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8月24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通過對南陽理工學院匯森實驗樓設計采用鋼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基礎的施工,介紹了長螺旋鉆孔壓灌混凝土后插鋼筋籠灌注樁的施工特點,成樁質量好、施工速度快、造價低、環保無污染,經濟效益顯著。
關鍵詞:長螺旋; 后插鋼筋籠; 灌注樁
Abstract: Through the Hui Sen laboratory building design using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bored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Nan 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pile good quality, fast construction speed, low cost, n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ignificant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Long Auger Bored cast-with-pressure concrete reinforcing cage pouring pile.
Key words: long spiral; reinforcing cage; bored pile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前言
近幾年在國內發展的長螺旋鉆孔泵壓混凝土后插筋灌注樁具有適用范圍廣、操作簡單、成樁質量好、施工速度快、成本造價低、環保無污染、經濟效益高等特點。南陽理工學院匯森實驗樓,因時間、場地狹窄、地質條件、地基土承載力不能滿足上部荷載要求等原因,設計采用長螺旋鉆孔壓灌混凝土后插鋼筋籠灌注樁替代泥漿護壁灌注樁基礎。施工后,檢測結果表明:六組試樁單樁承載力極限值均能達到原設計要求;通過低應變測試信號的分析,整體樁身質量完整性較好。本文介紹該施工技術在南陽理工學院匯森實驗樓工程中的應用。
1.工程概況
南陽理工學院擬建匯森實驗樓,該工程位于南陽市長江中路,南陽理工學院校園東南角。建筑面積,框剪結構,地上11層,底平面尺寸68.4×45.3m。
2.工程地質概況
勘探所揭露的地層按其時代成因,工程地質特征,自上而下分為八個工程地質層。各主要土層分布情況及其物理力學性能參數詳見表1.勘察期間實測場地內地下水水位埋深為9.5m左右,根據含水層的埋藏條件及地下水的水力特征,屬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潛水,主要含水巖性為④粗砂、⑤含卵礫砂及下部砂體,滲透性較好,主要受大氣降水和地下水側向徑流補給,排泄于地下徑流及人工開采。
3.地基處理方案
場地內原為人工池塘,現為干塘,深約2.0m,施工前進行清淤處理發現,采用開挖后用2:8灰土夯實回填至基礎埋深處。由于基礎埋深以下不能滿足地基承載力200kpa的要求,不能作為天然基礎持力層的設計要求,需采用地基加固處理。
4.設計要求
原設計方案:樁基采用泥漿護壁灌注樁,要求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2000kN。設計樁數為174根。按此方案施工需兩臺鉆機設備,施工工期最少需要90天,工程造價約200萬元。受時間和場地等因素的限制,全國農運會召開要使用相鄰的運動場館,相距農運會9月份召開時間只剩下180天,沒有時間和地點處理和運輸大量的泥漿,;而場地狹窄只能放下兩臺鉆機 。加之地質復雜,樁身較長,施工難度較大,樁身質量完整性難以控制,決定采用長螺旋鉆孔泵壓混凝土后插筋灌注樁施工方法施工。
5.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5.1樁位及樁頭標高的控制 樁位的誤差控制在20mm范圍以內;在場地內做高程控制樁,將標志刻畫在設備上,隨時對樁頭標高進行校對。
5.2原材料的要求 鋼筋籠制作上應注意主筋與加強筋點焊連接牢固,與環形箍筋綁扎牢固并間隔點焊;采用商品混凝土,確保混凝土的流動性,塌落度一般控制在180-220mm;
5.3防止壓灌樁串孔 長螺旋鉆孔泵壓混凝土后插筋灌注樁由于混凝土輸送壓力較大,鉆桿鉆進過程中葉片剪切作用對土體產生擾動,本場地3層土質較軟,局部呈流塑狀,樁間距又小,容易產生串孔現象。為了避免串孔現象,施工順序改為隔樁跳打法施工,或打完一個樁換打另一個承臺,待混凝土終凝后再回來打相鄰樁。
5.4斷樁和夾泥砂 為避免斷樁和夾層,嚴格控制提速,確保中心管內有1.5米以上的混凝土。
5.5樁身砼收縮 樁身回縮是普遍現象,一般通過混凝土配比和超灌予以解決,施工中保證充盈系數>1。樁頂至少超灌1.0m,并防止孔口土混入。
6.檢測結論
樁基礎施工完成后,該工程共進行6根單樁豎向靜載荷試驗全部樁身完整性檢測,試驗結果匯總見表2.
經試驗該工程六組試樁承載力極限值均能達到4000kN,最大沉降量9.89mm;按規范規定取單樁承載力極限值的一半為單樁承載力特征值,該工程單樁承載力特征值為2000kN,最大沉降量3.41mm,能夠滿足設計要求;
通過低應變測試信號的分析與整理,測試分析結果分類統計如下:該工程共進行175根樁身完整性檢測,Ⅰ類樁162根,占抽檢數量的92.5%;Ⅱ類樁13根,占抽檢數量的7.5%。
7.效益分析
該工程采用長螺旋鉆孔泵壓混凝土后插筋灌注樁施工方案施工,采用機械設備長螺旋鉆機一臺,施工工期10天,比原計劃提前80天;工程造價102萬元,為原設計方案造價的51%;機械設備及人工比原設計方案少投入40%;同時,免除了泥漿污染、泥漿處理、泥漿外運的工作,對環境污染影響減小到最小;同時混凝土是從鉆桿中心壓入孔中,混凝土具有密實、無斷樁、無縮頸等特點能提高樁身完整性;由于是連續壓灌超流態混凝土護壁成孔,對樁孔周圍的土有滲透、擠密作用,提高了樁周土的側摩阻力,使樁基具有較強的承載力、抗拔力、抗水平力,變形小,穩定性好。
參考文獻
[1] JGJ94-2008 建筑樁基礎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2] 龔曉南.地基處理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3] 河南華興地質工程有限公司.南陽理工學院匯森實驗樓巖土工程勘察報告.2011.4.證書等級:甲級.證書編號:163621-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