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8月25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提出了幾個高層民用建筑的防排煙系統在設計、施工和驗收交付使用中常見的問題,并分析了造成問題的原因,提出處理這些問題的方法及對策。
關鍵詞:防排煙系統;自然排煙;正壓送風;機械排煙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mmon problems of several high-rise civil building smoke control system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the acceptance use, analyzes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dealing with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smoke control system; natural ventilation;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中圖分類號:TU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1 高層防排煙系統可能出現的問題
1.1 機械防煙設施的設置問題
在機械防煙設施方面,設計和建造時容易出現送風道截面尺寸過小,送風口尺寸、正壓送風系統余壓值達不到規范要求的現象,這些現象會直接導致送風口實際送風量嚴重不足,開啟門洞處風速近似于零的情況,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相對復雜,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
1.1.1風機選型不當
按規范要求,防煙樓梯間及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量應由計算確定,當計算值和規范規定的值不一致時,應取兩者中較大值。有少數設計者因忽略這一點而直接按規范給定的值確定送風量,就有可能會導致所選用的風機風量偏小,不能滿足要求。
1.1.2送風道設計阻力打導致風壓損失
在實際工程驗收時,有時會發現發現送風口尺寸以及所選用的風機風量和風壓均能滿足設計規定,但送風口實測風速卻很小,或是離風機較近的風速很大,但稍遠一些的風口卻沒有風現象,這種情況顯然是難以滿足設計要求的。
其原因,一般都是由于送風豎井的施工達不到標準,漏風嚴重所導致的。出現這些問題的工程,有相當多的一部分送風道的尺寸偏小,磚、混凝土風道內壁粗糙未用水泥砂漿抹平整,導致送風口的風速、風量達不到規范要求。 所以說有時設計達到標準施工不一定達到標準這是工程當中常出現的問題。
1.1.3對于排煙口的要求
排煙口的尺寸應根據火災負荷、火焰溫度及燃燒速度等因素,滿足火災時排煙量的要求。采用自然排煙時,一般是設置足夠面積的可開啟外窗,《高規》對采用自然排煙部位的開窗面積均有明確規定,8.2.2.1條規定,防煙樓梯間、消防電梯前室可開窗面積不應小于2.00m²,合用前室不應小于3.00m²,需要自然排煙的房間和長度超過60M的內走廊,開窗面積均不應小于其相應地面面積的2%,在新“高規”中還增加了中庭自然排煙方式,規定凈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開啟天窗和高側窗的面積不應小于該中庭地面面積5%,且規定排煙窗應設便于開啟的裝置。
1.1.4未設置合用正壓送風系統的壓差調節裝置
按規范要求,機械加壓送風的防煙樓梯間和合用前室,宜分別獨立設置送風系統,當必須共用一個系統時,應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風管上設置壓差自動調節裝置。目前很多工程的合用正壓送風系統沒有設計壓差調節裝置,無法滿足樓梯間的余壓值高于前室的要求。
1.2 自然排煙設施不能達到排煙要求
按照《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的要求,對于建筑高度不超過50m的一類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不超過l00m的民宅,最好設置自然排煙系統。自然排煙是一種建造經濟、設置簡單、容易操作、維護也十分方便的排煙系統。但是,一些使用自然排煙系統的工程在設計、施工過程中不能按規范進行,導致了工程完工之后,所建設的自然排煙設施并不能達到要求或不根本具備排煙作用,具體的來說,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點:
1.2.1自然排煙窗的位置設置不當
從排煙的效果考方面慮,排煙窗應該設置在盡量靠近屋墻上部的位置。但是,現在在相當數量的工程中,可能是出于外墻美觀,甚至僅僅為了工程建設的方便,自然排煙窗并不是設置在墻上部的,而設置在了中部甚至下部,距頂板的距離較大,非常不利于自然排煙。
1.2.2自然排煙窗的開窗面積不符合規范
《高規》對采用自然排煙部位的開窗面積均有明確的規定,但由于部分設計人員未按規范要求進行認真計算,或將固定窗的面積計算在排煙窗面積之內,導致部分工程排煙窗面積達不到規范要求,直接影響排煙效果。
1.2.3排煙窗的安裝高度較高或者缺少便于開啟的裝置
按相關規范要求,排煙窗的開啟裝置應該以便利和快速為設計基準。但在一些建筑的設計中,排煙窗的設置高度較高、開啟困難,有的甚至變為固定窗完全無法打開,這一點相當不利于火災情況下使用者的自救。
2 防排煙風機的配電不符合規范要求
2.1 防煙分區無擋煙設施或設施不符合要求
現在有相當一部分工程,設置的機械排煙的部位沒有按規范要求在吊頂下設置擋煙垂壁,尤其是二次裝修時,有的甚至將原有的垂壁打掉。一些地下車庫雖然采用了建筑的梁充當擋煙設施,但是排煙口卻均在梁下安裝,這時梁就起不了擋煙垂壁的作用。
2.2 配電線路的敷設安裝不符合要求
按規定,排煙風機、正壓送風機的配電線路應采用耐火或阻燃電纜、導線在封閉式防火電纜橋架及封閉式防火金屬線槽內或穿焊接鋼管敷設,暗敷時應敷設在混凝土內且保護層厚度不小于30mm,明敷時金屬線槽、金屬管均應涂防火涂料保護。但檢查中發現有的施工班組因交底不到位,隨意地將防排煙風機配電線路穿PVC塑料管,或在吊頂內敷設時雖然穿金屬管但未涂刷防火涂料,并存在用普通電纜線取代耐火、阻燃電纜線現象,難以滿足線路的防火性能和應急用電的需求。
2.3風機的供配電達不到高層民用建筑負荷級別要求
防排煙風機屬于消防設備,其供電應為一、二級用電負荷。但實際工程中有的供電線路不是接自消防電源,而是引自普通配電箱,有的設計采用單回路配電線路,有的設計未設末端電源自動切換裝置,上述供配電均達不到一、二級用電負荷要求的專用雙電源回路且設末端自動切換裝置的規定。
3 解決上述問題的對策
3.1 從施工環節加強工程中監督檢查
施工過程是將工程設計轉化為成品的關鍵過程,因此,施工單位不僅要在建筑時嚴格按照規范施工,還要建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以便在施工過程中隨時。而對于防排煙系統來說,在建設前,其主要材料、構配件和設備在安裝之前要先進行現場驗收,以確定如防火閥和排煙閥這一類的設施符合相關的消防產品標準,而涉及隱蔽工程的,要在工程隱蔽前,經監理人員驗收及認可簽證后方得執行隱蔽。
3.2 從設計環節開始嚴格執行規范
設計是保證建筑質量的基礎,規范的設計才能杜絕或減少防排煙系統的先天隱患。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按國家規范要求對防排煙系統進行單獨設計、制圖,并冠以“消防防排煙”施工圖圖名。因為按照《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的規定,防排煙系統不宜與空調系統兼用,所以建議開發商不要片面追求節省資金,而要明確防排煙工程的消防工程屬性,提醒參建人員防排煙系統屬于消防工程施工圖范圍。
3.3 從功能劃分上,強調防排煙設施的重要性
所謂“消防防排煙系統”,就是一個包括排煙風機、送風風機、風管或風井、各種排煙防火閥門、風口以及聯動系統等設施,直接受消控中心控制的、具有獨特功能的、與生活通風和空調系統完全分開的系統。只有把它作為一個獨立的消防系統,與“自動報警系統”、“水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等平行分列在一起,才能促進人們在消防工程實踐中重視它、完善它,而不至于把它忽略。
4 結語
設計是保證建筑質量的基礎,規范的設計才能杜絕或減少防排煙系統的先天隱患。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按國家規范要求對防排煙系統進行單獨設計、制圖,并冠以“消防防排煙”施工圖圖名。因為按照《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的規定,防排煙系統不宜與空調系統兼用,所以建議開發商不要片面追求節省資金,而要明確防排煙工程的消防工程屬性,提醒參建人員防排煙系統屬于消防工程施工圖范圍。只有端正了對防排煙系統的態度,認識到其單獨的系統屬性和重要性,才能在施工過程中不斷的完善防排煙系統的設計,保證其設計以及安裝施工都符合國家建筑要求,保證每個建筑項目的防排煙系統設施配置齊全,功能完善,真正發揮其防火減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