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7月07日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婦產科急診面對的是病情復雜多變且病程進展迅速的患者,同時可能涉及母兒安全,意義重大。本文是一篇中華護理雜志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婦產科急診接診的風險管理。
摘要:目的總結婦產科急診接診過程中常見的護理風險,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顧性分析2015年9月以來婦產科急診接診過程中出現的護理風險。結果婦產科急診護理風險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環節。結論采取適當防范措施,可以有效回避護理風險,降低護理差錯事故發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婦產科,急診,接診,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R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052(2016)05-109-03 DOI:10.16286/j.1003-5052.2016.05.046
由于我國二胎政策的放開,使婦產科急診就診患者數量劇增,因此婦產科急診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升高。一旦發生護理差錯事件或者護理事故,不僅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同時也會影響本科室的各項工作。婦產科急診中的風險管理指在護理工作過程中進行風險識別、風險評價和風險處理的管理程序,從而降低危險因素對患者和醫院的危害和經濟損失[1]。本文通過借鑒以往相關文獻,并結合我院2015年9月以來收治的2320例急診患者處理過程中的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
1接診過程中常見的護理風險
1.1接診環節
對于患者的主訴和癥狀了解不清,不實際去觀察患者宮縮及陰道出血情況,對于患者病情分級把握不清,使胎盤早剝,宮外孕休克患者不能及早被發現,延誤患者治療時機;對于由120轉運就診的患者病情評估不準確,轉運時間或方式控制不當。婦科和產科患者主要的心理問題有緊張焦慮、抑郁消極、害羞自卑、憤怒攻擊等幾種情況[2]。部分早孕孕婦因剛剛發現懷孕,對于腹痛、陰道流血等情況,表現出極度的緊張,由于擔心胎兒的健康,患者及家屬情緒激動;個別患者及家屬只注重個人私利,要求得到最快最好的治療,如他們的期望值得不到滿足,就會言語粗暴,擾亂急診就診秩序。
1.2分診錯誤的發生
由于本院急診科患者較多,急診科護士不僅有急救工作,還要負責分診,從而會增加分診錯誤的發生率[3]。應根據對患者的接診,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評定病情的分級,確定優先就診順序,以防延誤病情。對于一部分門診患者,由于門診就診患者多、等候時間長,轉向急診就診,以縮短等候時間,但他們并不屬于急診患者。若分診護士拒絕其在急診接受檢查,并未作出合理解釋,患者就會產生不良情緒;對孕婦發生發燒、腹瀉、牙疼等情況時,要做好合理解釋,在排除婦產科病癥情況下,建議到相應科室就診。
1.3交接環節
對于120由院外轉入患者,在交接過程中只交接了患者的病情,而忽略了搶救治療過程的交接,或者隱瞞患者實際情況,更有甚者對于患者情況不作任何交接等,均會使患者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危及母兒安全。
1.4搶救環節
因急診患者情況特殊,部分患者就診時病情危急,需要立即進行搶救。搶救時,護理人員動作不夠溫柔,解釋不到位,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家屬不理解病情等使檢查時間延長,耽誤搶救時機;搶救時,消毒隔離不嚴格,不注意患者的隱私保護,基礎護理不到位,例如留置針穿刺是否成功與及時,則直接影響搶救的進程,危及母兒安全。急診搶救儀器、藥品不在備用狀態,無法正常使用,影響搶救。同時,因近年來醫患矛盾愈加尖銳,護理記錄書寫的不規范,對一些重要的生命體征、臨床癥狀及處理措施記錄錯誤或者遺漏,給醫療安全埋下隱患。
1.5溝通與交流
包括醫患溝通、護患溝通及醫護溝通。每一環節都至關重要。由于未做到充分的解釋,患者及家屬不能充分理解病情及操作緣由,導致醫患、護患矛盾的發生。醫護之間溝通不良,護士不能及時將患者的病情變化告知醫生,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時的處理。
2改進措施
2.1護理方面
2.1.1強化護士法制觀念和風險意識定期組織法律知識培訓,使護理人員知法懂法,在工作中謹言慎行,保護患者安全及合法權益,同時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安全。制訂各種情況的應急預案,定期培訓演練,并及時改進優化應急預案流程,加強在急診接診應急能力的培訓,加強風險識別,制訂病情分級,確保接診分診質量,使急癥患者得到及時的治療處理。2.1.2做好溝通了解患者及家屬的心理活動,每一位患者均希望自己能及時得到最好的治療和服務。因產科涉及母兒安全問題,例如胎膜早破,妊娠晚期出血,胎動不好等情況,產婦及家屬均會擔心胎兒安全問題,是否有生命危險,在此過程中,患者及家屬一般情緒急躁,甚至有過激的言語和行為,因此急診護士在接診工作中要主動與孕產婦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主訴,做好解釋,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問,給予安慰,消除恐懼心理。該過程中,既要注意具有憐憫之心和母愛之心,同時要注意語氣、語速和語調等;對待脾氣暴躁激動的患者及家屬,要心平氣和,不能與患者爭吵,切實地去解決患者及家屬的問題,用積極、高效的醫療、護理活動,來緩解患者及家屬的焦急情緒。2.1.3樹立護士的良好形象患者就診時首先接觸的是護士,如果護士舉止端莊大方,接診時耐心解釋,仔細詢問,在工作過程中保持快而穩的節奏,搶救時認真細致,盡量做到準、穩、輕,減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留置針穿刺的成功率,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緒、消除緊張感,促進醫療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2.1.4提高護理人員自身專業技術水平定期組織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及各項操作技能。做好正確快速的接診分診,對急診患者及時地初步處理,準確有效地配合治療。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接診患者;強化風險意識和法律觀念。2.1.5加強科室協作,做好交接由120轉診來的患者,應仔細詢問患者的主訴,了解實際情況,并初步查體,觀察陰道出血量,監測血壓、胎心及子宮收縮情況,如為外院轉入,詳細了解外院的檢查治療及初步的診斷,確定是否需要立即實施搶救。開通綠色通道,建立一站化的護理模式,從而使患者在一站解決所有問題,節省時間,方便快捷[4]。如患者需要直接于急診進行手術,應聯合手術室、新生兒科,協同之下對患者進行搶救。交接時明確患者身份識別信息,雙重身份識別,住院號及姓名的核對,要認真地交接患者的病情變化,以及患者在搶救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以便交接后能夠迅速、準確地給予進一步的治療和處理。2.1.6認真書寫急診護理記錄產科患者病情瞬息萬變,因此護理記錄應客觀、真實、準確、及時,時間應具體到分鐘。一旦發生醫療糾紛,因醫療文書中存在的問題可能使醫院在司法程序中處于被動地位。2.1.7護士心理狀態來自職業環境的壓力使其精神經常處于一種緊張狀態,久而久之,很多護士罹患了“心身耗竭綜合征”[5]。從生理角度看,持續高水平的壓力到了精疲力竭的程度,Maslash將其描述為“疲潰”。“疲潰”是高壓力工作的一種反應。工作壓力、社會因素等造成護理人員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管理層需要重視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提供相應的回避、釋放、調整及自我暗示等專業指導[6]。護士應該合理平衡工作和生活,積極化解工作中的不良情緒,不要將不良情緒帶入到臨床工作中,在工作之余,科室安排護士唱歌、逛街、短期旅行等消遣方式,以緩解緊張的工作造成的心理壓力。2.1.8持續的護理質量管理需要加強對護理人員在急診科日常急診護理中的各項行為的監督,從而將護理風險因素控制在日常工作中,及時予以批評改正[7]。建立護理質量管理監督制度,每月對本月的護理行為進行回顧分析,檢查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以此降低護理風險的產生,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2.1.9優化就診環境及安全在一些需要的地方放置防跌倒等標識牌;配備輪椅、平車,佩戴方便識別患者身份的腕帶標識等,在細節上為患者提供就診方便和人文關懷。
2.2嚴格按照“五定”要求管理
保證急診科各類藥品、搶救器材處于完備狀態,建立搶救車物品管理手冊,儀器做到一機一卡一冊一責任人,班班清點查對,及早發現安全隱患,如出現問題,立即上報,檢查維修,務必保證急診各項物品均處于完好備用狀態。
2.3健全規章制度和獎懲制度管理方面規章制度
不健全,護理人員安排不合理,導致護士高強度工作,不能正確引導護士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應合理安排人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做好人員應急調配預案。合理安排護理人員參與科室管理,鼓勵護士針對臨床工作,定期進行護理工作質量改進討論,將科室的日常工作,比如藥品的管理,搶救儀器的管理,消毒隔離等責任到個人。提出物質獎勵政策,對于好人好事,及時褒獎,工作中的不足及時總結彌補。婦產科急診因就診人員身份特殊,病情變化迅速,常危及到母兒生命安全;同時醫患矛盾日益尖銳,急診的護理人員承擔的護理風險、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所以,規避護理風險,降低護患糾紛和醫患糾紛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實際護理工作中深入了解患者情況,針對職業、身份等社會特征給予針對性的個性化護理措施,從而盡量降低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滿意度是急診科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8]。急診急救的目的在于為危重患者提供及時救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所以建立綠色通道、簡化就診流程和完善院前管理也顯得至關重要[9]。護理人員應努力提高自身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加強對患者病情的觀察,做好與患者及家屬的有效溝通,工作中要有預見性,提早發現問題,為搶救爭取時機。從當下的情況來看,婦產科急診接診中的護理風險仍然存在,且由于根據我國二胎政策的放開,婦產科由于就診量的增多,急診面臨的風險也將會增加。加強風險的預防和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但尚有不可控的風險因素,并有可能出現新的潛在威脅,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斷地完善改進,進一步制定有效的防范方案,解決更多的風險,從而為孕產婦提供更好更安全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魏安娜.護理風險管理對減少急診護理缺陷和提高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2):57-59.
[2]謝秋艷,方映玲,陳新容.婦產科急診患者心理問題成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6):54-55.
[3]黃麗娟.急診分診管理控制在急診護理中應用效果[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18):2790-2791.
[4]黃偉霞,鐘守群,吳文芳,等.護理干預措施在急診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122):3056.
[5]耿東麗.護士、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關系的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08,23(2):61-63.
[6]王利,費杏珍.急診科醫務人員自我防護現狀分析與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4):14-15.
[7]賴秀珊.分析急診護理風險及其防范對策[J].大家健康,2015,9(6):229.
相關期刊簡介:《中華護理雜志》為中華護理學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護理學學術期刊,主要報道護理學領域領先的科研成果和臨床經驗,以及對護理臨床有指導作用的護理理論研究。本刊的辦刊宗旨是: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我國護理臨床、科研工作的重大進展,促進國內外護理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