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2月13日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摘要】探究醫護患共同決策在心理科住院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進展,能夠為心理科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程度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前提條件。本文綜述了醫護患共同決策在心理科住院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的認知現狀和應用現狀,并分析了醫護患共同決策在心理科住院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的輔助工具,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醫護患共同決策;心理科;護理滿意度
醫護人員評職知識:護理論文發表方法
首先作者需要準備一篇高質量的護理論文,論文質量越好投稿的期刊級別也就越高,獲得的加分也就越多,只有高質量的論文才能減輕編輯的工作量,減少返修的次數,如果稿件能夠達到送稿的標準,雜志社編輯也會第一時間聯系作者。審查你的稿件的人往往都是雜志社編輯指定的該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并且會規定審稿的時間。
醫護患共同決策是指醫生、護理人員和患者共同參與到疾病的治療和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通過加強對患者的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對疾病發生機制、治療方案和臨床療效的認知程度,患者就自身對治療方案的疑慮與醫生進行交流,最終由醫生、護理人員和患者三方對治療和護理方案作出選擇。醫護患共同決策是一種新型的護理干預方式,能夠有效提升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具有良好的護理成效。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對醫護患共同決策在心理科住院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進展進行綜合闡述,現將研究結果作如下匯報。
1醫護患共同決策在心理科住院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的認知現狀
1.1醫護人員認知現狀
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日新月異,社會民眾對個體健康的認知程度明顯提升,對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生和護理人員憑借自身工作經驗制定的臨床護理方案已不能充分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因此,探析臨床護理心理科患者的有效對策顯得尤為關鍵。樹立充分的認知態度是提升患者診療和護理質量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韓世范等人將北京和太遠的8所三甲醫院醫護人員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取證,結果顯示,絕大多數醫護人員認為醫護合作是進行決策的主要方式,且多因素分析結果認為,不同地區的醫護合作決策有所差異。
與太原市醫護人員相比,北京市醫護人員對獨立護理決策的認知程度較高。宮建美隨機抽取長春市某三甲醫院的40例醫護人員作為研究樣本,采用自制醫護人員分級護理調查表對醫護人員對分級護理的認知程度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僅有二分之一的醫生在認定護理級別過程中與護理人員進行共同決策,且與醫生相比,護理人員對分級護理制度的認知程度相對較高。盡管醫護共同決策存在顯著的優越性,有利于提升決策的科學性,但還需要護理人員具備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臨床思維[1]。
1.2患者認知現狀
在患者的治療和護理過程中,醫生和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的醫療衛生服務不能夠充分滿足患者的個性化護理需求,因此,應將提升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作為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積極吸引患者參與到臨床護理過程中來,激發患者的自我護理潛能,促進患者心理疾病的迅速治愈。姜珊隨機選取274例心理科住院患者作為研究樣本,探究了患者對分級護理制度的認知程度和滿意度,結果顯示,患者對分級護理制度的認知度較低,患者希望了解各個護理等級的收費標準和護理內容,并建議醫院通過設立各等級護理內容和護理標準宣傳欄的方式為患者普及護理相關知識。羅彩鳳采用訪談的方式,調查了患者對護理級別、護理內容和護理收費標準的了解程度,結果顯示,患者對護理分級標準和護理內容的了解較為匱乏,對護理收費標準存在質疑,且患者更愿意采取自我護理的方式[2]。
2醫護患共同決策在心理科住院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現狀
王靜等人在報道中指出,通過加強醫護患共同決策在心理科住院患者中的應用,能夠有效轉變護理理念,提升患者對治療和護理方案的了解程度,消除患者的緊張和恐慌心理。通過加強對患者的健康宣教,能夠有效提升患者對鎮痛常識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促使患者做好自我疼痛管理工作。在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通過加強與和主治醫生的溝通和交流,能夠對患者的疾病恢復狀況進行準確評估,為合理制定康復訓練護理方案提供了良好前提。袁忠霞等人隨機選取80例心理科住院患者進行研究,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護理組,分別采用常規合作護理模式和醫護患共同決策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護理,結果發現,采用醫護患共同決策護理方式的患者情緒狀態較為穩定,患者對飲食、運動護理常識和用藥常識的掌握程度相對較優,并發癥的發生率也顯著低于采用常規合作護理模式的患者。
石永麗在探究醫護患共同決策護理心理科住院患者效果的過程中發現,通過設立常規組和研究組,常規組患者采用分級護理方法,將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作為護理級別的劃分依據,研究組患者由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共同商議護理和治療對策,結果發現,與常規組患者相比,研究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和護理滿意度相對較高。McCzrter將某醫院的30名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采取訪談的方式,對醫護患共同決策的阻礙因素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患者因素、政策因素和專業素質是制約醫護患共同決策的主要影響因素。因此,醫護人員應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提升患者參與決策的積極性,全面提升自身的理論基礎和操作技能,促進患者疾病的快速恢復。
3醫護患共同決策在心理科住院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的輔助工具
在醫護患共同決策的應用過程中,若不能夠對治療方案作出決策時,應采用共同決策輔助工具。醫護人員應充分認識到共同決策輔助工具與患者教育材料的差異性,提升患者對決策過程的參與度,利用輔助工具為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療和護理方案,并向患者闡述各種方案的風險和收益。現階段,臨床治療和護理過程中通常將交互性娛樂項目、健康教育手冊和錄像光碟作為主要的輔助工具。有學者在研究中發現,通過采用交互性計算機程序促使患者參與共同決策與常規發放健康宣教手冊的方式相比,患者對參與決策的積極性明顯提升,表明加強共同決策輔助工具在心理科患住院患者治療和護理過程中的運用,能夠有效提升患者對治療和護理方案的接受程度。
4結論
通過以上研究發現,在患者治療和護理的過程中,采用醫護患共同決策的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提升患者對治療和護理方案的接受程度,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降低醫患糾紛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娣,楊穎.基于醫護患共同決策的COPD緩解期患者延續性健康教育初探[J].廣東醫學,2016,37(23):3638-3641.
[2]謝春艷.河北省某縣級醫院醫護合作共同決策分級護理模式實施效果分析[J].醫學與社會,2016,29(08):85-8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