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3月2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文章從提升人們對圖書館作用的認知、改善辦館條件、促進信息素養教育工作和提高隊伍整體素質等方面,分析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為高校圖書館建設帶來的發展契機;從文獻資源質量和人才隊伍建設兩個方面,分析了專業認證給圖書館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及解決措施;強調正確認識和理解專業認證是推動高校圖書館事業快速、穩定和健康發展的動力。
關鍵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高校圖書館,發展機遇,挑戰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積累,目前,中國工程教育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了由全球工程教育改革發展的參與者向貢獻者、引領者的成功轉變[1]。近年來,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下稱“專業認證”),日益成為高校工程專業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專業認證對高校圖書館發展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
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2017年11月修訂)》七大通用標準中[2],圖書館是需要考查的重要指標點。隨著專業認證的大力推進,高校圖書館也面臨著巨大契機和挑戰。以下拋磚引玉,淺談高校圖書館該如何抓住機遇,對照專業認證指標要求,揚長避短,合理轉變工作重心。
一、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為高校圖書館建設帶來發展的契機
(一)專業認證有助于提升人們對高校圖書館作用的認知
近年來,因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讀者能方便快捷自行獲取信息資源,傳統圖書館作用逐漸減弱,以致少數館員以為圖書館已被邊緣化,甚至最終會走向消亡。久之,其作為從業者,應具備的職業自信及崗位崇敬也隨之消失,對圖書館職業的忠誠度也逐漸下降。這其實是認識上的誤區。
傳統圖書館是現代圖書館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現代圖書館是傳統圖書館的重要的功能延伸,二者并行不悖,相依相存,盡管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同時點,二者的作用大小會波動起伏。讀者往往能通過高科技手段從現代圖書館迅速獲取海量資源,但其不知曉的是,諸多高科技手段的執行都離不開圖書館傳統的環環操作。專業認證很好地解決了這一認知障礙。
根據專業認證對圖書館的定位和要求,圖書館在學校的教學和科研中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與作用,它是教師從事教學科研及教師隊伍建設的基地,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第二課堂。這樣的明確規定,必然會充分激發館員的職業熱情,進而全身心投入圖書館建設與發展;同時,也必然會促使學校各級領導重新審視、認識圖書館功能,進而從人、財、物上給予大力支持和更多關注,自覺為圖書館發展營造順暢的外圍環境。
(二)改善辦館條件
專業認證以來,圖書館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圖書館硬件建設的成就有目共睹,館舍建設與購書經費更是驚人,許多圖書館已經成為城市和學校的象征及文明程度的標志。
1.專業文獻資源建設科學化。
專業認證需要考核的是被認證專業相關的圖書資源和電子資源,強調專業涉及的標準規范、專著、期刊等種類的全面性、完整性及近三年的持續增長和更新情況,對同種類的圖書資料希望冊數盡可能得多。這種建設目標是專家認證時,考察學生和老師能否恰當使用技術、資源、現代化工程工具,針對特定的復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分析、設計解決方案并完成目標任務的重要評價依據之一。因此,圖書館進行文獻資源采購時,更加注重認證專業相關文獻資源的系統性與先進性。
2.閱讀空間升級再造。
與投入導向(input-based)的傳統教育相比,專業認證強調的是產出導向(outcome-based)。導向性的徹底不同,使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更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它倡導學生自主安排學習和實踐活動達成學習的目標,形成自我評價、自我控制、自己調節、自我完善的能力[3]。
這種教學模式更突出課外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將以“教師、教室、教材”為中心的教學轉變為以“教室、實驗室、圖書館”為中心的教學,使圖書館將承擔更多的教室和研究室的功能,需要為滿足學生自主學習而盡可能的提供足夠的空間。吳建中在2017年的《再議圖書館發展的十個熱門話題》中,將“空間再造”排在第三[4],郎杰斌認為“空間體驗”是圖書館的核心價值之一[5]。近年來,許多圖書館都在進行閱讀空間再造,改造的理念在逐步升級、技術手段越來越高、共享性好,有專家提出了智慧空間的新概念。
他們將多位一體的多媒體技術、可視化技術、虛擬技術、交互式技術和感知技術融入空間升級再造工程;將可移動、可拼接、多類型的活動桌椅搬進學習空間,盡可能地為學生個人自主學習、研討提供安靜舒適的空間環境,為學術科研團隊進行項目成果孵化提供良好訓練基地。在空間改建過程中,甚至可以將公共空間,如:大廳、安全通道、電梯等改造成學生互動交流的文化走廊,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師生可隨時隨地進行交流討論與思維碰撞。
3.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學生和教師能否充分利用圖書館文獻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主要看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紙質、光盤等實體文獻資源的藏、借、閱、檢、流和詢等的方便化服務;二是館藏電子資源和紙質文獻的有機結合;三是館藏資源的方便獲取,尤其是館外網絡的獲取;四是館外資源的文獻共享與傳遞[6]。圖書館為了更好地讓所擁有的文獻資源被讀者利用,需要因勢利導,以專業認證為契機,趁學校經費大幅增加之勢,積極引進現代化技術設備,利用信息化、網絡化和數字化手段,便捷地向全校師生提供各項優質服務。
(三)促進信息素養教育工作
開展信息素養教學,提升學生信息獲取、加工、篩選和利用能力,是高校圖書館日常工作之一,但由于各種原因,長期在課程安排、授課內容上存在不穩定性和規范性。在專業認證過程中,學校的自評報告和認證專家現場考查都十分關注學生和教師隊伍的知識、技能和素養,引起學校高度重視,從師資力量、教學模式、授課內容等方面為圖書館創造了有利條件;圖書館以信息素養教研室為平臺,探索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的多樣化、規范化和制度化,采用線下和線上兩種教學方式,通過讀者培訓、學術講壇、文獻檢索課教學等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另外,圖書館還需要引進或培養一批有專業背景的學科館員,從事文獻傳遞、查收查引、科技查新、參考咨詢等信息服務工作,提升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水平。
(四)提高隊伍整體素質
專業認證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要求很高。專業圖書、管理規則、借還書流程等熟悉程度、圖書擺放的規范程度,圖書館為學生開辦的講座情況等都是專家現場走訪的考察點。在專業認證過程中,每一個圖書館工作人員不僅要做好自己原有的日常工作,而且由于館內布局調整、各項業務工作需要,隨時有可能抽調到其它部門,通過分工合作、互相學習、共同攻關在不同程度地增強圖書館整體隊伍的凝聚力和相互之間認同感。因此,專業認證的過程,也是圖書館鍛煉隊伍、提高隊伍整體素質,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過程。
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為高校圖書館發展帶來的挑戰
(一)對文獻資源建設質量的影響
專業認證考核的是被認證專業相關的文獻資源,希望同種類的圖書資料冊數也盡可能得多,圖書館為了使認證專業達到考核標準的要求,在認證結束前必然從人力、物力、財力上進行大幅傾斜,從而影響到其它專業文獻資源建設上的投入,造成圖書館整體文獻資源建設發展的不平衡。
同時,認證專業得到大量資金,需要短期完成文獻采購任務,由于當年被認證專業出版的文獻資源總量有限;新加入館員對相關業務工作不熟悉,所需采購的文獻資源因調研工作不充分等各種原因,只能保證被認證專業文獻資源的數量,而不能保障它的質量,這對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體系產生負面影響,給未來圖書館文獻資源的管理和利用都埋下隱患。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有其內在的規律和原則,在對被認證專業的文獻進行補充時,要充分重視其他各學科、各專業文獻資源的采購比例,不能因專業認證導致館藏結構不合理,各類型文獻比例失衡。
(二)對館員隊伍素質的影響
為保證教學中心地位,專業認證考核指標體系讓學校政策向教學人員大力傾斜。近年來,隨著高校內部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大力向教師傾斜的人事、分配政策的具體實施,作為教學輔助單位的高校圖書館在人員工資、晉遷、深造等待遇和機會愈來愈差。使不少人員進行職業轉移,轉崗到學校其他部門,而這類人往往是圖書館隊伍中學歷、素質較高、能力較強的人群。
特別是進行專業認證的高校,大規模的增加專業圖書、期刊和數字資源,使圖書的采購、加工等不得不演變成突擊性任務,讓圖書館人員無法抽出太多的時間,從事業務學習、研究和思考,以提升自身素質。人才隊伍建設問題成為未來制約高校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的主題和難題。
文獻資源利用效果的好壞、信息化管理水平高低等關鍵在于圖書館人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的發揮。圖書館應未雨綢繆,探索創新管理思路,深化用人機制,優化崗位設置,提高工作效率,分層次、分方向地優先培養、鍛煉出一批專業領頭人和青年骨干人才隊伍,引領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
三、正確認識和理解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一)專業認證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高校圖書館對專業認證需要有正確的認識和全面的理解,把握這一大好機遇,高瞻遠矚、長遠規劃、整體部署、科學組織、提高效率,用認證標準來促進圖書館的建設、變革和創新,在落實專業認證指標內涵的同時,促進圖書館各項工作全面的、健康的發展,達到長遠的預期目標。而不是將專業認證演變成圖書館短時期內的一種急功近利的突擊行為,給圖書館今后的建設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
(二)圖書館建設是一種長期的、自覺的行為
專業認證結論分為三種:1.通過認證,有效期6年;2.通過認證,有效期3年;3.不通過認證。通過專業認證對圖書館來說,只是對它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高低的一個暫時肯定,而圖書館建設應遵循它本身發展的客觀規律,看到它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連續的過程。需要遵守文獻資源建設的原則,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用制度化規范管理和服務,才能最終推動高校圖書館事業快速、穩定和健康的發展。
四、結束語
專業認證是對圖書館工作全方位的檢驗,對圖書館功能和作用的重新定位、文獻資源科學化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提升人才隊伍素質等都產生深遠的影響,正確認識和理解認證,將成為圖書館未來快速良性發展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我國近千專業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陣”[EB/OL].[2018-06-12].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806/t20180612_339209.html.
[2]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2017年11月修訂)[S].[2018-06-20].http://www.ceeaa.org.cn/main!newsList4Top.w?menuID=01010702.
[3]李志義.對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十年的回顧與反思之一:我們應該堅持和強化什么[J].中國大學教學,2016(11):10-16.
[4]吳建中.再議圖書館發展的十個熱門話題[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7(04):4-17.
[5]郎杰斌.空間體驗——圖書館的核心價值之一[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02):42-48.
[6]徐樾.工程教育專業論證與圖書館建設研究[J].才智,2017(08):126.
圖書館員評職投稿刊物:中國圖書館學報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管、中國圖書館學會和中國國家圖書館主辦的國家級圖書情報學專業期刊!吨袊鴪D書館學報》創刊于1957年。50多年來,緊跟時代步伐,適應時代要求,肩負讀者重托,為繁榮中國圖書情報學研究,為推動圖書情報事業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