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3月0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張陽
摘 要:隨著我國橋梁建設的迅猛發展和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大力推廣,我國的橋梁工程質量控制水平將會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監理單位作為橋梁質量監管的重要部門,要對橋梁施工的全過程進行跟蹤、監督,促使施工方確保工程質量。本文從監理角度出發,提出了從原材料、施工過程及工程檢測等多方面加強對橋梁施工監理的措施。
關鍵詞:原材料 過程控制 混凝土 質量控制
質量監管,是橋梁工程質量“企業自檢、社會監理、政府監督”管理模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監理工作的核心,只有在監理工作中保持科學認真嚴謹的態度,才能促使施工方確保工程質量,從而為打造精品工程及工程后安全運行奠定基礎。
一、嚴把施工材料進場關,做好原材料現場驗收 嚴把材料質量關,采用信譽好、質量好廠家的產品。監理人員不但要檢查產品的出廠合格證,質量檢測報告,還要對鋼筋、水泥、河沙、碎石等原材料和構件、成品、半成品等進行檢驗。均由項目部試驗室自檢合格后與監理單位現場取材后平行抽檢報送有關檢測中心試驗室報驗。其強度、剛度、嚴密性及螺旋壓接縫咬合牢度等各項指標均達到質量標準方可使用。
二、抓好過程控制,確保工程質量
(一)施工階段的控制測量監理
施工單位所交的施工控制測量資料要經過測量監理工程師審查,審查的內容包括:測量方案的實施,精度分析,測量精度等。控制測量資料審查后,工程測量監理人員還要到施工地區進行檢測;審查邊角后方交會測量控制點;各工程項目部對本地區的施工測量控制點要經常檢查和復測,不允許由于測量控制點的問題,而造成工程質量事故;根據檢測和復算的測量成果,測量監理工程師要填寫“施工控制測量檢測表”,并要簽名認可。
(二)基礎施工監理
橋梁構造物基礎在開挖之前,首先要了解施工期間的天氣情況,要保證施工前后天氣持續晴朗。開挖后,基坑四周設置排水溝、集水井,以便下雨后或有地下水滲出時可及時排出。當基底開挖至設計標高以上20-30cm時,監理工程師要進行觸探試驗,檢查橋位置的水文地質狀況是否與設計單位所提供的依據相符,以及地基承載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如碰到古井、淤泥等不良地質狀況,則采取換填碎石、片石或擊打松木樁處理。在觸探試驗及地基處理的過程中,監理工程師必須會同項目管理部人員一起旁站,保證徹底處理基底,以防止因基底處理不好,而造成的橋臺建成后的不均勻沉降。基底處理之后,要及時立模,澆筑基礎混凝土墊層。
(二)橋臺、橋墩施工監理
對橋臺、橋墩的施工而言,應做到: 一要仔細精確的做好測量工作。橋墩、臺施工完成后,橋梁的平面位置就完全確定下來了。因此,必須做到放線定位工作準確無誤,保證定位測量工作按設計要求精確進行,不能出現絲毫的偏差。二要著重注意外觀的平滑美觀。不能出現由于振搗不均或其它施工手段的缺陷而引起的外觀質量欠缺。此外,作為監理工程師除注重以上兩個方面外,還應注意結構物各部位的外形尺寸與設計圖紙的一致性。
(三)梁體吊裝與安裝的監理
預應力梁成型后,監理不但要檢查梁體幾何尺寸、外觀,而且還要注意檢查梁體是否有裂縫、蜂窩、麻面、氣孔、空洞、漏漿等現象;檢查梁體起拱值大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混凝土顏色是否一致;梁體安裝前后要逐梁檢查支座位置、平整情況,支座與梁體、蓋梁接觸情況等。橋梁安裝梁體存放時間不能超過3個月,要與預制進度密切配合,以防止梁體起拱值超標。梁體安裝就位后,要及時完成濕接頭施工和梁體橫向連接,橋面鋪裝前要逐梁測量高程,確保橋面鋪裝層厚度達到設計要求。
(四)混凝土的質量控制
1.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要在混凝土使用中,避免不同廠家原材料混用,混凝土拌和用水應符合規范要求,不能造成鋼筋銹蝕,不能影響水泥正常凝結、硬化。在各項指標滿足要求的前提下,盡量使用同一料源粗細集料,保證均勻性。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要嚴格按照設計和規范要求操作,并根據施工條件、施工工藝、材料、混凝土質量波動的變化情況,及時進行配合比調整、報批。
2.提高混凝土拌和質量
混凝土應采取集中拌和,為確保混凝土的均勻性,增加其可泵性。監理人員要加強混凝土最短攪拌時間、拌和物均勻性檢查和控制。同時要加強混凝土拌和設備的檢修,確保計量準確,工作性能穩定。另外,對混凝土質量檢測頻率的監理也很重要。
3.澆筑時的振搗控制
在混凝土澆筑時,要重點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與和易性,澆筑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分層厚度下料及振搗,以保證下料不離析。澆注結束時,為了防止墩頂混凝土砂漿厚度過厚而造成龜縮裂縫,要注意清除墩頂混凝土的浮漿。
4.混凝土的養生
養生及時并包裹嚴密,過程中不斷補充灑水防止混凝土產生裂縫。養生時間不得低于14天。
如果監理工程師認為混凝土整體性檢驗不滿意,或在施工中遇到的任何異常情況,說明樁的質量可能低于要求標準時,監理工程師可要求對樁頂部分或樁全長鉆取芯樣,以檢驗樁的混凝土灌注質量。鉆芯檢驗應在監理工程師指導下進行。
(五)隱蔽工程質量控制
隱蔽工程的質量好壞,對整個工程質量影響極大,監理人員要嚴格控制隱蔽工程的檢查:
1.基礎開挖與檢驗
嚴格按照施工程序和監理程序進行,基坑開挖要抓好基底的清理和排水工作,其重點除幾何尺寸外,關鍵是基底承載力的檢驗,其內容為:尺寸大小、基底標高、地基穩定性、土質均勻性及承載力,施工日記及有關試驗資料。
2.鉆孔和終孔驗收
鉆孔深達5m左右,應檢查鉆桿垂直度;穿過軟弱土層時,鉆進速度不宜過快,防止縮勁或塌孔;在終孔孔深檢查時,首先把鉆機鋼絲繩放松,讓鉆桿放到底,然后測量方桿殘尺值,最后計算入孔鉆桿總長度,進行驗收并記錄孔底標高;終孔清孔換漿,泥漿質量應符合質量標準,沉渣厚度則視澆灌砼前第二次清孔的工藝而定。檢查終孔時泥漿指標,包括泥漿比重、粘度、含砂率。以監理同意提升鉆桿和鉆機移位時為實際終孔時間,隨即記錄填表。
(六)橋梁伸縮縫施工質量控制
橋梁伸縮縫質量對于橋梁整體結構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在橋梁伸縮縫施工過程中,為保證橋梁伸縮縫的質量,監理人員必須加強監管力度。
1.材料選擇
選擇伸縮縫裝置,首先要考慮剛度和質量之外,其次,要滿足以下條件:上部結構梁與梁之間和梁與臺之間的位移;防止雨水和垃圾滲入;保證車輛行駛平穩、舒暢;抵抗機械磨損和碰撞,經久耐用。
2.加強伸縮縫施工過程控制
在橋梁施工中,做到安裝準確,焊接牢固,并注意與伸縮縫安裝有關的預埋、預留;安裝最好選擇在低溫時進行;安裝前要徹底清理橋端縫隙中的雜物,要有足夠的槽口清理尺寸,并保持清潔。焊接長度應滿足規范要求,注意焊接順序;加強混凝土施工管理,防止收縮裂縫。
三、加強橋梁工程質量檢測
檢測資料是竣工驗收資料的重要組成之一。所有市政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進行檢驗、檢測,尤其是成橋后的動靜荷載檢測尤為重要。市政橋梁工程質量的檢測檢驗由建設單位委托給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檢驗過程中監理單位應加強對見證取樣的管理、監督,加強對檢測機構檢測行為的監管,以確保檢測結果的客觀真實性。
四、結束語
在橋梁工程建設監理過程中,建設監理工作中所涉及的信息量是很大的,只有使監理工作流程程序化、監理記錄標準化、監理報告系統化,才能對監理工作實現高效、快速的信息管理。
參考文獻:
1. 熊家藺、樂云《大型公路橋梁施工監理探討》,《建筑施工》,2007年第8期。
2. 崔平、崔寧、閻晉華:《 鋼筋混凝土橋梁工程施工監理要點》,《山西交通科技》,2005年第A01期。
3. 孫紅偉:《橋梁施工監理問題探討》,《科技創新導報》,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