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1月30日 分類:政法論文 次數:
【摘要】縣級黨校作為基層黨員干部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陣地,擔負著為全縣黨員干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務,必須立足現實,開拓創新,努力探索改進黨性教育的新路徑、新模式。 為此,縣級黨校要高舉“黨校姓黨”的大旗,緊緊圍繞黨性教育這個工作重心,加大黨性教育主要內容的開發力度,強化理想信念和黨章黨規黨紀的教育; 深挖黨性教育潛力,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加強學風建設,創新黨性教育教學模式,努力提高黨性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 縣級黨校 ; 黨性教育; 實效性; 創新模式
新印發的《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以下簡稱《黨校工作條例》)明確規定:各級黨校(行政學院)的主體班次都應當設置黨性教育課程,黨性教育課程的比重不低于總課時的20%,強化黨章黨規黨紀教育,1個月以上的班次應當安排學員進行黨性分析。 縣級黨校作為基層黨員干部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陣地,擔負著為全縣黨員干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務。 如何提高新時代黨性教育的實效性,是縣級黨校自身定位和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縣級黨校必須立足現實,主動作為,開拓創新,努力探索改進黨性教育的新路徑、新模式。
一、“黨校姓黨”決定了黨性教育是各級黨校的工作重心
習近平同志在2015年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強調:“黨校姓黨,決定了黨校工作的重心必須是抓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 領導干部到黨校學習,主要任務是學習黨的理論、接受黨性教育。 ”劉少奇同志在《論人的階級性》中提到:“黨性修養是黨員通過學習、鍛煉使其思想、行為符合黨的性質要求的過程,是政治素質養成過程。 ”“共產黨員的黨性鍛煉和修養,是黨員的本質改造。 ”因此,縣級黨校必須牢牢抓住這個工作重心,在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中堅持黨性教育的大方向不偏離、大決心不動搖、大目標不打折扣,以崇高的責任感、使命感提高政治認識和政治站位,強化學員的黨性教育,提高黨性教育的實效性。
二、縣級黨校要加大黨性教育主要內容的開發力度
(一)強化理想信念教育是黨性教育實效性的根本
1.理論教育是黨性教育的基礎和關鍵。 理論上清醒是政治上清醒的前提,理論上堅定是政治上堅定的保證。 可見,理論武裝是黨性教育的基礎和關鍵。 縣級黨校作為黨的思想理論教育的重要陣地,必須引導和促使學員努力學習和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特別是要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作為理論教育中心內容,進一步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培訓,長期堅持、持續發力,精耕細作、不斷深化,確保黨員干部學懂弄通做實。
2.黨章黨規黨紀是黨性教育的抓手和著力點。 黨章是全體黨員的根本遵循,黨的紀律和規矩是黨員干部從政的“底線”和“高壓線”。 共產黨員要永葆先進本色,就必須講黨性、守宗旨,尊黨規、嚴黨紀。 因此,黨章黨規黨紀教育是新時代特點鮮明的黨性教育課程。 縣級黨校要堅持把黨章黨規黨紀學習教育作為黨性教育的重要內容,幫助學員構建完整的黨性知識框架,引導學員守住黨規黨紀底線。
(二)深挖黨性教育潛力是黨性教育實效性的保證
1.開齊開足黨性教育課程。 縣級黨校的黨性教育單元要緊扣理想信念教育、黨的宗旨教育,把好黨章和黨規黨紀學習教育這個大方向,加大教育力度、增加分量,安排足夠時間開齊開足黨性課,必須保證黨性教育課程的比重不低于總課時的20%。 這是剛性要求,縣級黨校的黨性教育要堅守這條底線,不走形式,不搞變通,不打折扣。
2.細化優化黨性教育課程。 縣級黨校要立足自身師資力量,組織足夠骨干教師進行黨性教育課程研究,加強課程開發。 將理想信念教育、黨的宗旨教育、黨章和黨規黨紀學習教育等黨性教育的重要內容細化為具體的教學目標清單,然后優化教師組合,利用集體力量打造優勢的目標課程。
3.內接外引黨性教育課程。 縣級黨校要確保黨性教育的實效性,還必須在整合黨性教育的資源上下功夫。 內接指的是接引好屬地的黨性教育資源。 首先要弄清楚全縣范圍內黨性教育資源的家底。 這些資源既有地利之便,又有親切之感,更具黨性教育的實效性。 外引是指“走出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更何況全國的黨性教育資源在本質上體現的是紅色的基因、堅定的信念、革命的傳統、斗爭的精神,是統一于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之中的黨性,“走出去”進行教育,可使學員更加全面、充分、深切地受到黨性教育。
三、縣級黨校要積極探索黨性教育實效性的新思路
(一)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黨性教育實效性的首要條件
習近平同志指出:黨內生活是鍛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的熔爐。 作為學員的基層黨員干部,從走進縣級黨校學習的第一天起,就已經開始了一次正規且正式的黨內集體政治生活。 縣級黨校黨組織要提前介入,選優配強主體班黨支部(班委會),抓好學員入學教育、自律承諾; 要靠前組織,對主體班學員的“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等進行全程參與并指導。
(二)加強學風建設是黨性教育實效性的根本途徑
毛澤東同志早在《整頓黨的作風》一文中指出:“學風問題是領導機關、全體干部、全體黨員的思想方法問題,是我們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問題,是全黨同志的工作態度問題。 既然是這樣,學風問題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第一個重要的問題。 ” 習近平同志也在中央黨校等多個場所多次講學風問題,并把它作為“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的重大政治問題”予以突出強調。
因此,黨校學風,事關全黨的黨風,事關干部的作風。 而黨性是黨風的內在本質,黨風是黨性的外在表現。 可見,補齊縣級黨校學員管理的短板,加強學風建設,關系到基層干部黨風問題,關系到基層干部怎樣建設地方、發展地方,怎樣為民服務的問題,是提高縣級黨校黨性教育實效性的根本途徑。
(三)創新黨性教育教學模式是黨性教育實效性的生動實踐
《黨校工作條例》中明確要求黨校(行政學院)應當努力創新教學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學,綜合運用講授式和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等互動式教學方法,加大案例教學力度,推動案例庫建設。 作為新時代的縣級黨校,應積極探索并實踐教學新模式,努力提高黨性教育的實效性。 首先要優化師資力量。 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激發教師教學改革的動能,提升教師教學創新的水平,增強兼職教師的力量。
政工師論文投稿期刊:《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73年,是中共天津市委黨校主辦的哲學社會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
其次要優化教學模式。 在重點開發案例教學和現場教學的基礎上,堅持以學員為主體,找準觸發學員激情的切入點,結合黨校實際,探索社會實踐教學、拓展訓練、警示教學、微黨課等教學模式,增強黨性教育的形象性和感染力,讓學員在實踐和互動中接受深刻的黨性洗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縣級黨校要立足自身優勢,始終堅持把黨性教育放在核心位置,苦練內功,久久為功,不斷探索黨性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大力彰顯黨性教育的特色與優勢,努力提高黨性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EB/OL].新華網,2019-10-25.
[2]中共中央.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EB/OL].人民網,2015-12-14.
[3]張加強.基層黨性教育必須念好“四字訣”[J].唯實,2019(12).
[4]倪大兵.加強基層黨性教育實效性的教育途徑研究[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9(06).
[5]郭世松.黨校黨性教育改革路徑探究[J].蚌埠黨校學報,2015(03).
作者:周錦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