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1月03日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摘要】目的:研究多維度績效考核在護理崗位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將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實施多維度績效考核管理期間收治的109例患者視為改進組,將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實施常規護理崗位管理期間收治的109例患者納入參照組患者,比較不同護理崗位管理模式下患者的護理工作滿意度,護患糾紛的發生情況及護理質量評分。結果:改進組患者的護理工作滿意率為99.08%,參照組患者的護理工作滿意率為84.4%,改進組患者的護理工作滿意率更高(P<0.05)。改進組未見護理糾紛現象,參照組患者中出現8例護理糾紛問題,參照組護理糾紛發生率較高(P<0.05)。改進組的基礎護理、護理安全性、消毒隔離及護理文書書寫測評分數均高于參照組,差距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多維度績效考核能夠提升護理崗位管理的質量,降低護患糾紛發生率,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
【關鍵詞】多維度績效考核;護理崗位管理
新醫療改革的背景下,對臨床護理的方式與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構建科學、完善的護理崗位管理模式,對現代臨床護理工作質量的提升,良好醫療服務形象的塑造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1]。多維度績效考核主要是從多個層面對護理人員工作狀態進行檢驗,將績效考核的結果與護理人員薪資、晉升等關聯。文章根據不同護理崗位管理的方式進行對比觀察,評估多維度績效考核模式的使用價值,報道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實施多維度績效考核管理期間收治的109例患者視為改進組,男女病患占比為59:50,年齡范圍22-69歲,均齡為(49.81±7.82)歲。將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實施常規護理崗位管理期間收治的109例患者納入參照組患者,男女病患占比為59:50,年齡范圍21-69歲,均齡為(49.37±8.03)歲。兩組病患的基線數據對比無顯著差距,可以納入兩組觀察研究(P>0.05)。
1.2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崗位管理模式,按照護理制度、排班制度等展開工作。改進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多維度績效考核制度,詳細實施方式如下。
1.2.1實施護理績效獎金制度
、俨》孔o理績效獎金=床日數×護理時間×床日單價+非材料醫療收入×變動成本率-成本-基本工資+(可收費耗材收入-可收費耗材支出)×收支結余率。②非病房護理績效獎金=(收入-成本-可收費材料支出)×績效費率-基本工資。③輸液室護理績效獎金=成人輸液人數×成人每次績效費率+兒童輸液人數×兒童每次績效費率+(收入-成本-可收費材料支出)×績效費率1-基本工資。④消毒供應中心護理績效獎金=(消毒供應中心收入-成本-可收費材料)×變動成本率-基本工資。床日數、非材料醫療收入、成本、基本工資及可收費材料收入等由信息科獲得數據,護理時間等則由護理部提供。
1.2.2實施護理績效考核管理
、俣ㄆ陂_展護理質控考核工作,內容包含護理書寫、病房管理、消毒管理及基礎操作等內容。②加強護理安全管理,記錄護理糾紛、護理投訴及不良事件發生情況。③根據病房電話回訪率、患者護理工作滿意率等,評價滿意度指標。將績效考核的結果與護理人員薪資、晉升關聯。
1.3評價標準
邀請患者對護理工作質量自主評分,分數≥90分即為優秀;分數在60-89分之間即為較好;分數低于60分即為不滿(滿意率=較好率+優秀率)[2]。由專業的護士長、醫師等組成考核組,對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進行評價,包含基礎護理、護理安全性、消毒隔離及護理文書書寫測評等內容,分數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佳[3]。
1.4統計學處理
SSPS 20.0為數據整理工具,t檢驗計量性數據,計數材料2計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工作滿意率比較
改進組患者的護理工作滿意率為99.08%,參照組患者的護理工作滿意率為84.4%,改進組患者的護理工作滿意率更高(P<0.05)。
2.2護患糾紛發生率比較
改進組未見護理糾紛現象,參照組患者中出現8例護理糾紛問題,其中護理糾紛6例,護理投訴2例,參照組護理糾紛發生率為7.34%,顯著高于改進組(P<0.05)。
2.3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改進組的基礎護理、護理安全性、消毒隔離及護理文書書寫測評分數均高于參照組,差距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由于日常護理工作繁雜,內容較多。很多護理人員易于出現各類護理差錯問題,護理工作的認真程度不足,或者存在著職業倦怠的情緒,影響著臨床護理的質量[4]。在多維度績效考核的方式下,更加關注護理服務的質量。護理人員需要持續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職業素養,為患者提供專業化、細節化的護理服務,能夠為患者帶來全新的就診體驗[5]。
本次臨床研究的結果顯示,改進組患者的護理工作滿意率為99.08%,參照組為84.4%,且改進組未見護理糾紛現象,參照組患者中出現8例護理糾紛問題,改進組患者的護理工作滿意率更高,糾紛發生率較低。在多維度績效考核的方式下,改進組的基礎護理、護理安全性、消毒隔離及護理文書書寫測評分數均高于參照組。相較于常規的護理崗位管理方法,多維度績效考核能夠提升護理質量,是控制護理中不良問題發生率的有效方法。
護理論文投稿刊物:護理學報辟有專稿、專家論壇、論著、研究生園地、調查研究、國外護理研究、綜述、護理教育、專科護士園地、護理管理、循證護理、臨床護理、中醫護理、藥械護理、醫院感染控制、社區護理、心理衛生、健康教育、倫理與法。
綜上所述,多維度績效考核能夠提升護理崗位管理的質量,降低護患糾紛發生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較高,有助于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建議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2]冉麗偉,董渠龍,李桂青,等.發展取向的績效考核對助產士行為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9,26(18):12-15
[3]曹曉東,許正紅,姚勇,等.信息化護理崗位管理平臺的設計及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9,33(17):3018-3021
[4]席祖洋,楊冬菊,劉亞孔.基于泰勒科學管理理念的護士分層管理研究[J].全科護理,2019,17(25):3170-3172
[5]鄔開會,劉杰,劉海燕.護理部垂直績效管理模式促進護理質量提升[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9):58-59
[6]陳莉莉.基于專科護士為核心的“護理工作坊”管理模式的模型構建與實踐[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9,26(9):158-159
作者:盧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