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1月21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本篇文章是由《廣東藝術》發表的一篇的藝術論文,本刊通過精心策劃的欄目和精美的圖片把最新的藝術信息提供給讀者,折射藝術世界所展現的美麗風景。她將繼續解放思想,加強藝術理論與藝術實踐的結合,密切關注藝術熱點,加大藝術信息含量,向讀者展開更加廣闊的藝術視野。
【摘要】設計是品牌形象的最有力的表現武器之一。任何一種設計的核心競爭力是他區別于其他設計的特色理念,國家設計在國際中的形象亦應如此。本來闡述了從各國設計中學習如何打造“國家設計”的品牌印象,逐漸讓世界對中國設計的產品或品牌印象不再是“中國制造”。
【關鍵詞】中國設計;文化積淀;形象;經驗;國際設計
契合2008年奧運會和去年才舉行的北京設計大會以及2010世博的盛大舉行這樣的一個歷史時期,我們可以感覺到中國政府方面越來越意識到中國在國際上形象與地位的重要性,而設計正是中國形象最有力的表現武器之一。但中國設計的現狀是什么樣呢?我們學院的一位來自德國的外教馬蒂亞斯教授告訴我們他在中國教設計課程的經歷讓我很有感觸,學生拿來給他看的設計作品,他看了問這是什么風格的設計,學生答道:“這是國際化的設計。”別人想要看的是國際化的設計嗎?并且所謂的國際化設計在中國學生心中也不過是這個國家抄點,那個國家抄點,最后組合而成的所謂的設計。在可以自由發揮想象設計思維的學生時代亦是如此,何況中國未來的設計呢?
學習其他國家打造自己設計品牌形象的經驗
先說美國,通過設計表現出明快、自由、優美、愛過、大氣的形象。從設計中比如美國悍馬車看出,以車體大,線條明快,風格硬朗為特點,其坦克、戰艦也是給人以這種感覺。其所反映的形象特點都與美國自由張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有很大關系。
再看法國,強調文化與藝術的作用。追溯起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新藝術運動,在1900年的法國巴黎博覽會期間達到高潮,隨及幾乎影響到整個歐洲,甚至波及美國。隨后,法國設計的高雅、時尚、優美、浪漫的風格為世人所公認,同時法國設計也成為時尚浪漫的代名詞。無論是建筑或是時裝,設計中處處可以捕捉到法國的精神與氣質。
作為現代設計的發源地之一,德國的設計風格與思想長久以來對全世界機械、工業產品、平面設計、建筑設計等領域發揮著深遠的影響力。德國設計其一絲不茍的邏輯特性使之在毫不損害品質的前提下攀上生產規模化的巔峰,品位但不張揚,透出一種簡約、嚴謹的高貴氣質。
北歐的設計給人們的感覺往往是簡約但不簡單。追尋本源,極光、白雪、冰川、森林的寧靜自然的感覺,處處散發著神秘、質樸的北歐式的現代生活方式。再有它的人道主義的設計思想、功能主義的設計方法、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的結合,這一切使得北歐的設計給人一種純粹、洗練、質樸、靈動的氣質與力量,這些也都源于國家的綜合形象氣質。北歐設計尤以“最有人情味”家具設計著名,表現出對形式和裝飾的節制、對傳統價值的尊重,對天然材料的偏愛、對形式和功能的統一,以及對手工品質的推崇。
韓國的特色主要是依靠韓劇大力傳播韓國文化與韓國形象。。比如當年《大長今》的電視劇,這種藝術形式視聽結合,具有傳播范圍廣,表現手法靈活多樣、刺激性強、感染力大等特點,其傳播韓國的文化、服裝、美食等方面的功效遠遠大于世人對它的估計。特別是服飾方面,一邊注重向世人展示出國家傳統服飾,一邊重視打造時尚的服裝迎合時展。
日本的設計藝術常以一種傳統東方的思維方式和感受力來表現作品內容的,有時它借助于鮮明的民族傳統視覺符號,例如和服、茶道、和屋以及傳統書法、傳統繪畫和傳統民俗等飽含民族審美意味的圖形,以典型的日本風格展現在世人面前,展現出了體面、優雅、個性、杰出等國家形象要素。
反思我國如何打造“中國設計”的國家品牌形象
似乎多多少少我們都能對這些國家的整體設計形象都有個較清晰的概念。那么“中國設計”給世界是什么樣的概念呢?我認為上述國家都有值得我們中國學習的地方。學習是看,是理解,經過吸收消化,然后結合自己本國文化的本源做出的本土設計,逐漸讓世界對中國設計的產品或品牌的印象不再是“中國制造”。
世界由各種不同的風格特色的國家組合成,不可否認的是在這樣的一個信息共榮的時代文化的逐漸融合是一種大趨勢,但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并不是趨同的“國際化設計”,而應該是以各國文化本源為基點的擁有不同特色的設計。
那么中國設計應該如何做呢?首先,先是強調中國風格,再是國際化風格。五千年的文化積淀,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并且國際上最感興趣的也正是如此,他們希望看到的中國設計就應該是能體現這種文化的設計。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保持自己的本源才是硬道理。其次,為什么我們經常會認為外國進口的才是好東西高質量呢?其實很多時候東西是中國自己生產的,卻因為掛著德國品牌、日本品牌而大賣。其原因是我們的消費心理有種價格高就是好東西,其實外國的產品在定價上不僅包括產品的價格,而且含有現在對能源材料的消耗與浪費在未來如何來彌補和保護的費用。我國卻往往忽視了這一點,總是打價格戰。而且他們在數量上也有控制,而不是像國產的大批量生產。再次,當然也要結合我國國情,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無法讓全民的消費水平都一步提高到高品質的生活,所以也要分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進行不同的設計。最后,政府應繼續重視中國設計的發展,從培養全民的設計意識等方面做出努力。
結語
任何一種設計的核心競爭力是他區別于其他設計的特色理念,就像市場上的一些設計產品會生產一些限量版,存在的依據就是因為他們的特殊性。而打響中國設計品牌的實質就是在尋找中國設計的特殊性,其一就是中國文化的吸收沉淀,民族文化源遠流長,這是我民族設計的立本所在,其二,我們應該辯證的看待國際設計,在堅持中國風的前提下客觀歸納吸收國際設計成為壯大中國設計的有力支撐。
站在中國歷史的高度,站在國際設計的環境中,打響中國設計的品牌!
參考文獻
[1]《禪境——日本設計的文化特征》作者:伍斌.發表于設計在線http://www.dolcn.com 時間2007-05-07
[2]《漫步印刷展覽 品味德國設計》作者:海德堡 梁敏.發表于 《印刷世界》2009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