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1月28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下面文章主要從舞蹈鑒賞的內涵出發,闡述了舞蹈鑒賞的作用和意義,并對如何提高舞蹈鑒賞水平提出個人的淺顯見解。舞蹈鑒賞是人們在觀賞舞蹈演出時所進行的一種精神活動,是對舞蹈作品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整個過程。
關鍵詞:舞蹈鑒賞,意義,審美,方法
一、舞蹈鑒賞的內涵
所謂舞蹈鑒賞,即觀眾通過舞蹈作品所塑造的舞蹈形象,從而認識它所反映的社會背景、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對這種生活現象的審美評價,是觀眾通過舞蹈作品而展開的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審美再創造過程。其本質是一種認識活動,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認識活動,它是一種特殊的對舞蹈作品的認識活動。舞蹈鑒賞包含著極其復雜的審美心理因素和心理機制。審美心理中包含著注意、感知、聯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它們彼此之間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舞蹈鑒賞中的審美心理結構。舞蹈鑒賞實際上是一個多種心理要素的綜合運動過程。
二、舞蹈鑒賞的作用和意義
(一)舞蹈鑒賞具有審美教育意義
舞蹈能開發人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對未來信息的處理、反饋能力;舞蹈還能促進人的細心、專注、毅力、自制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以及性格、情操等方面良好素質的塑造。具體表現為歡快、明朗的舞蹈作品,能培養人們積極樂觀的精神;深邃偉大的舞蹈作品能造就人堅強,剛毅的性格;溫暖抒情的舞蹈作品能撫慰人煩躁、孤寂的心靈等等。因此,通過舞蹈鑒賞,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塑造高尚的人格、促進人的健康發展,從而有利于社會和諧。
(二)舞蹈鑒賞具有娛樂和消遣的作用
舞蹈鑒賞可以豐富人們的業余生活,在閑暇時間多參加帶有娛樂和審美趣味的舞蹈鑒賞活動,可以讓人們放松心情,消除身心疲勞,積蓄精神,煥發活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工作學習效率。
(三)舞蹈鑒賞還具有保健和治療的作用
如舒緩的舞蹈音樂,美妙動人的舞蹈韻律都會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產生良性刺激,促進人的呼吸、血壓、基礎代謝等調節到最佳狀態,將人在受到壓力時的不利反應降到最低。
三、舞蹈鑒賞的方法
如何進行舞蹈鑒賞呢?作為觀眾,在欣賞舞蹈藝術的審美大體可分為三個層次,由淺到深依次為外在的感官上的審美、情節和情感上的審美、思想上的審美。一般情況下,觀眾大都處于第一個層次的審美,主要體現在對舞蹈演員肢體動作、舞蹈技巧、舞美和音樂的欣賞,即在視覺和聽覺上的一種欣賞,這種欣賞不具有連續性、邏輯性、思想性和深刻性,屬于淺層次的欣賞。若想對一部舞蹈作品進行全面的領略,必須通過這種肢體語言的外在形式,進入到情感、情節和思想的更深層次的欣賞。那么,怎樣提高自己的鑒賞水平呢?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一)學習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識
在此基礎上,可以更好地結合舞蹈題目、舞蹈語言,理解和深化舞蹈主題。單一的舞蹈動作不一定具有固定的含義,只有在規定的情境中,結合舞蹈主題才會賦予其一定的含義。觀眾通過舞蹈的題目、舞美和舞蹈動作的律動、含義,深化情緒,產生聯想和共鳴,從而進一步理解和深化舞蹈主題。
(二)做好充足的功課
在鑒賞舞蹈作品時,首先要了解舞蹈作品的創作意圖或背景,了解作品的民族和地域特征,并結合不同時期的時代特征欣賞舞蹈作品。一部優秀的舞蹈作品往往寄托著作者對某種事物或現象的感受或理解,要想準確領會和欣賞作品,應該了解作品創作的意圖和背景;不同的民族舞蹈各自具有不同的風格特征和不同的地域美,只有了解了舞蹈作品的民族和地域特征才能進一步理解把握其舞蹈動律和審美特征。舞蹈藝術作品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的審美和思想變化,因此結合不同時期的時代特征欣賞舞蹈作品,更能使觀眾深刻理解舞蹈作品的內涵。
(三)可以結合舞蹈音樂欣賞舞蹈作品
舞蹈中的韻律是以音樂的節奏為基礎的,在欣賞舞蹈的過程中,觀眾可以通過舞蹈中的音樂,了解舞蹈作品的情緒,從而進一步把握舞蹈的形與神;另一方面,舞蹈音樂的結構直接影響了舞蹈作品的結構。所以,結合舞蹈音樂欣賞舞蹈有助于理解舞蹈作品。
(四)需要提高自身綜合修養
為了更好地欣賞舞蹈作品,需要提高自身綜合修養,了解和掌握一些文學、歷史等方面的知識及相關的美學知識。如舞蹈作品《金山戰鼓》《昭君塞》《霓裳羽衣舞》等,如果對歷史不夠了解,就很難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和內涵(五)多看多接觸優秀的舞蹈作品鑒賞能力來自本人的藝術實踐,只有多看、多接觸舞蹈作品,尤其是優秀的舞蹈作品,才能充分感受到舞蹈鑒賞中的藝術樂趣,才能真正提高舞蹈鑒賞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彤.舞蹈藝術審美與作品賞析[H].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6.
[2]鄭莉,蔡霞,李中會主編.舞蹈鑒賞[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3]平心.舞蹈鑒賞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馮雙白,茅慧.中國舞蹈史及作品鑒賞[H].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相關期刊推薦:《北京舞蹈學院學報》是中國舞蹈高等院校中唯一的專業學術性刊物,1998年正式升格為中國國家級刊物和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2003年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與“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