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1月14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在傳統體制下形成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并不完善,一系列的弊端問題日漸突出。在這種情況下探索新的改革方向,分析未來發展趨勢就顯得非常必要且關鍵。為此下面文章針對我國現階段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創新及發展趨勢進行了簡要闡述,希望能為其他業內人士提供一些有效參考和借鑒,從而促進整個農業的又好又快發展,借此取得理想的市場經濟體制深化改革成果。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創新,發展趨勢,分析思考
農業產業效益的快速增長,為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提供了好的契機。科技化、專業化理念的提出,使改造傳統農業成為了一個新的課題,值得農業發展部門及相關的工作人員為之付出更多努力、投入更多精力。此外,舊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在推廣理念、職能分化上都存在著很大缺陷,管理機制不夠健全,運行機制不夠長效,很難滿足當今社會的農業可持續發展需求。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創新迫在眉睫,下面是筆者憑借自身多年的從業經驗,總結的幾點新的想法。
1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創新重要性及問題分析
1)改革創新的重要性。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與創新,目的是滿足新時期的農業發展需求,改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難、推廣效果不理想的弊端現狀。基層地區的農業技術推廣部門一直把公益性技術、經營性技術看做一個整體,組織相關活動時沒有明確推廣目標,沒有根據市場導向對推廣方案進行優化設計,推廣制度、推廣政策為了多層次的服務體系而建設,當前困境未能解決,新的問題已經產生[1]。
從近些年我國在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實踐以及經驗總結基礎上,逐漸形成了科技特派員的制度,在科技和企業以及農民間建立了聯系的平臺,進而對農民科技需求的同時調動了農業科技人員在工作上的積極主動性。通過對新型的農業技術推廣組織的形成,就能對農業科技和農民與企業的對接起到促進作用。
2)相關問題的分析。
從當前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現狀來看,還有諸多問題有待解決,主要是對推廣網絡方面沒有完善。在農村稅費改革之后原有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就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基層的推廣力量相對比較薄弱,在推廣人員的流失方面也比較嚴重,以及人員的結構比較老化,很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在人才的引進方面沒有做好。
比較缺乏相應的培訓工作措施。還有是在技術推廣的資金上不充足,這就造成阻礙推廣技術新品種的重要因素,使得在推廣的能力上比較薄弱。另外,農業技術推廣的機制沒有得到靈活化的呈現,從管理層面就存在著相應的問題,基層的農業技術部門人財物的管理是鄉鎮人民政府,而在具體的業務層面是受到縣市農業推廣部門指導管理制度的影響,這就對基層的力量發揮有著諸多的不利。
在激勵機制方面也沒有得到完善,使得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在物質以及精神層面比較缺乏,這就影響了實際工作積極性。還有是農民的接受能力相對比較差,對現代科技的應用比較少,這也造成了推廣的難度增加。
2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創新的內容成果
2.1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針對當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困境,部分基層推廣單位將公益性技術推廣與經營性技術推廣相分離,將無償農業技術推廣與有償農業技術推廣相結合,并通過試行技術承包、技術推廣與經營服務結合的形式,來推動農業技術推廣體制的改革[2]。部分農產品主產區開展了以高等院校、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和各種專業化服務組織為主體,以市場為根本導向,以完善服務體系建設、創新農業技術推廣體制為主要內容的多形式、多層次的科技服務體系建設。
2.2創新農技推廣方法
近些年,在農業技術推廣部門不斷實踐與經驗總結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科技特派員制度。該制度以農民的實際科技需求為重要依據,由政府或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挑選出工作認真、吃苦耐勞、業務水平高的專業人才到農村擔任科技特派員,在科技和企業及農民間建立一個直接聯系的平臺,意在滿足農民科技需求的同時有效調動農業科技人員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
2.3探索新型組織形式
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我國各地便相繼開始涌現出農業科技園。農業科技成果的應用與轉化推動了農業科技園的形成,而農業科技園的建設與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農業技術的推廣以及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此同時,還有效地解決了一些影響我國農業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并逐漸塑造出了一批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科技型龍頭企業,對農業科技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創新的建議
3.1構建新型模式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模式的構建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內容上的改革創新不僅適用于現代農業的發展,還適用于未來發展趨勢。構建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首先要以人為本,以生產者的需求作為推廣的最終追求,適應社會農業的發展需求[3]。其次,體系的構建要注重人才的培養,特別是專業素質的培訓以及綜合服務素質的培養,確切地把技術推廣落實到每一步。最后,通過不斷地加強農民技術培訓,使農業機械化進一步提高,促進生產產量化,帶動農村經濟增長。
3.2完善人員配置
體系再完美,也是要依靠人力資源進行調配管理,因此,人員配置結構的安排是關鍵。人員配置結構要打破傳統的管理模式,合理地調整資源,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將人員配置結構達到最優化。同時,創新管理制度,取消終身制,不定期地采取抽查、考察等管理模式,建立以崗定人的選拔制度,最后完善考核機制,創新分配制度,將工薪與業績畫上等號,以此來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人員配置方面的改革創新不僅適用于農業發展,將來還可以運用在其它領域。
4結語
總而言之,受到舊體制的制約影響,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已經無法適應當今社會農業經濟的發展要求,對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進行改革創新很是關鍵,將傳統農業轉變成現代農業非常必要。只有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進行農業技術推廣制度的完善、推廣方法的更新、推廣思路的轉變,市場經濟才能順勢走上一條長遠、可持續發展之路,滿足農民更多的生產需求,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進步。
參考文獻
[1]邵洋.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創新與發展趨勢[J].農村經濟,2015(9):155.
[2]李秀影.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創新與發展趨勢[J].吉林農業,2015(6):104-107.
[3]孫學珍.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創新與發展趨勢[J].現代園藝,2016(4):198.
農業類期刊推薦:《現代園藝》(半月刊)創刊于1978年,由江西省經濟作物局、江西省雙金柑桔試驗站主辦。榮獲江西省優秀科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