均勻同填,涵頂填土的松鋪厚度小于50~100cm時,不得通過重型車輛或施工機械,靠近構造物100cm范圍內不得有大型機械行駛或作業。
(3)排水。橋涵等結構物處填土,在施工中要竭力防止雨水流入,對已有積水應挖溝或用水泵將其排除,對于地下滲水,可設盲溝引出,當不得不用非滲水土填筑時,應設置橫向盲溝或用粘土等不透水材料封頂,擋土墻墻背也要做好反濾層,使水能順利地從匯水孔流出。
(4)壓實。應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狀態下分層填筑,分層壓實。每層松鋪厚度不宜超過20cm,密實度應達到設計要求,如設計無專門規定,則按路基壓實標準執行,用非滲水土填筑前,必須加強壓實措施,或對填土性能進行改善處理,以提高強度和減少雨水的滲入。
公路路基施工技術和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是公路建設過程中的關鍵環節, 質量低劣必然導致投資失敗。作為公路建設管理者,我們在抓住歷史機遇,快速發展地公路建設的同時,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規和政策, 嚴格按公路項目建設程序辦事, 科學地建立公路項目施工質量保證體系,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精心管理,確保國家公路建設的投資效益,為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當好先行,做出貢獻。我們雖然在路基施工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 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仍然需要不斷的努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好工程質量關。
參考文獻:
[1] 王林,曲直. 黃土拓寬路基足尺模型試驗施工技術研究[J]. 寶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 鞏 凡. 生態護坡中桉樹根系的固土效果試驗研究[J]. 寶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3] 王丙興. 基于ABAQUS的公路軟基沉降預測非概率可靠度研究[J]. 公路交通技術.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