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8月17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人會得流行性感冒,動物也是會得流行性感冒的。不同的是,動物的流感比人的流感傳染速度更快,更難治愈。本文是在天津職稱評審時小編偶然發現的優秀范文,以豬流感為例,講到了防治豬流感的方法。
摘要:本文對豬流行性感冒的病原、病學、癥狀、病變、診斷等方面進行了簡單介紹,同時對其防治也做了簡單的說明。
關鍵詞:天津職稱評審,豬流感,流行性,防治
豬流行感冒(簡稱豬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以傳播迅速、發熱和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癥狀為特征。
1 病原
流感病毒,分為甲(A)、乙(B)、丙(C)三型。豬流感病毒屬于正粘病毒科,甲性流感病毒。豬流感病毒已發現至少有5個亞型,即H1N1、H3N2、H1N2、H3N1和H1N7,各亞型之間有不同程度的血清學交叉反應。只有H1N1和H3N2能引起豬廣泛發病。流感病毒對干燥和低溫的抵抗力強,在空氣中存活30min,在干燥塵埃中存活2周。在-70℃穩定,凍干可保存數年。60℃經20min可使病毒滅活。一般消毒劑對病毒均有殺火作用,對碘蒸汽和碘溶液特別敏感。
2 流行病學
甲性流感病毒可自然感染豬、馬、禽類和人,貂、海豹、鯨等動物也可感染。常突然發生,傳播迅速,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病畜是主要的傳染源,康復動物和隱性感染者在一定時間內也可帶毒和排毒。該病在動物中以空氣飛沫傳播為主,病毒主要在呼吸道粘膜細胞內增殖,當病畜噴嚏、咳嗽時隨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易感染動物吸入后即可感染。該病還多發生于火氣驟變的晚秋、早春以及寒冷的冬季、陰雨潮濕、寒冷、漏風、運輸、擁擠、營養不良和內外寄生蟲侵襲均可促使病的發生和流行。
3 癥狀
潛伏期短,幾小時到數天。突然發病,常波及全群幾乎同時感染。病豬體溫突然升高到40.3℃~41.5℃,有時可高達42℃。食欲減退,甚至廢絕,精神極度萎頓。肌肉和關節疼痛,常臥地不起或鉆臥墊草中,捕捉時則發出慘叫聲。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伴有陣發性痙攣性咳嗽。眼和鼻流出粘性分泌物,有時鼻分泌物帶有血色。糞便干硬,如無并發癥,多數豬可于6d~7d后康復。如有激發性感染,則可使病情加重造成大批死亡,原因是南大葉性出血性肺炎或腸炎導致。也有的轉變為慢性,持續性咳嗽、消瘦、長期不愈,可拖延一個月以上,而最終死亡。
4 病變
病變主要在呼吸器官。鼻、喉、氣管和支氣管粘膜出血,表面有大量泡沫狀粘液,有時參雜有血液。肺的病變部呈紫紅色如鮮牛肉狀。病區肺彭脹不全、塌陷,其周圍肺組織則呈氣腫和蒼白色,界限分明,病變部通常限于尖葉、心葉、中間葉,常為兩側性呈不規則的對稱,如為單側性,則以右側為常見。頸淋巴結和縱膈淋巴結腫大、出血、水腫。脾常輕度腫大,胃腸呈卡他性炎癥。
5 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癥狀和病理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但在流行初期和呈散發性發生時,需與類似癥狀的疾病作鑒別診斷,如與豬肺疫、急性豬氣喘病等區別。還可以借助實驗室進行診斷。在動物發熱初期采取新鮮鼻液,立即接種于孵化9d~11d的雞胚尿囊腔或羊膜腔,或雞胚細胞培養物上分離病毒。培養5d后,取羊水或細胞培養液作血凝實驗,陽性則說明有病毒繁殖,再以此材料作補體結合實驗(鑒定病毒型)和血凝抑制實驗(鑒定病毒亞型)。
6 綜合防治
6.1 對證治療
治療本病尚無特效藥物。一般對癥治療和控制繼發感染,近幾年也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以減輕癥狀,解熱鎮痛可肌肉注射30%的安乃近,或柴胡注射液;病原療法用鹽酸嗎啉胍片。必要時用常規量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控制細菌繼發性感染,還可以用中醫療法治療豬流感,處方:金銀花、連翹、黃芩、柴胡、陳皮、牛蒡、甘草各10g~16g,水煎服;或銀翹解毒丸2粒,沖服。
6.2 隔離消毒
一旦發現本病流行,應立即隔離和治療病畜,并對污染場地和用具以及圈舍內外用20%石灰乳或2%~5%漂白粉清毒
6.3 加強飼養管理
保持圈舍清潔、干燥,加強營養,給足飲水,增強豬的抵抗力,高溫季節要防暑降溫,寒冷季節要防寒、保暖。還應有足夠的運動場所,加強運動提高免疫力。
6.4 嚴把檢疫關
嚴格做好產地檢疫,把好屠宰檢驗關,生豬應憑產地檢疫征明入屠宰場。杜絕病豬進入流通市場,對病死豬要進行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