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5月06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中學語文教學雜志創新中學語文課堂教學 推薦站內語文教學類雜志:《中學語文教學雜志》創刊于1979年,本刊為月刊,主編:張蕾。國內統一刊號:CN11-1277/H,國際刊號:ISSN1002-5154。
摘要:本文試從課堂教學入手,探究激活中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一、巧妙導入,事半功倍;二、以讀促學,提高興趣;三、制造懸念,引人入勝;四、由情入境,寓教于樂;五、逆向思維,引導創新。教師通過這些教學策略和技巧,一定能使學生興趣盎然、語文課堂熠熠生輝。
關鍵詞: 中學語文教學雜志,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懸念,逆向思維
現階段,由于很多中學語文老師缺乏創新精神,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不高,課堂氣氛沉悶。那么,如何改變這種現狀,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從激活中學語文課堂的角度入手,探究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率。
一、巧妙導入,事半功倍
中學語文課堂的導入是一門藝術,應融知識性、思想性、藝術性、啟發性和趣味性于一體,通過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為授課的成功奠定良好的開端。
1、影音導入
音樂能熏陶人的性情,能抒發人的情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我在教學中就經常利用學生愛音樂的特點,多媒體播放與課文相關的音樂作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我用多媒體播放王菲演唱的《明月幾時有》,因為歌詞與內容基本一致,有些同學通過歌唱,很快把這首詞的內容熟記了。
影視是文學作品最直觀形象的表現形式,也深受學生的喜愛。在教學《“布衣總統”孫中山》時,我剪輯了《非常大總統》的精彩片段,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學生激情澎湃主動學習。
2、故事導入
喜歡聽故事是人的天性。對于學生來說,如果教師能用一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引入的話,將會對他們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在教學錢鐘書的議論散文《門》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在現代中國文壇上,有一位天才,他具有“照相機式”的記憶力(同學們“哇”的一聲)。在進入小學讀書識字之前,他已讀了《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聊齋志異》等古代小說。他讀書過目不忘,任人從書中隨便抽出一段來考他,他都能不假思索、流暢無礙地背出來(同學們聽得出神,目瞪口呆)。他學貫中西,博學睿智,幽默白話文小說《圍城》轟動一時,《談藝錄》、《管錐編》令人嘆為觀止。這位謎一般神秘而富于魅力的人物是誰呢?同學們齊聲回答:錢鐘書。同學們興趣盎然,熱情高漲。于是我便自然而然的引入了對新課的學習。
教師還可以通過詩歌、對聯、政治時事等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以讀促學,提高興趣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閱讀,讓學生提高興趣,在誦讀中領悟和品味。以莎士比亞的戲劇《威尼斯商人》(節選)為例,在品味人物個性特點時,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我旁白。同學們聲情并茂,把夏洛克、安東尼奧、鮑西婭等人物的性格演繹得淋漓盡致。學生沉浸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甚至忘記了下課。其實,讀的方式還有個別讀、集體讀、默讀、深情讀、快速讀、慢讀等,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讀出感情,讀出新意,讀出效果。
三、制造懸念,引人入勝
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可以通過制造懸念,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欲望,使他們更自覺地學習新課。在小說教學中,我經常采用這種方法。我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前,先講述于勒的故事,當我講到菲利普一家人去哲爾賽島旅游時,我問學生:菲利普一家如果在船上遇到于勒,那會是怎樣的情景?同學們馬上來了興趣,積極討論:如果菲利普夫婦在船上遇到窮困潦倒的于勒或百萬富翁的于勒各會有什么樣的表現?學生討論過后,再來學習課文,印象就會更深刻了。
四、由情入境,寓教于樂
語文的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師如果能設置生動的課堂情境,那么學生將會變被動為主動。在教學《雷雨》時,我讓學生導演了一出情景劇。學生根據周樸園、魯侍萍、魯大海、周萍和仆人等角色自編自演,興趣大增,他們不僅能生動對話,而且動作表演也很到位。魯侍萍的扮演者是一位女同學,感情投入很深,當說到“哼,我的眼淚早哭干了,我沒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時,情緒激動,強忍的眼淚終于簌簌地落了下來。魯大海的扮演者正氣凜然,義正詞嚴,很好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點。通過這樣的情景活動,同學們身臨其境,體會深刻,再來學習戲劇的內容,就變得簡單了。教師還可以通過辯論、競賽、演講等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會到知識學習的樂趣。
五、逆向思維,引導創新
逆向思維也叫求異思維,就是“反其道而思之”,讓思維向對立面的方向發展,樹立新思想,創立新形象。在教學《愚公移山》時,在贊揚愚公堅持不懈的苦干精神后,我引導學生逆向思考:如果愚公不移山,可有什么辦法解決家門口交通阻塞的問題?學生一下來了興趣,整個課堂變得異;钴S。有一位同學提出:其實愚公沒有必要移山,他如果搬家或者在山上開辟一條道路,這樣就不用花費太多的人力和物力。還有一位同學提出了更新穎的觀點:愚公可以說是愚蠢而勤快的人的代表,是愚蠢與落伍的代名詞,我們切莫做這樣愚蠢而勤快的人。我對學生創新的觀點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其實,激活中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策略千變萬化,只要能立足新課標要求,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都可以大膽嘗試。作為中學語文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尋求最佳教學手段和技巧,讓語文課堂精彩生動,真正“活”起來!
參考文獻:
[1]楊海燕.中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初探 -教育教學研究.2012(3).
[2]趙金鳳.談中學語文創新課堂教學-東方青年·教師.2012(5).
[3]張志武.提高中學語文教學效率之我見 - 學周刊. 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