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7月01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我們都知道,栽培農作物往往需要大量的水和肥料,如果不經常補充水分和肥料,玉米是不會活得太長久的,當然這些都會花掉農民一大筆資金。本文是節選自優秀農業報刊里的一篇關于玉米節水省肥的方法。
摘要 從選擇良種、種子處理、播種、灌溉和病蟲害防治方面總結了山東地區玉米高效節水省肥的生產技術,對獲得玉米的的豐產豐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玉米,栽培技術,高效,節水,省肥
玉米節水、省肥栽培技術與常規的配套技術組裝,具有實用性、可操作性強的特點,能夠提高玉米產量,適于年降水量在500~800 mm,產量在6 000~9 000 kg/hm2之間,以提取地下水井灌、地表水灌溉為主要灌溉方式的地區。在水資源缺乏、種植面積大的山東內陸地區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選用良種
兼顧作物的抗旱性、豐產性和優質性,選用肥水利用效率高、生產潛力大、適宜耐密的品種,如選用鄭單958、浚單20、農大108、先玉335等。
2播種
2.1適期播種
麥田套種玉米一般以麥收前10 d套種比較適宜。套種過早,小麥、玉米共生期較長,不利于創高產;套種過晚,對玉米產量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夏直播玉米,要力爭早播,晚播會造成減產。
2.2提高播種質量
2.2.1選用大粒的種子。粒大飽滿的種子,有利于培植壯苗,增強玉米的抗病能力,實現豐產。
2.2.2曬種。曬過的玉米種子,播種后吸水快,發芽早,出苗整齊,出苗率高,幼苗粗壯。
2.2.3浸種和拌種。清水浸種主要是供給水分,促進發芽。播種前選擇種衣劑包衣。用20%呋多伍50 mL包種子2.5~3.5 kg。既可防病蟲又省時、省力,或采用殺蟲劑、殺菌劑混合拌種,如用50%辛硫磷100 mL對水適量,拌玉米種100 kg,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蟲。
2.2.4足墑勻墑播種。播種期土壤相對持水量必須達到70%左右,若墑情不足,要提前造墑或播后澆水引苗[1]。
2.2.5開溝條播或點播,種衣劑拌種。條播和點播不僅可使播種深度一致,而且可以保證密度,播種深度要掌握在3~5 cm。根據當時當地病蟲害發生情況,選用適宜的種衣劑拌種,尤其粗縮病發生嚴重的地塊,應選用內吸性較好的殺蟲種衣劑拌種,做到普遍拌種[2]。
3及時定苗
堅持“3葉間、5葉定”的原則,即出苗后2~3片葉時開始間苗,除去病、弱、雜苗;幼苗4~5片葉時即可定苗,留苗1株/穴,保留生長整齊一致的壯苗。若出現缺苗,可在相鄰穴定2株苗。若缺苗不嚴重無須補種。減少水肥無效損耗。高產玉米要做到3葉清苗,5葉定苗,定苗時要做到“四去四留”,即去黃白苗、雜苗、弱苗、園莖苗;留齊、勻、壯、扁莖苗。當前生產上的玉米耐密型品種密度要有保證,尤其夏直播玉米,密度一般應在101.25萬~123.75萬株/hm2之間。
4玉米田覆蓋
小麥成熟后及時用聯合收割機收獲,留茬高度25~30 cm,將秸稈均勻地覆蓋在田間,要保持長期覆蓋,不能清理出農田。使其發揮減少陽光輻射,降低地溫,減少地面水分蒸發,增加土壤有機質和養分的作用。麥茬影響玉米的施肥、澆水等田間管理,可將靠近玉米兩側的各一行麥茬刨倒。秸稈覆蓋層如厚度不足,要噴灑已阿合劑防草生長。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將田間地頭、房舍周圍的農作物剩余秸稈拋覆到玉米行間。
5平衡施肥
施有機肥15 t/hm2,或在秸稈還田的基礎上施純N 165~225 kg/hm2、P2O5 45~90 kg/hm2、K2O 75~105 kg/hm2、鋅肥15.0~22.5 kg/hm2。土壤速效磷含量大于20 mg/kg時,可酌施磷肥,或隔年施用。具體施用方法是把全部磷、鉀、鋅肥和40%氮肥于小喇叭口期開溝追施,其余60%的氮肥于葉齡指數55%時一次性追施,結合追肥及時澆水,做到水肥最佳耦合。
6定額灌溉
玉米一定要做到足墑下種,底墑不足要造墑或及時澆跟種水。麥田套種玉米,如墑情不足可在小麥揚花后澆小水225 m3/hm2左右,既促進小麥灌漿,增加粒重,又保證玉米出苗。麥后直播玉米可在小麥收獲后,玉米播種前開溝澆水150~225 m3/hm2,溝內播種。玉米出苗后,視墑情、天氣不定期監測土壤水分,低于灌水指標及時澆水。苗期一般不澆水,以促進其根系下扎,增強抗性,為豐產奠定基礎,澆水方式為溝灌。玉米在其生育期內一般澆1~2次,第1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如出現旱象,可澆水300~450 m3/hm2;第2次在玉米抽雄后15~20 d,此時玉米需水量最多,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間持水量的70%時澆灌漿水[2]。
7綜合防治病蟲草害
玉米瘤黑粉病:該病為局部侵染性病害,玉米全生育期任何地上部分幼嫩組織均可受害。黑粉瘤消耗大量的植株養分或導致空稈不結實,可造成30%~80%的產量損失。用種子量0.2%~0.3%的粉銹寧或福美雙拌種。玉米出苗前地表噴施除銹劑;抽雄前噴50%多菌靈或福美雙1~2次,預防病害發生。玉米紅蜘蛛又稱玉米葉螨,幼螨和成螨群聚葉背主脈附近吸取汁液,使葉片呈灰白色或枯黃色細斑,嚴重時葉片干枯脫落,影響生長,造成減產。將玉米紅蜘蛛控制在擴散前的點片發生階段。噴霧重點為中下部葉片,可選用1.8%阿維菌素類農藥2 000倍液。喇叭口期結合追肥埋施5%涕滅威顆粒劑[4]。通常情況下,麥收后用都爾、阿特拉津各1 125 g/hm2噴霧除草。苗期注意地老虎、蠐螬、粘蟲、玉米螟(鉆心蟲)的防治,抽穗至成熟期注意玉米螟、大小斑病、青枯病、穗腐病的防治。播種前用2.5%“敵殺死”配成0.05%毒土撒于播種溝內,或用“敵毒粉”24 kg/hm2拌30 kg細土,也可直接與種肥拌勻點施在種子兩側防治地下害蟲;用“樂斯本”防治玉米螟蟲和蚜蟲;在玉米大小斑病發病初期用50%代森銨750~1 500 g/hm2,或50%甲基托布津900~1 500 g/hm2,或50%撲海因1 050~1 500 g/hm2,或15%粉銹寧1 200~1 500 g/hm2,對水750~1 050 kg/hm2噴霧;在玉米灰斑病發病初期用5%多菌靈、75%百菌清600倍液、75%三環唑噴霧防治。在玉米抽雄前期用CO(NH2)215 kg/hm2+KH2PO4 2.25 kg/hm2對水900 kg/hm2噴霧。后期進行人工隔行去雄和輔助授粉。
8適時收獲
在玉米果穗籽粒乳線消失,籽粒含水量33%時及時收獲。
9參考文獻
[1] 宇金玲,馬艷潔,王學艷.耐密型玉米栽培技術[J].吉林農業,2010(5):57.
[2] 陳桂萍,吳桐,劉民.鮮食玉米栽培技術[J].現代化農業,2010(5):22-23.
[3] 羅國新.甜玉米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5):42.
[4] 沈紅艷.鮮食糯玉米栽培技術[J].農民科技培訓,201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