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2月08日 分類:新聞中心 次數:
為改善貧困地區辦學條件,加快縮小區域、城鄉教育差距,守住教育民生底線,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在調查研究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共同制定了《關于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經國務院批準后,已于2013年底印發。
《意見》明確,從2014年開始,通過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適當調整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繼續實施初中改造工程等措施,加大項目統籌與經費投入力度,在3-5年內,聚焦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全面改善基本辦學條件,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整體提升義務教育發展水平。
《意見》要求,要加大財政投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最大限度地向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傾斜,做好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建設需求與相關資金的統籌和對接,防止資金、項目安排重復交叉或支持缺位;要堅持勤儉辦教育和“缺什么補什么”原則,把“補短板”、滿足基本需要放在首位,從困難地方做起,從薄弱環節入手,堅持勤儉節約,杜絕超標準建設和奢華浪費,不得將財政資金向少數學校過度集中,拉大教育差距;嚴禁舉債建設義務教育學校和改善義務教育辦學條件;要加強省級統籌,地市和縣級人民政府要以校為單位制定年度工作目標和分步實施計劃,確保按期完成任務。
教育職稱論文范文:
摘要:校企合作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是近幾年來高職高專院校積極探索的一種教學模式,校企雙方通過合作辦學發揮各自擁有的資源優勢互相配合,相互支持,實現共贏的目的。本文以城鎮規劃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為例,剖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途徑教學模式現狀、存在問題及幾點建議。
關鍵詞:職業教育職稱范文,發表論文期刊網,城鎮規劃,頂崗實習,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指導下,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實施人才教育的過程的總和。頂崗實習是學校安排在校學生實習的一種方式。頂崗實習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學生完全履行其實習崗位的所有職責,獨當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對學生的能力鍛煉起很大的作用。因此校企合作頂崗實習完成教學目標,作為培養高技術、高技能應用性人才的高職教育有著非常重要意義。
一、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作用
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是當前高職院校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雙方通過合作辦學發揮各自擁有的資源優勢,互相配合,相互支持,是學生能夠快速適應社會的必要前提,是實施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
二、城鎮規劃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現狀及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
城鎮規劃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是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掌握城鎮規劃專業基本理論知識,有創新精神,具有城鎮規劃設計和城鎮規劃管理能力兩方面職業能力,能在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規劃局從事城鎮規劃設計、城鎮規劃管理等職業崗位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現以城鎮規劃專業09屆的畢業生為例說明現狀:09屆城鎮規劃專業的學生到我院的合作單位黑龍江建工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大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規劃建筑設計院、黑龍江省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黑龍江省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黑龍江建職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相關企業去頂崗實習,學生的實習時間一般安排在第五學期和第六學期。我院學生的頂崗實習,是學生在完成專業必修課程、限選課程、部分選修課程以后進行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的重要途徑。
因此,學院與合作企業公共商定學生離校時間,然后根據企業的用工需求,分配到各個崗位上實習,并指派專業設計師作為他們在企業的指導老師,指導學生開展頂崗實習。通過09屆畢業生的問卷調查顯示,有30%的學生實現了“就地就業”,即在原實習單位就業。這也說明,不少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得到了企業的認可,學生的就業在實習單位就地解決,大大降低工作搜尋成本,使勞動力市場的供需雙方得到更好的匹配。同時,通過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相當一部分學生通過頂崗實習獲取報酬,用來補充學費,實現減輕家庭負擔的良好效益。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由本平臺整合撰寫,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分享只為學術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或整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