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2月21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通過現場踏勘和樣地調查,對安吉中南百草原景區內人工植物群落的植物種類和景觀空間進行調查與分析并總結,得出景區內人工植物景觀的營造共運用植物72科168種,其中藤本植物只有3種,植物種類比較單調,多選用鄉土樹種;片植類植物豎向景觀層次不夠,景觀效果欠佳,但植物總體長勢良好;人工植物景觀空間較多,但營造的空間形式不夠豐富。
關鍵詞:安吉中南百草原;人工植物景觀;景觀空間;空間營造
如今城市生活節奏快,都市人口高度集中,高強度的工作、緊張的氛圍和快節奏的生活促使人們更加渴望閑適、輕松的田園生活。安吉位于長三角腹地,作為“兩山理論”的發源地,自2019年以來,安吉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成為人們享受田園生活的最佳地之一。安吉的旅游業蒸蒸日上,其中安吉中南百草原景區是中國長三角地區最大的生態休閑旅游景區之一,成為游人前來安吉旅游的首選地。
1研究意義
在安吉“兩山理論”的大背景下,安吉中南百草原景區積極發展生態旅游,是安吉旅游業蓬勃發展的重要載體。在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期間,安吉中南百草原作為安吉當地的疫情隔離點之一,后又被評為“浙江省特色精品療休養目的地”之一。安吉中南百草原不僅是生態旅游的最佳選擇地之一,也是人們休憩療養、享受生活和融入大自然的好去處。景區內植被覆蓋率達95%,擁有全球僅存的大片原始淡竹林群落,植物景觀以自然林和人工林為主。通過對安吉中南百草原人工植物景觀的調查和研究,整理出景區內人工植物景觀值得借鑒之處,同時針對景觀不足提出改善意見。
2調查地概況與樣地選取
2.1調查地概況中南百草原景區地處著名“中國竹鄉”安吉縣境內,距縣城3.7km,景區面積約373.33hm2,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年接待游客達168萬人次。景區于2000年由原先的安吉三官林場改建而成,其內植被覆蓋率達95%,擁有大片自然林和人工林。
2.2樣地選取根據安吉中南百草原景區內人工營造景點的分布,就百草原內入口道路景觀、草坪景觀、水岸景觀、人工林景觀進行樣地調查并分析。選取入園口下坡段道路、馬尼拉大草坪、靜湖、茶園、“三園”觀賞區、淡竹林出口6個典型空間樣地進行分析。
2.3研究方法在能反映群落結構的地方設置20m×20m的樣方進行喬木的調查,于每個樣方的四角及中央設置4m×4m的小樣方5個進行灌木調查,1m×1m的小樣方5個進行草本植物的調查。
3中南百草原內樣地景觀分析3.1樣地植物種類組成所調查的樣地中現有人工植物72科168種,其中,喬木102種、灌木25種、藤本植物3種、地被26種、水生植物12種。
3.2植物造景及植物景觀空間分析
3.2.1植物造景。植物造景是運用喬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通過藝術手法,充分發揮植物的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來創作植物景觀[1]。利用植物并結合其他造景元素,在發揮園林綜合功能的需要、滿足植物生態習性以及符合園林藝術審美要求的基礎上,采用不同的構圖形式、不同的園林空間,創造出格式園林景觀以滿足人們的需要[2]。
3.2.2植物景觀空間。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筑園林城市規劃》詳細解釋了園林植物景觀空間的定義:園林中以植物為主體,經過藝術布局,組成適應園林功能要求和優美植物景觀的空間環境[4]。一般來說,園林植物空間是由基面、豎向分隔面以及覆蓋面3個構成面單獨或共同組合成的具有實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圍圍合,植物可以作用于空間中的任何一個面[4]。一般植物景觀空間可以分為開敞植物空間、半開敞植物空間、垂直(豎向)植物空間和封閉空間[4]。園林植物景觀空間能營造舒適的休息空間和唯美的視覺空間,通過植物來分隔空間并遮擋視線,組織引導游人視線和行動,靈活多變的植物空間使園林從平淡無奇和缺乏靈動感轉向色彩斑斕,還可根據四季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時序變化[5]。
3.3中南百草原景區內植物景觀空間分析
3.3.1百草原入口下坡段道路——過渡與引導空間。
百草原的游線由一段下坡路進入園內,該段路寬10m,長34m,坡度10°。入口道路兩邊種植香樟、銀杏和馬尾松,并配植灌木灑金珊瑚、南天竹和八角金盤。喬木長勢都很好,平均樹高18m,冠幅9m,胸徑30cm,灌木枝葉繁茂。過渡與引導空間:入口下坡段道路上較大的喬木和茂密的灌木將入口道路打造成郁閉的空間,并利用馬尾松、香樟、銀杏3種喬木的樹型、葉色和葉形搭配,豐富空間的視覺效果。在由高漸低的地勢基礎上,栽植高大的香樟、銀杏和馬尾松,加上茂密的灌木層,整體拉長了豎向空間,構成了一個垂直向上的開敞空間,延長了景深,形成了“小空間,大場面”的形式。走過下坡段就是馬尼拉大草坪,正如陶淵明《桃花源記》里: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下坡段道路將游人由入口引導至馬尼拉大草坪,并起到過渡空間的作用。
3.3.2馬尼拉大草坪——空間對比。
中南百草原景區內馬尼拉大草坪面積7.7萬m2,是入園后到達的第一個景點。草坪邊緣種有紅竹林、桂花、香樟和大面積的濕地松林。空間對比:在園林空間的營造中,對比手法被普遍應用。通過對比,更能突出各個空間的特點[7]。植物景觀空間雖然是由垂直面所限定,但是基面是唯一連續的。因此,邊界是空間界面范圍的最基本的暗示,不同種類與高度的地被植物覆蓋基面可形成明確的界限,不同植物變化之間暗示空間的轉折與變化[6]。
馬尼拉草坪長條形,地形起伏,地勢較高處栽種著大面積的濕地松林,林緣線隨草地地勢變化而變化,濕地松林前種植成排桂花,起到強調林緣線的作用。林緣線在平面上將草坪空間和濕地松林空間進行了轉折。馬尼拉大草坪空間開闊,是可進入型空間,與茂密且不可進入的濕地松林空間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與疏密對比。
3.3.3靜湖——建立空間序列。
靜湖占地面積約6萬m2,位于馬尼拉大草坪南面,環靜湖一周種了柳樹、楊樹、香樟、桂花、杜英等樹種。在靠近靜湖北面的水域建有一個湖心島,島上現有水杉、柳樹、桂花、蘆葦等,是靜湖內飼養的各種禽類休憩的地方。湖西邊的游步道一側臨水,一側緊靠桂花園和竹園,并由小道延伸入桂花園,分割林下空間。靜湖與香樟園之間用九曲橋相連,其間錯落數個亭子,供游人休憩和觀景。建立空間序列:結合地形和水體,運用視線的透視以及多樣的造景手法,使空間變得豐富多彩。
喬灌木結合水體的不同組合,起到分隔空間、圍合空間、空間滲透等景觀效果,人們在其中體驗不同的空間所帶來疏密、虛實等變化。園林綠地植物空間中,水景可營造出耐人尋味的獨特意境。水體在園林中無論做主景、配景無一不借助植物的姿態、色彩及線條來豐富水體景觀[8]。靜湖東西兩側種植成片的桂花、香樟、竹子等,南北兩側未種植成片植物,視線通透,使得靜湖整體成半開敝空間。湖面由湖心島和九曲橋分割成大小不一的水空間。岸邊的人工林空間、水面空間、湖心島植被空間和水面亭子空間形成和諧的空間序列,豐富了湖面景觀,使游人感受一步一景的景觀效果。
3.3.4茶園——封閉空間。
中南百草原景區有一片占地約0.2hm2的白茶園。白茶園位于靜湖東北處的山坡上,階梯狀種植,便于采摘和養護,茶園周邊種植香樟、紫竹、馬尾松和紫玉蘭。白茶樹的茶芽顏色會隨著時令發生變化,清明前的嫩葉是灰白色的,到了谷雨時嫩葉逐漸變綠。整片的白茶山在不同時節呈現不一樣的景象。白茶園邊是一片玉蘭園,紫玉蘭樹高挑,春季花團錦簇,與翠綠欲滴的白茶園形成花紅葉綠的景觀。封閉空間:空間中間種植較低矮的灌木,采用分支點低的喬木栽植于空間周邊,阻隔游人的視線,營造封閉、寧靜的空間[9]。白茶園一側是玉蘭園,其它三面種有高大的香樟樹,使得白茶園成為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在園內其他地方并不能直接看到白茶園,從而形成了一片封閉安靜的空間,給人靜謐、含蓄的景觀感受。
3.3.5“三園”觀賞區——空間層次。
中南百草原景區內“三園”觀賞區是由雞爪槭園、梅園和櫻花園組成的,其中雞爪槭園占地約1.67hm2,櫻花園占地約0.53hm2,梅花園占地約0.47hm2,三園均建在山坡上,利用地形進行景觀空間營造。地形是構成園林景觀的骨架,既影響景觀美學特征,也影響空間構成及空間感受[10]。雞爪槭園的景色主要在春秋兩季,在春天剛開始長出的葉子是紅色的,夏天陽光照射強烈,葉綠素增多,葉子變成綠色,到了秋天就又變成紅色。雞爪槭園林下空間長滿了野草,在坡底向上望,陽光透過雞爪槭的葉子灑落在布滿水珠的野草上,形成了雨后金光蒙蒙、綠意盎然的景觀。站在坡頂,又能看到火紅的一片紅楓,充滿著熱情。櫻花園和梅花園在同一片山坡上,由一座登山廊作為界線劃分開。
廊拾級而上,游人先是感覺自己在林下,抬頭看去,都是櫻花亦或者梅花,再往上走會與櫻花樹一樣高,最后登上廊頂,便將這片花海盡收眼底。園林植物與建筑的配置是自然美與人工美的結合,處理得當,二者關系可求得和諧一致[11]。櫻花園和梅花園很好地借助了登山廊,展現給游人不一樣的美景,使景觀空間從相對郁閉漸漸開朗開來,最后登頂將景觀盡收眼底。登山廊靈動地穿梭在花海中,也顯得有了生命力。
3.3.6淡竹林出口——藏與漏的空間關系。安吉中南百草原內擁有著占地66.67hm2的原始濕地淡竹林群落,這片淡竹林群落曾被美國耶魯大學和中國林業部共同評定為世界上僅存的面積最大的一片原始濕地淡竹林群落,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竹林中還生長著不少野生中草藥,如黨參、麥冬、銅錢草、車前草等。淡竹蒼翠的身影所營造的靜謐、安寧、空靈,能讓游人頓時忘卻城市的喧囂與生活的壓力,陶醉于自然間。
藏與漏的空間關系:在園林植物空間中,空間的藏露和虛實處理,起著引導和暗示的作用。淡竹林迷宮是由0.6m寬石子路在淡竹林下鋪設而成,迷宮全長2625m,游完全程大概需要1.3h。淡竹林迷宮是一個相當私密和郁閉的空間,當游人走近淡竹林迷宮的出口處,隱約看見一片黃色,再走近,出現一整片金黃的油菜花,油菜花田旁的山坡上種滿了紫荊,整片紫紅色的紫荊與金黃色的油菜花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從一個光線較弱的空間突然來到一個光線充足的空間,刺激了人的視覺,產生了驚艷的視覺效果。竹林將整片的油菜花隱藏在竹林后,只露出0.6m寬的石子路視線,引導并暗示游人進入下一個空間。
4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4.1樹種運用單一
中南百草原景區內地形豐富,景區前身是林場,植被覆蓋率高,植被以鄉土樹種為主。山區溫度較低,濕度較高,對引種增加了部分外在因素,為減少費用的支出,景區內的人工植物景觀都以鄉土樹種為主,樹種選擇上單一。對此,建議可以營造一些小環境,選擇適合的植物進行造景。
4.2植物景觀層次少中南百草原景區內人工植物景觀營造,以成片種植形式為主,大部分林下空間沒有進行植物造景,植物在豎向上種類單一,沒有豐富的景觀層次。對此,建議在林下道路邊增加花徑、花帶等的配植,在林下種植耐陰并具有觀賞價值的灌木,豐富豎向景觀層次。
4.3養護不到位,造成景觀不佳由于目前景區的日常養護管理費用有限,難以做到足夠的養護管理,在日積月累下造成很多問題,如景區植物景觀病蟲害現象比較嚴重;水肥管理不足,大量植物的生長態勢受到影響;園內環境衛生情況較差,枯枝落葉堆積現象普遍,容易導致病蟲害滋生;公園的巡邏監管不嚴,容易助長游人在園內的采摘、盜挖等不文明現象的發生。對此,建議加強植物養護工作人員的管理及培訓,增加景區內養護植物的費用,明確景區內人為損壞植物的相關賠償。
園藝論文投稿刊物:《現代園藝》本刊是我省唯一的國藝實用科技期刊,主要以傳播先進實用的果樹、蔬菜、花卉、西甜瓜等良種良法為主。始終貫“推廣變及先進實用的田間載培技術”為宗旨,以其學術的權威權,時效性和一貫取信于民、講求實效的作風在國內園藝界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5結語
安吉中南百草原景區內植物覆蓋率高,人工營造的植物景觀充分參考當地的自然環境,主要種植鄉土樹種,營造自然生態的景觀。景區內人工植物景觀空間豐富,且景觀空間之間過渡自然,起到引導游人的作用。景區內的植物景觀有其值得借鑒之處,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但總體來說,景區內植物長勢好,景觀視覺效果佳,能夠給游人帶來更加貼近自然的景觀感受,安吉中南百草原是一個旅游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參考文獻:
[1]蘇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2]房芳.園林植物造景審美基礎及存在問題研究[J].山西林業,2017(03):40-41.
[3]朱鉤珍.中國園林植物景觀藝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76.
[4]李偉強.園林植物空間營造研究———以杭州西湖園林綠地為例[D].杭州:浙江大學,2007.
[5]陳海峰.園林植物與園林空間景觀的營造要點分析[J].現代園藝,2017(02):89-90.
[6]李偉強.園林植物空間營造研究[D].浙江大學,2007.
[7]彭一剛.中國古典園林分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6.
[8]周武忠.園林美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
作者:周李,王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