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6月11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天津護理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護理體會 推薦站內著名護理期刊:《天津護理》是經國家科委批準,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護理專業學術性雙月刊,國際標準A4幅面(大16開),64頁。經天津市委宣傳部、市科委、市出版局聯合評審為一級期刊,并被天津市衛生局指定為醫學核心期刊。《天津護理》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中國優秀科技期刊。
【關鍵詞】 天津護理,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護理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是由于體內胰島素缺乏引起糖和脂肪代謝紊亂,以高血糖、高酮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為主要改變的臨床綜合征。現探討有關本病的護理。
1 病情觀察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特別是意識、生命體征、血糖、血酮體、血鉀、血氣分析等,對昏迷患者應在床邊經常呼喚患者,觀察瞳孔大小及對光反應情況,并做好詳細記錄。意識清醒的患者,可與其簡單對答交流,動態觀察意識變化。應用心電監護,觀察心率、脈搏、血壓的變化,有否出汗等。DKA患者呼吸淺快,呼氣中有爛蘋果味,所以應注意呼吸的頻率及節律,爛蘋果味是否減輕,可予持續鼻塞吸氧,流量4L/min。每1h用快速血糖儀監測末梢血糖,動態觀察血糖變化。每2h監測1次血鉀、血鈉、血酮體、尿酮體,當血糖下降至13.9mmol/L以下時,立即報告醫生,改輸5%葡萄糖液并加入普通胰島素(按3~4g葡萄糖加1IU胰島素計算)。病情穩定后改用胰島素皮下注射,并逐漸恢復平時的治療劑量。
2 迅速建立靜脈通路
靜脈輸液是搶救DKA首要的、最關鍵的措施,入院后立即建立兩條靜脈通道,其一進行靜脈補液,另一通道予以胰島素持續靜滴。因DKA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脫水,宜選擇兩條較粗大的血管進行留置針穿刺。
2.1 靜脈補液 (1) 輸液量:第一個24h內輸液量4000~5000ml,嚴重失水者6000~8000ml。(2) 輸液種類:靜脈補液以生理鹽水為主,休克者可予以一定的膠體溶液,當血糖降至13.9mmol/L時改輸5%葡萄糖注射液。根據病情適當補堿、糾正電解質紊亂。(3) 輸液速度:使用輸液泵控制輸液速度,無心功能不全者,入院后2h內輸入1000~2000ml,以便快速補充血容量,改善周圍循環和腎功能,從第2~6h輸入1000~2000ml,其余補液量在6~24h內輸入。可根據情況適當胃腸道補液。對老年人心功能不全者補液不宜過快,必要時行中心靜脈壓監護。
2.2 胰島素治療護理 小劑量[0.1U/(kg·h)]速效胰島素靜滴,用輸液泵控制胰島素滴速,密切觀察血糖變化,血糖下降速度以3.9~6.1mmol/h為宜,避免發生低血糖反應。當血糖下降至13.9mmol時改輸5%葡萄糖,并加入胰島素(每3~4g葡萄糖加入1U胰島素),直至酮體消失。在胰島素治療過程中,應加強護理巡視,如發現患者出現心悸、心率加快、出汗、頭暈等低血糖癥狀應及時處理。
3 護理
3.1 口腔護理 DKA患者因常有口干、唇干、呼吸淺快、呼氣中有爛蘋果味,所以口苦不適等癥狀明顯,清醒者可鼓勵飲水、漱口。昏迷者應做口腔護理,用血管鉗擠干后的生理鹽水棉球擦洗口腔,3次/d,要防止因水分過多而引起窒息。
3.2 觀察尿量、尿色的變化 DKA患者常有昏迷、意識不清等情況,所以患者常有大小便失禁,予留置導尿管,保持床單位及患者身體清潔干燥,預防壓瘡發生,精確統計尿量,觀察尿液的性質,了解腎功能情況,及早發現少尿、無尿等腎衰竭的早期癥狀。有尿者除非存在高血鉀或腎功能不全,均開始即給予補鉀,無尿或少尿者見尿后補鉀。
3.3 預防感染 大多數DKA患者均是因感染誘發,所以要準確及時遵醫囑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癥狀,定時翻身拍背,注意給予保暖等保護性措施,預防感冒等其他感染發生。
3.4 心理護理 DKA患者病情危重,變化快,可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應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護理。意識清醒者,應向患者講解疾病的性質、處理經過,使患者加強共同參與疾病治療的意識,減輕恐懼心理,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搶救。昏迷患者應做好家屬心理疏導,解釋疾病的療效、預后及以往處理該類疾病的經驗,安慰患者家屬,使其避免過分緊張擔心。
做好基礎護理,保持病房清潔、安靜,溫度適宜,床單清潔干燥,減少探視,定時翻身,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加強健康宣教,囑長期應用胰島素者不能隨意加減胰島素劑量,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改藥或換藥。注意休息,避免疲勞。有感染癥狀時要及時應用抗生素,預防DKA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