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2月18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 要:目前,我國城市化發展迅速,城鄉規劃設計是保證各項工作有序進行的基本保證。建筑設計與城鄉規劃設計密切相關。在經濟發展的現狀下,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作為一個重要的能源消費產業,將綠色、環保、節能理念融入建筑業具有重要意義。在此背景下,生態建筑應運而生。
關鍵詞:城鄉規劃;規劃設計;生態建筑;建筑設計
生態建筑設計理念在城鄉建設規劃中的應用,可以進一步提高建筑設計水平,為人們創造更加和諧、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面對當前城市沉重嘈雜的社會環境,人們更加渴望綠色和諧的生活。生態建筑設計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將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壓力聯系起來,更好地滿足了現代城市發展的需要。它是新時期城鄉規劃的重要手段。
城鄉規劃論文范例:城鄉融合發展規劃中的生態城鄉規劃設計
1城鄉規劃中生態建筑設計的概念
城鄉規劃是政府部門科學的規劃城鄉各個方面的發展,科學布局空間,科學利用地方資源,進一步優化居住環境。城鄉規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推動我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具體來說,城鄉生態建筑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首先,在城鄉規劃中,生態建筑設計更注重建筑與環境的適應性。生態建筑設計的風格不是隨意的,而是要與當地環境有機結合。在此前提下,做好創新工作。充分發揮自然資源的自我調節能力,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具體來說,整個整合過程涉及到生態建筑材料的整合,也涉及到建筑理念等諸多方面的整合。在實際的整合過程中,要在保證自然環境不被破壞的基礎上實現二者的真正整合。
其次,在城鄉規劃和建筑設計中,必須采用綠色建筑材料。環保材料不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還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達到保護環境的效果。在整個建筑中,建筑材料是一個重要因素。在城鄉規劃和生態建筑設計中使用角色建筑材料,可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符合生態建筑的基本概念。然而,通過筆者的調查研究發現,許多城鄉規劃生態建設項目所用建筑材料質量很差,很難滿足綠色環保的要求。此后,周邊環境遭到破壞,同時影響居民的健康。因此,生態建筑設計提倡綠色建材的應用,一方面可以保護環境,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對人們健康的影響。
最后,在生態建筑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創造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它能對當地人的心情產生積極的影響,使人們的生活環境更加宜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在良好的人類環境的幫助下,人們的內在環境得以緩解,這對人們的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有利于優化我們的生活質量,促進城鄉規劃生態建筑的發展。
2生態建筑設計在城鄉規劃中的有效運用
2.1思想創新
在進行城鄉規劃設計與生態建筑設計相結合時,可以借助一些設計理念,讓生態建筑設計更好地融入城鄉規劃設計中。但是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不要將設計理念一成不變的搬運過來,應該在原有理念的基礎上進行有效創新,讓生態建筑設計能夠更好地適應城鄉規劃的設計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因此在進行生態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先進行基本的規劃,然后進行實地考察,根據具體的實際要求做好統籌規劃,保證在設計過程中拋棄傳統不利于城鄉規劃與生態建筑設計有效結合的理念,采用適合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創新理念,將建筑與周圍環境實現有效結合,從而達到生態建筑設計在城鄉規劃中的有效運用。
2.2加強規劃設計規劃改革
要加快經濟發展就需要把建設的重點投向城鄉設計規劃上,把城鄉設計規劃改革盡快完成。而城鄉規劃設計改革需要專業的優秀人員,因此企業與高校之間要加強合作,盡快培養出專業的人才。對于生態規劃設計上的問題,政府要對其進行強有力的把控,比如城鄉設計規劃改革完成之后,根據地形地勢等開發著名的度假旅游項目,在保護環境的同時提高城鄉的經濟收益。
2.3創新生態建筑的設計理念與設計方法
目前,我國城鄉規劃設計過程中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其中最典型的干擾因素就是交通堵塞問題與環境污染問題,也正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生態建筑設計的價值得不到良好地發揮。因此,為了更好地避免這些問題對生態建筑設計產生影響,就需要不斷創新設計理念與設計方法,首先,要將所有可能對生態建筑設計產生不良影響的因素全都考慮到;其次,通過結合城鄉規劃的實際情況,運用一些當前主流的設計思路,制定出合理的設計方案;最后,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根據當前城鄉規劃中存在的問題對設計方案再進行合理地調整,從而在最大程度上實現生態建筑的建設價值。
2.4堅持保護生態平衡
保護生態環境平衡最重要的便是綠化和陽光等等。因此,在進行城鄉規劃設計中,應該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將光線更好地滲入室內。所以在建設過程中,可以采用生態高技建筑,這種建筑可以將大量的光線照射在中庭建筑中,然后在根據反射的原理,將光線反射到室內,從而更好地保護生態平衡。其次,在進行城鄉規劃設計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綠化。因此在進行生態建筑設計過程中,可以將室內空間室外化,讓綠化和水面在建筑中進行空間劃分,從而讓城鄉規劃設計更好地與生態建筑設計相結合,保護生態環境的平衡,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2.5合理運用生態技術手段
在城鄉規劃設計中,生態建筑的設計還要利用一些生態技術,實現對所建設區域微氣候的調整,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通過將植被覆蓋在建筑墻面上,利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來對生態建筑的室內溫度與環境濕度進行調節,使城鄉居民能夠在最適宜的自然環境下生活;其次,生態建筑建造的重點就是要充分利用太陽光,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增加采光面積與采光效率,以此來滿足生態建筑內部生態系統的能量需求;最后,在普通居民住宅里,空調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而通過對生態建筑的植物進行合理的空間分布,并將建筑附近的綠化面積和水域面積比例進行合理的調整,就能夠實現室內通風的良好循環,減少了室內空調的使用頻率,大大節省了能源的消耗,從而達到了綠色生態建筑設計標準。
2.6加強城鄉制度改革
為了更好的將生態建筑設計運用在城鄉規劃設計中,應該加強城鄉制度的改革。因此,在城鄉制度改革中,應該加強對不利于城鄉規劃設計的因素進行及時糾正,保證在城鄉制度改革的基礎上促進生態建筑設計融入城鄉規劃設計中。另外,在深化城鄉制度改革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借鑒城市建筑的規劃設計進行創新,保證城鄉規劃設計與城市建筑設計相適應,從而保證生態建筑設計在城鄉規劃設計中能夠更好地運用。
3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以“多規合一”為代表的生態文明建設步伐持續加快,在此更應秉持“生態融城”理念推進城鄉規劃變革,整合自然環境與資源優勢,統籌城鄉建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多重要求,基于生態建筑設計理念推動城鄉空間增長模式的創新,最終實現城鎮化建設與生態環境大格局的協調統一。
參考文獻:
[1]湯俊軍.探究城鄉規劃中的生態建筑設計[J].現代園藝,2013(22):102-103.
[2]盧曉峰.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分析[J].低碳世界,2017(7):155-156.
[3]趙喆驊,李曉蕓.被動優先的綠色建筑設計探析——以深圳建科院大樓及山東建筑大學教學實驗綜合樓為例[J].建筑節能,2017,45(11):21-28.
作者:徐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