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2月14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當前我國部分地區初中物理教師的教學理念仍然比較落后,無法及時跟隨教育改革的步伐,導致教學無法取得較好的效果。文章針對農村中學物理教學進行分析與探究,找出教學的困惑,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物理教學;困境;對策;農村中學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也在不斷優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實際教學中仍然存在諸多困惑,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對它們進行分析,并采取合理的解決對策,才能夠為農村中學物理教學的開展打好基礎,推動農村中學物理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本文對農村中學物理教學中面臨的困惑及改善策略進行論述。
一、農村中學物理教學面臨的困惑
1.教學理念落后
素質教育理念提倡教師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技能,增強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因此部分陳舊的教育理念已經不符合當前教學需求了,做好教學理念的更新對教師來說十分重要。然而,當前我國部分農村地區初中物理教師的教學理念仍然比較落后,無法及時跟隨教育改革的步伐,很難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信息技術運用水平不高
初中物理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很多知識比較難以理解。教師要提升物理教學的效果,必須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將信息技術合理引入到教學中,能夠使教學形式更為靈活,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然而,從當前農村中學物理教學的現狀來看,多媒體的數量較少,信息技術較為缺失,不利于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提升。
3.教學模式單一
教學模式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學習,而不合理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合理進行教學模式的選擇與創新十分重要。但是部分農村初中物理教學存在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更傾向于采用“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
二、農村中學物理教學改善策略
1.做好教學理念更新
農村中學應當認識到教學理念更新的重要性,并及時對物理教師進行培訓,讓物理教師能夠了解時代發展的趨勢,并及時進行教學理念的更新,跟隨時代發展開展教學,提升教學有效性。另外,還應當引導教師多與同行接觸,了解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根據社會需求合理調整自身的教學策略,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計劃,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
2.有效引入信息化設備,提升教學效率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逐漸普及,農村中學也應及時引入計算機設備,為教師提供信息化教學條件,推動教師更好地運用信息技術,增強教學的現代化程度,促進教學效率的全面提升。初中物理知識較為抽象,教師應合理運用多媒體,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通俗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提升學習效果。這就要求學校做好資金的分配與管理,留取一部分資金專門用于信息化設備的引入,確保教師能夠有足夠的設備開展教學,以便更好地解決信息化設備不足的問題。另外,還應加強物理教師計算機技能培訓,為教師更好地運用計算機開展教學打好基礎。
3.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
為了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效率,教師應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小組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微課教學法、情境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生活化教學法等都是較好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以及學生學習情況對這些方法進行合理運用。
在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式教學法之前,教師應對學生合理分組,并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對任務進行分組探討,親自動手完成任務。例如,在教學“串聯和并聯”方面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并準備相關器材,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遇到大家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再詢問教師。這能夠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并且能夠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微課教學模式也是一種較好的模式,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錄制成微視頻,并將其發送到學生群或者家長群中,讓學生在課下隨時學習物理知識。
例如,在教學“重力、彈力、摩擦力”方面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微課將課程難度由淺入深分為三個等級:第一個等級主要講述概念、公式等基礎知識;第二個等級講述公式的運用方法,并融入例題鞏固知識;第三個等級主要以實踐活動為主,引導學生自主構建重力、彈力、摩擦力方面的題目。每一個等級可以制作一個微視頻,讓學生循序漸進學習物理知識,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
三、結束語
總之,雖然農村中學物理教學的效果不斷提升,然而在教學中仍然面臨較多的困惑,教師應合理分析自身的教學情況,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并構建科學化的解決對策,促進物理教學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京鳳.農村初中物理教學資源整合的實踐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8(14).
[2]殷蔚紅.提高農村學校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8.
相關論文范文投稿刊物:中國農村教育是由教育部城市與農村教育綜合改革辦公室、全國農村教育改革專業委員會、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理論部合辦,是全國唯一面向農村各類教育,為推動農村教育改革發展服務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