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8月07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省級部署模式“1+N+X”與市級部署模式“1+x”的關系是,省模式中的“1”是指省平臺,全省只有一個;省模式中的“N”對應是市模式中的“1”,全省可有多個;省模式中的“X”與市模式中的“x”都是指行業子平臺,分別可有多個,但側重點不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3月4日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由此,“新基建”7大領域中的工業互聯網再一次成為了市場與媒體關注的焦點。
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中關于“通過分類施策、同步推進、動態調整,形成多層次、系統化的平臺發展體系”、“構建區域協同發展體系。強化對工業互聯網區域發展的統籌規劃,面向關鍵基礎設施、產業支撐能力等核心要素,形成中央地方聯動、區域互補的協同發展機制”的要求和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時將商業模式創新與技術創新相結合的理念,筆者對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在省、市部署提出構想如下。
省級部署模式
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按照“1+N+X”模式在省級進行部署。
1是指在省層面部署1個工業互聯網省級平臺。
平臺一方面匯聚各市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成的各類工業大數據,另一方面將有效整合省屬企業具有共性的生產工藝、設備運行、運營管理等數據資源,匯聚生產能力、軟件資源、知識模型等制造資源,為企業用戶提供包括設備健康維護、生產管理優化、制造資源租用等各類應用。
省級平臺將實現省內各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互聯互通,承擔資源匯聚共享,以此開展工業數據流轉、業務資源管理、產業運行監測、安全生產保障和環保節能監管等服務。
通過開放平臺功能與數據、提供開發環境與工具等方式,廣泛匯聚第三方應用開發者,形成省級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N是指在省內各地市分別部署N個(各地市一個)工業互聯網市級平臺,具體內容見“市級部署模式”。
X是指在省級平臺上部署X個(多個)工業互聯網行業子平臺。
按照工業3大門類、41個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在省內的分布情況和對國計民生的重要程度進行分析,確定需要優先覆蓋工業互聯網的工業行業。
通過強化復雜生產過程中設備聯網與數據采集能力,實現企業各層級數據資源的端到端集成。形成基于數據分析與反饋的工藝優化、流程優化、設備維護與事故風險預警能力,實現企業生產與運營管理的智能決策和深度優化。以此,來滿足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過程中的多種解決方案需求。
地市級部署模式
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按照“1+x”模式在地市級進行部署。
1是指在地市層面部署1個工業互聯網市級平臺。
平臺一方面向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市級生成的各類工業大數據。另一方面,將有效整合市內企業具有共性的生產工藝、設備運行、運營管理等數據資源,匯聚生產能力、軟件資源、知識模型等制造資源,為企業用戶提供包括設備健康維護、生產管理優化、制造資源租用等各類應用。
以此開展工業數據流轉、業務資源管理、產業運行監測、安全生產保障和環保節能監管等服務。
為更大范圍、更高效率、更加精準地優化生產和服務資源配置提供支撐服務。
x是指在市級平臺上部署x個(多個)工業互聯網行業子平臺。
按照工業3大門類、41個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在市內的分布情況和對國計民生的重要程度進行分析,確定優先需要覆蓋工業互聯網的工業行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推動低成本、模塊化工業互聯網設備和系統在中小企業中的部署,完善中小企業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生產管理和運營優化軟件應用。
通過強化復雜生產過程中設備聯網與數據采集能力,實現企業各層級數據資源的端到端集成。形成基于數據分析與反饋的工藝優化、流程優化、設備維護與事故風險預警能力,實現企業生產與運營管理的智能決策和深度優化。
以此,在滿足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過程中的多種解決方案需求的同時,推動低成本、模塊化工業互聯網設備和系統在中小企業中的部署應用,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網絡化基礎能力。
省市級部署模式的關系
省級部署模式“1+N+X”與市級部署模式“1+x”的關系是,省模式中的“1”是指省平臺,全省只有一個;省模式中的“N”對應是市模式中的“1”,全省可有多個;省模式中的“X”與市模式中的“x”都是指行業子平臺,分別可有多個,但側重點不同。省行業平臺“X”重點是涵蓋省屬企業和適合全省使用的共性行業,市行業平臺“x”則涵蓋市屬企業和適合全市使用的共性行業。
工業論文投稿刊物:《新型工業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一新概念,反映了我黨工業化理論的新發展。這是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出發,應對加入世貿組織和全球競爭而提出的適時方針。
為什么考慮兩種部署模式
一是符合國家“分類施策、多層次平臺發展體系,形成中央地方聯動、區域互補的協同發展機制”的要求。
二是符合企業分級管理的現行行政體制現狀。
三是因為工業666個行業類別占國民經濟行業類別的半壁江山達48.23%,加之工業企業眾多、流程管理復雜、設備及所采集數據浩如煙海、響應和控制時間嚴格,目前無法用一個平臺來提供技術支撐。
四是考慮到當前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實際能力,既沒有一個平臺都夠提供如此浩繁的網絡、計算、存儲能力,也沒有一個平臺能夠涵蓋工業的所有行業和應用。
因此,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采用多層次平臺進行部署符合當下政府、企業和行業發展的現實需要。
作者: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