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9月30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金融市場是資金融通市場,是指資金供應者和資金需求者雙方通過信用工具進行交易而融通資金的市場,廣而言之,是實現貨幣借貸和資金融通、辦理各種票據和有價證券交易活動的市場。
【摘要】隨著金融創新業務的不斷推進,金融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培養金融市場需要的應用型金融人才,是職業教育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本文針對金融行業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從金融行業對高職教育人才的培養要求入手,提出了高職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路。
【關鍵詞】高職教育 金融 人才培養
目前金融證券行業發展呈現新趨勢,中國中產階段不斷壯大導致的理財需求的增加,金融品種創新、金融營銷手段創新、金融服務創新是金融行業新特點,金融改革與金融創新不斷深化,金融行業混業經營的是主要趨勢。整個行業由價格競爭、營銷競爭轉向服務競爭創新,新趨勢對應用型金融人才在質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職金融專業主要面向金融行業一線崗位,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需要把握行業發展特點與發展趨勢,培養的人才才能“適銷對路”。
一、充分的行業調研,明確與細化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1、深度分析行業與企業,精準定位專業培養目標
專業要建立由專業教師、校外專家與行業企業專家組成專業指導委員會,通過座談會,與行業專業人士進行深度訪談、專業論證會等形式,形成專業調研報告,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更精準定位,形成專業培養目標。根據金融市場出現的新變化、新趨勢,對課程結構與課時安排進行優化,更加凸顯了專業特色,更好適應行業企業發展的需要,使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企業人才需求吻合。
2、解構職業崗位,分析崗位工作任務,明確應用型金融人才培養方向
金融專業可以通過兩個途徑分析金融行業職業崗位:一是通過畢業生調查。對畢業生進行持續跟蹤調查,與畢業生舉辦座談會,分析畢業生在金融行業主要的職業崗位,明確職業崗位標準;二是通過教師企業掛職鍛煉。高職專業教師要求實務能力強,對行業企業精準把握,需要教師經常到企業掛職鍛煉,金融專業可以把教師企業掛職鍛煉與行業調研結合起來,調查金融機構公司的職業崗位及崗位工作任務,通過分析每個職業崗位的能力要求,確定專業的職業崗位群,明確專業人才培養方向,根據金融專業人才需求可以確定的方向有:證券期貨方向、銀行方向、投資理財方向、保險方向等。
二、遵循“工學結合”的理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1、創建校內實踐平臺,使真實業務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
為實現專業方向人才培養目標,專業可以推行就業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金融專業的特點,我們可以實行“課證結合”、“課賽結合”、“工學結合”,結合相關金融企業職業崗位群工作任務對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強化學生職業道德、職業能力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同時在強化實踐教學,建立金融實訓室的基礎上,可以與企業合作,創建校內實踐平臺,把企業真實的業務引入實踐平臺,緊緊依靠校內實訓平臺與校外實訓基地,進行真實的經營性實訓,使外延式發展與內涵式發展相結合,體現金融專業特色。
2、根據金融行業持證上崗的要求,建立“課證融合、課賽結合”的教學體系
充分利用金融行業標準化、證書化從業的要求,建立“課證結合”課程體系與教學體系。專業在合理定位人才培養方向的同時,根據行業發展要求,把證券從業資格證書考試、期貨從業資格證書考試、助理理財規劃師考試等資格認證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將資格證考試內容與課程教學相結合,形成“課證一體化”的課程體系。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提出資格證書考試與專業技能培養的雙重要求,把課堂理論知識教學與課后專業技能培養相結合。金融是虛擬經濟,技能培養有其獨特性,競賽是一種金融專業非常好的培養學生技能的手段,專業可以實行“課賽結合”,舉辦如股票模擬投資大賽、期貨模擬投資大賽、理財方案設計大賽等,培養學生技能,完成上崗證與技能培養雙重目標。
3、引入企業資源,建立了“訂單班”人才培養模式
為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努力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新機制,充分發揮校企雙方的資源優勢,著力培養適應企業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金融專業通過與企業合作,建立訂單班人才培養模式,就專業調研、產學合作、人才培養及師資隊伍建設進行廣泛的合作,充分利用了行業企業資源,為專業學生提供來自行業企業優質的培訓,提升學生技能。
三、建立一支具有雙師素質的專業教師隊伍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社會輸送實用型人才的重任,這就決定了它對教師隊伍建設有著特殊的要求。它要求高職教師不僅要有較高的師德水準和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還必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熟練的系統操作技能,從專業這個層面,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我們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建立一支充分滿足教學的高水平教師隊伍:一是優化結構,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根據教師專業發展階段性關注點的變化,制定培訓內容,堅持在職培訓為主,脫產培訓為輔的原則,加大培訓力度;建立教師頂崗實踐機制,一方面要鼓勵教師多深入金融企業調查研究,采用崗位培訓、掛職頂崗等方式,定期派專職教師到金融機構第一線了解行業與崗位。另一方面,通過“項目開發”等活動,促進理論教師得到實踐鍛煉,使教師由單一教學型向教學、科研、生產實踐一體化的“一專多能”型人才轉變。二是加快兼職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機制,積極從企業引進一些專業基礎扎實,有豐富實踐經驗或操作技能,而且熟習本金融行業、具備教師基本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來校擔任兼職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專業可以針對這些行業企業兼職人員,開設講座類課程或實訓課程,并在教學時間上靈活機動,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兼職教師作用。否則時間上的沖突與內容的不適合,許多兼職教師將無法承擔相關教學任務。
四、建立豐富專業教學資源
1、完成專業核心課程建設任務,實現課程資源優質化、網絡化
金融專業人才培養僅靠課堂教學是無法完成的,需要建立優質的課程資源,引導學生自學,課程資源建設的標準要按行業企業人才需求標準解構重構課程內容,在調查研究基礎上,分析職業崗位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環境、情境、場景,確定課程資源建設任務,解構與重構課程資源,資源在數量和類型充分滿足教學需要;課程要實施操作性強,實訓項目設計合理;課程資源做到最小化,即一個概念一個資源,一個(組)案例一個資源,便于靈活組合,及時更新;現在網絡十分發達,完成建設的所有課程資源課程可以在網絡上發布,所有資源實現了網絡共享,供學生學習。
2、根據行業與專業特點,編寫了適應職業教育特色教材
教材是教學載體,一本合適的教材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專業學生專業技能至關重要,金融專業相對而言,專業群體數量不大,教材開發較少,特別是適合高職高專的具有可操作性,訓練性較強的教材教材相當缺乏,針對這種現狀,可以組織專業教師,充分利用企業資源,邀請企業專業人士參與,組織編寫核心課程教材,編寫模式可采用任務驅動,根據學生就業崗位與工作任務要求,對整個教學內容序化,對各知識點進行梳理與重構,結合專業教學與人才培養目標,分模塊進行整體結構設計,教材編寫盡理做到了內容豐富,業務流程清晰,技能訓練設計合理可操作,體現“學中做、做中學”特點,有效實現目標具體化、實訓流程化、內容序列化、學習任務化,體現學生所練的是企業所用的、教師所教的是崗位所需的、企業所要的是我們所培養的,教材中每個項目的完成至少有一家企業業務骨干全程參與和全力投入,充分利用企業資源,保證項目設計的合理性、內容的有用性、實訓的針對性。
小編推薦優秀教育期刊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由河北經貿大學主管主辦,1980年創刊以來,本著昌明科學、創新知識、培養人才、造就學人之宗旨,始終堅持“雙百”方針和正確的辦刊方向,現已成長為我國經濟學界具有重要影響的學術期刊。國際刊號ISSN:1007-2101;國內刊號CN:13-1207/F,郵發代號:1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