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2月22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要】互聯網的發展打破了傳統新聞媒體格局,使國有資本制壟斷徹底被粉碎,而互聯網時代的混合所有制新聞媒體業新格局已逐漸成形。本文就互聯網時代中國新聞媒體業的混合所有制行進分析,探究互聯網的發展給新聞媒體制度帶來的轉變。
【關鍵詞】新聞媒體,混合所有制,發展
中國新聞媒體發展的新勢頭,是以互聯網發展為主的新聞媒體制度的改革,在資本平穩增值的過程中,現階段的新聞媒體的業務增長點為新聞媒體發展的關鍵點,以此不斷完善其結構布局、制度形式,以混合所有制的形態革新中國新聞傳媒業,改變了傳統環境中工作新聞傳媒業的生態結構。
一、混合所有制下的新聞傳媒業特征--結構變化
之所以新聞傳媒業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是在互聯網企業資金的注入下形成的。社會經濟與社會科技的革新,推動了新聞傳媒業的發展進度,使其新聞媒介朝多元化發展,信息信息的采集與傳播速度非常快,互聯網的發展使得新聞傳媒業中融合了更多的虛擬技術,這無一不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與感知。
新媒體的出現博得了人們的眼球,也革新了人們日常獲取各種信息的途徑與習慣。相較于現階段的新媒體,傳統媒體是以國有制為主的,以發揮與建設國家精神文明為中心,為重大戰略部署發揮主要的新聞傳播作用。在以往很長一段時間新聞傳媒業都在做改革,但改革工作的前提是體制保證下的“雙重屬性”、“三種角色”的落實,這樣的改革工作不能幫助新聞傳媒業與同期社會變化、人們需求相匹配。如上文所言,傳統新聞傳媒業的改革是建立在國有制保持不變的基礎上,所以話語權是不做任何改變的,只是做工作上的方式與策略調整。
但是,多種所有制的出現是以多方面的利益為導向的,所以就會呈現出多角化的關系、變革與矛盾,這其中受到深化改革的就是傳統的話語權問題,徹底被改變、被撼動,所以傳統新聞傳媒業雖然有說話的權利,但對話方面欠缺了相應的機制,所以傳媒業的工作缺少著力點,隨著社會各行業的發展,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人們的需求與關注點也在不斷發生改變,以至于傳統新聞傳媒業逐漸失去關注度與吸引力,從新聞內容、傳播形態方面徹底失去了戰斗力,以至于出現經營不善、人才流失等現象,所以出現了互聯網時代下的國營與民營混合所有制。
(一)混合所有制下的新聞傳媒業特征--新媒體移動端
混合所有制下的新聞傳媒業新聞資源的改變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區別于傳統媒體,新媒體并不是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第一資源;(2)新媒體在混合制度下的改革進程中占主導地位的是民營資本;(3)相對來說新聞資源傳播過程中移動端的貢獻度是最大的。新媒體的這種發展趨勢與阿里巴巴構建“移動事業群”的思想、路徑是不謀而合的。對于阿里巴巴來說,移動端的發展直接影響到企業發展的核心布局。
(二)通過調查CNNIC《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可以從相關數據中看出(1)時間截止到2016年年底,我國移動端的網購用戶數量已經達到4.41億人次,占手機網民的63.4%,年增長率為29.8%;(2)在2017年2月24日百度財報報道其上一年第四季度的營收,高達182.12億人民幣,而移動端業務營收占有比例為65%;(3)在2017年3月22日騰訊公司財報報道上一年第四季度的網絡廣告營收,高達82.88億元,而效果廣告占有份額為51.68億元,同期增長比例為77%。整體體現在移動端的朋友圈、微博等賬號。
二、混合所有制下的新聞傳媒業特征--自媒體
對于自媒體的理解,現階段認同度比較高的是來自美國新聞學會媒體中心所發布的關于自媒體的定義。通過研究謝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理的報告,可以提煉出他們對自媒體的定義敘述:“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自身的事實、新聞的途徑。”
本文研究思路與其行為主體的界定有相同之處,但本次研究對于自媒體的個人屬性這一概念有特別的強調,在互聯網的深度使用過程中自媒體必將凸顯出個人屬性,其中包括信息傳播過程中的個人思想、性格魅力、個性表達等等,這些都會因為信息個人獲取者因時間、環境的不同而產生改變。
相對來說,自媒體對點--面的信息傳播模式非常看重,同時也強調變現功能,以及在發展過程中版權與運營的有效保護等等。從而不難看出,混合所有制下的新聞媒體業自媒體界定為:“以個人為發起者和核心影響力,借助資本運營和技術研發,以獨特的視角和更加親民化的服務精神,創新有效的傳播手法,以影響特定的社會群體深度參與,同時完成影響力變現的新型信息交換平臺。”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的發展打破了傳統新聞媒體格局,使國有資本制壟斷徹底被粉碎,而互聯網時代的混合所有制新聞媒體業新格局已逐漸成形。中國新聞媒體發展的新勢頭,是以互聯網發展為主的新聞媒體制度的改革,不斷完善其結構布局、制度形式,以混合所有制的形態革新中國新聞傳媒業,改變傳統環境中工作新聞傳媒業的生態結構。
參考文獻:
[1]選自習近平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2]潘忠黨.新聞改革與新聞體制的改造--我國新聞改革實踐的傳播社會學之探討[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7(3),62-77.
[3]柳斌杰.全面提升主流媒體的核心能[J].新聞與,2017(2),24-32.
[4]黃旦,李暄.從業態轉向社會形態:媒介融合再理解[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6(1):13-20.
[5]林暉.未完成的歷史--中國新聞改革前沿[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100).
[6]李良榮.艱難的轉身:從宣傳本位到新聞本位--共和國60年新聞媒體[J].國際新聞界,2016(9):6-12.
相關期刊推薦:《新聞與》是北京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新聞專業期刊,集理論性、知識性、實用性、可讀性為一體,歷來為新聞工作者、通訊員、愛好者和大中專師生所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