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7月09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刺參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需求迅速增長,刺參的養殖規模不斷擴大。伴隨苗種需求量的加大,池塘刺參網箱生態育苗應運而生,在刺參養殖生產過程中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在刺參網箱育苗中,網衣上的藻類繁殖導致了網箱眼的堵塞,直接影響到刺參的育苗成功率,一旦網眼堵塞嚴重就會造成刺參幼苗的大量死亡,從而給養殖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本文主要就微生態制劑在刺參網箱育苗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微生態制劑;刺參網箱生態育苗技術;試驗研究
在刺參網箱生態育苗的過程中,網箱周邊的藻類會釋放出一定量的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在藻類持續繁殖的過程中其含量會不斷的升高,從而使得刺參幼苗的生存環境急劇惡化,很可能造成刺參幼苗的死亡。使用最科學合理的微生態制劑能夠達到抑制藻類繁殖、氧化分解有害物質的目的,進而營造適合刺參苗種生存的養殖環境。
1微生態制劑概述
微生態制劑是從自然環境中篩選出的微生物菌體,經過人工培育繁殖可以獲得需要的有益菌。由于微生態制劑是通過有益菌培養繁殖得到的活性菌種,因此微生態制劑沒有任何的有害物,也不會產生任何的污染,對改善養殖水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過微生態制劑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養殖品種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且可以降低養殖過程中的發病率,提高養殖環境的水質質量。目前我國微生態制劑的菌種種類較多,在刺參網箱育苗養殖工作中應用的微生態制劑主要有光合菌種、硝化菌種、酵母菌等,在控制網箱網眼堵塞問題中可以采取乳酸菌、海洋酵母和光合細菌等[1]。
2刺參網箱育苗的試驗設計
試驗場地選擇于我地區的某水產養殖企業的海參養殖池塘,設計的刺參網箱規格為長4米、寬2米、高1米,該育苗網箱選擇W型的單層網衣作為網箱的附著基[2]。在2018年8月5日將網箱投放于池塘中,共設置14個網箱,其中微生態制劑濃度2PPM網箱6個,5PPM網箱6個,對照組網箱2個。在8月15日進行刺參幼苗的投放,刺參苗種的規格為2500頭/0.5千克,每一個網箱投苗量為0.5千克。
3試驗的方法
本次網箱育苗試驗周期為40天,在試驗的過程中分別進行2天一次、3天一次和5天一次的微生態制劑投放,并準確記錄相關數據信息。對照組不投放微生態制劑,保障對照組網箱幼苗自然生長狀態。工作人員每天對網箱的網眼堵塞情況進行觀察并記錄,在試驗過程中每5天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測并記錄相關的數據信息。同時對刺參幼苗的生長進行全過程記錄,且對不同頻次和微生態制劑投放濃度進行對比跟蹤記錄,從而獲得第一手數據資料[3]。
4試驗的結果
4.1網眼堵塞情況
通過試驗發現,微生態制劑濃度5PPM組網眼通透性最好,2PPM組次之,對照組最差。其中:濃度5PPM組中,2天一次的微生態制劑投放頻次可以達到很好的除藻效果,3天一次的投放頻次,微生態制劑對網箱中的藻類繁殖物也具有很好的清除效果;濃度2PPM組也有一定的除藻效果,而不投微生態制劑的對照組藻類繁殖較為明顯,網眼堵塞比較嚴重。
4.2出苗量情況
通過對試驗組記錄的數據信息分析,可以發現在網箱育苗過程中同等條件情況下,對照組苗種產量最低,投放微生態制劑的網箱中,投放濃度越大,產量越高,而高濃度情況下,2天一次和3天一次投放頻次網箱,其苗種質量和產量好于其他箱。進而充分證明在刺參網箱育苗過程中,投放一定濃度與頻次的微生物制劑,可以很好的提高育苗的質量與效率[4]。
5試驗結論
將微生態制劑以合適的濃度與頻次投放到池塘刺參生態育苗網箱中,可以發現微生態制劑有效的處理了網箱網衣網眼中堵塞的藻類繁殖物,且對藻類的繁殖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從而解決了網眼的藻類堵塞問題,對刺參的育苗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提高了刺參網箱育苗的苗種質量和產量,也為下一步的成參養殖提供安全優質的生態苗種。
本實驗充分利用微生態制劑的優勢,為幼參的生長提供穩定、適宜的生長環境,且參苗的成活率、抵抗病害能力、出皮率等都得到一定的提高。配合池塘養殖過程中使用微生態制劑,將會促進池塘成參的快速生長。因此在刺參網箱育苗過程中使用微生物制劑,不僅安全、綠色、健康,同時助力養殖水域環境的改善,進一步提高產量和效益,確保刺參產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文博,劉彤,宋曉陽等.微生態制劑在刺參網箱育苗中的應用研究[J].水產養殖,2015,36(3):13-14.
[2]賈治超,于剛,秦傳新等.微生態制劑對仿刺參室內育苗中換水頻次的影響[J].水產科學,2015,34(1):20-25.
水產養殖類刊物推薦:廣西水產科技創刊于1972年,是由廣西水產研究所主辦的追求學術性與實用性相統一的水產科技期刊。本刊自創刊以來刊登了大量反映水產學科最新熱點技術與理論成果的文獻,推動了水產業科技的傳播與交流,促進了地域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