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2月12日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摘要】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對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及醫院感染情況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03月~2018年03月醫護人員166例,通過隨機分組法,將之分為常規組與研究組各83例。常規組接受常規教導,研究組在常規教導基礎上予以專業健康教育。統計分析兩組醫護人員對手衛生知識的認識程度、洗手正確率、手衛生依從性、醫院感染發生率。結果研究組醫護人員對手衛生知識的認識程度、洗手正確率、手衛生依從性均顯著高于常規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醫護人員發生感染的幾率明顯低于常規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專業健康教育,能夠進一步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促使其掌握正確洗手的方法,同時對預防醫院感染具有重大的意義。值得臨床重視。
【關鍵詞】健康教育;醫護人員;手衛生;醫院感染
醫護人員論文范文:醫護人員操作呼吸機需要注意的三個工程問題
內容提要:呼吸機是醫院重要的急救、生命支持類系統儀器裝備,呼吸機故障的及時處理對重癥患者的救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對醫護人員可處理的幾個呼吸機工程問題進行總結介紹。
關鍵詞:呼吸機故障維護管理
現階段,手衛生是導致醫院感染最為重要的一項原因,在醫院感染因素中,約占比30%以上,對臨床醫護工作者開展健康教育培訓,對預防醫院感染、保證患者治療安全以及減少感染所致的住院費用、住院時間等,具有重大的意義。在世界各國醫學界,手衛生備受重視[1]。2005年WHO針對手衛生召開了研討會,2002年美國CDC也提出了醫療部分手衛生指南。而我國在2009年針對手衛生控制也提出《醫務人員衛生規范》,有利于患者治療安全性提高。但有研究指出,我國醫護工作者的手衛生依從性欠佳[2]。對此,本文以筆者所在醫院的臨床醫護人員166例為研究對象,特此分析了健康教育對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以及降低醫院感染的影響。現做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03月~2018年03月選取醫護人員166例,通過隨機分組法,將之分為常規組與研究組各83例。常規組接受常規教導,研究組在常規教導基礎上予以專業健康教育。統計分析兩組醫護人員對手衛生知識的認識程度、洗手正確率、手衛生依從性、醫院感染發生率。研究對象為筆者所在醫院于2017年03月~2018年03月選取的臨床醫護人員166例,通過電腦完全隨機分組法,將之分為常規組與研究組,兩組分別有83例。研究組中男42例,女41例,年齡21~45歲,平均(33.3±7.4)歲;15例專科,33例本科,35例本科以上。常規組中男43例,女40例,年齡20~45歲,平均(33.5±7.5)歲;16例專科,32例本科,35例本科以上。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醫學倫理委員同意批準。對比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常規組接受常規教導,研究組在常規教導基礎上予以專業健康教育,具體為:通過健康促進的方法、理論,積極推廣、普及手衛生理念,促使醫護人員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建設健康教育宣傳專欄、安排手衛生講座、發放手衛生知識宣傳冊,考核醫護人員對手衛生知識的認知程度、正確洗手操作,并根據考核結果,及時糾正健康教育期間的不良問題。比較兩組研究過程中的感染發生率。
1.3觀察指標
以自擬理論試卷,考核兩組醫護人員對手衛生知識的認知程度,包括消毒原則、洗手原則、洗手過程、洗手時間、衛生標準等幾個方面,總分為100分,以60分為及格線。以正確洗手考核表,對兩組醫護人員的洗手步驟進行考核,包括流動水洗手、取皂、揉搓、時間、沖洗、干手等,總分為100分,超過60分為合格。通過WHO手衛生依從性觀察表統計分析兩組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包括與患者接觸前、無菌或清潔操作前、與患者接觸后、與患者所用物品接觸后等等。觀察并比較兩組醫院感染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將所得數據錄入SPSS22.0軟件,予以統計分析。以[n(%)]為計數資料,用卡方比較組間差異。以P<0.05表示組間結果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手衛生知識認知程度
研究組醫護人員對手衛生知識的認識程度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4醫院感染發生率
研究組醫院感染率為2.41%(2/83),常規組醫院感染率為9.64%(8/8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616,P<0.05)。
3討論
隨著我國醫療事業不斷發展,患者數量日益增長,隨著醫療模式的優化和完善,醫院感染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同時在醫院管理中,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醫院聚集大量的患者,也是發生交叉感染的主要場所。在醫院感染率中,醫護工作者手衛生依從性欠佳所致的醫院感染率約占比30%。提高手衛生依從性是醫院預防院內感染最為簡單有效的一項重要措施,手衛生依從性影響因素比較多,比如不注重洗手步驟、未意識到手衛生的重要性、監督不到位等等。對此,醫院必須提高臨床醫護人員對手衛生的認知程度,促使其掌握正確洗手法,以確保患者治療安全[3]。因為手衛生所致的醫院感染,我國衛生部提出了《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并針對醫護人員手衛生進行了相應的規范和管理,其中明確指出了“七步洗手法”、洗手操作流程以及4個洗手消毒時間點。
本文中,研究組醫護人員手衛生知識的認識程度、洗手正確率、手衛生依從性均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感染率也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健康教育對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以及預防院內感染具有顯著的效果。值得臨床重視。
參考文獻
[1]劉建新,熊再森.基層醫護人員健康管理的應對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78):141.
[2]郭秀利,劉愛媛.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在健康教育干預前后情況對比[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7,27(02):28-30.
[3]鄭潔,胡敏.健康信念模式在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7(02):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