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6月19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要:“棲息地”原意指的是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地方;動物們休息、睡眠、生活的合適場所。我的“棲息地”系列作品以山水題材為主,畫面以平和、清新為基調,表現出大自然的風情與舒適,寧靜與溫馨。此系列山水作品,是我研究生期間的創作,源于對“可居、可行、可游”生活的向往。在長期工作和物質追求的路途中,人們終會感到迷茫和無助。我們需要學會適當地停留,親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溫度,尋找內心純粹的“棲息地”。論文從作品的主題意義、選題緣由、形式語言等進行研究與總結,并為今后的創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山水畫;棲息地;形式
一、《棲息地》系列作品闡述
我的創作以中國山水畫為主,創作觀念基于“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創作構思更多源于自然寫生完成。在學習中國畫的過程中,山水寫生對我影響很大。物本無心,景本無意,只是我觀物之時,我之情與物之形相契合,將我之情映射于物,物也就有了情語,繪于腕下,也就帶有了生命的情意。每次通過寫生自然都能體會到古人“寄情于山水”的思想,親身體會和感受到不同的地貌文化、不同氣候之下的山川自然之美。“棲息地”系列山水作品中,更多把寫生的感受融入創作之中,形式構圖方面重新組合布局。作品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對景寫生,筆者通過想象與意象的繪畫語言形式去詮釋心中之山水。
文學創作論文范例:《論文學藝術作品》中再現客體層次論述
創作作品之前,一直在思考自己創作出來的作品能帶給觀賞者什么樣的情緒和感受。當下社會發展節奏快,生活壓力導致人們心浮氣躁,面對每天的迷茫與壓力,更多的人向往親近自然,放下包袱,心之于山之于水,融于天地間去感受生活的溫度。基于這一點,自己選擇了“棲息地”作為此系列的代表,作品中虛幻的意境、實而若虛的山水、緩而松的節奏,希望可以帶領欣賞者游玩自己心中的棲息地,創造“可游可居之境”。作品中基本元素以山、水、云、霧為主,用意象的表現形式來表達我心中之山水,色彩更多選擇單色,借助材料色、膠的相互滲化所產生的微妙變化來塑造畫面,采用“中庸之道”的智慧,將古代與現代交叉融合,作品中更多融入現代意味,使得作品更具當代特色。
二、《棲息地》系列作品的創作
當下我們生活在一個競爭壓力大以及快節奏的社會里,這里充斥著“形式空間”,藝術作品若想奪人眼球,強烈的視覺沖擊是其中的選擇。康定斯基曾說:“形式是內在內容的外在表現。每個藝術家的精神反應在形式之中。”在“棲息地”系列作品中,我對作品形式表現語言的探索也傾注了很多心血。具體說來,在題材選擇方面,我更側重于用構圖與形式去表達思想和情感,去營造畫面的意境與氛圍。
作品中大量運用虛實相互結合的方式布局畫面,疏密相互襯托,格外注重畫面的節奏感。節奏是畫面形式的主要特征,在人類的生活中,節奏也是始終存在的。如心跳、運動和語言的節奏,而在山水畫中,節奏是通過色彩、筆墨、布局、疏密的變化得以體現的,節奏感是畫面的精神。在作品創作中,格外注意布局中的“開合”。“開”是畫面元素的布局,整體的畫面氛圍與意境;“合”是一種畫面精神的集中,深層次的內涵。繪畫本身就有很大的主觀性,畫面中元素的分配,形式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己的主觀性。以自然景物為依托,更多的是充分展示個人的創造力和思想感情。
中國山水畫中提出著“色即是墨”的觀念,色彩是山水畫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同樣也是獨特的繪畫語言。畫面中色彩的使用格外重視主次搭配。色彩運用得當,不僅可以提高畫面的視覺效果,還可以很好的表達作者的心境與情感。以色貌色,富有很強的主觀性,觀以自然,以情賦色,隨類賦彩。棲息地系列作品中,采用寫意兼工筆的方式,大量用色選擇藍色,背景選擇赭黃,以色代替墨,畫面色彩清新、鮮活、和諧,淡雅的藍色表達出自然的寧靜與溫馨。
設色方面學習的是中國傳統畫中的青綠山水畫,青綠山水畫中的青赭色彩是代表性的冷暖色系,我的棲息地系列作品選用的是花青色和赭黃,加強色彩的對比度,拉大畫面的層次感和距離感。赭黃作為背景襯托花青色,使得花青色色彩透亮,使得畫面生機盎然。花青色和赭黃作為對比色,赭黃作為暖色,純度低;花青色作為冷色,純度比赭黃純度高點,顏色也顯著。色彩的變化,線條的穿插、重疊、快慢,布局的分布,使得畫面一片和諧。和諧即自然,畫面用色簡潔、構圖清晰、元素簡略,整體畫面給人以放松、舒適的感覺,畫面直觀的表現出人與自然、天地和諧統一的存在著。
結語
棲息地系列作品的創作是一個學習探索的開始,形式構圖、用色以及畫面意境的表達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對于色彩的研究頗感興趣,構圖和意境表達方面追求“可居可行可游”的意境。回顧整個棲息地系列作品,每一張作品都是創作道路上的堅實腳印,他們錄了學習階段的想法和嘗試。從開始對山水自然的向往,再到大量的寫生和收集資料,最后到起稿構圖,不斷調整畫面局部與整體,畫面虛實、疏密的關系,一張張作品的完成,過程中有過太多的困難和阻礙,但是帶給我更多的是成長與進步。創作的樂趣以及意外的收獲,不斷的激勵著我繼續探索下去。學習中國畫從傳統開始,但是通過這次創作,逐步地打開了思路并突破自己。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需要將傳統融入到藝術創作中,與時俱進,打開思路積極探索。
作者:郭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