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8月01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這篇建筑施中級工程師論文發表了建筑施工現場管理方法,有效的建筑管理方法可以確保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論文分析了工程施工吸納長管理的問題和成因,并給出了施工現場管理策略,及時對施工機具與材料進行回收,并做好維護保養管理,以此確保建筑質量與施工現場管理效果。
關鍵詞: 建筑中級工程師論文,建筑施工,施工現場管理
施工現場管理對保證施工質量、安全有重要作用,而且有效的施工管理也是確保工程建設順利實施的主要手段,應得到施工單位的高度重視。然而,在內外部因素影響下,施工現場管理容易出現一些問題,既限制了施工現場管理作用的發揮,還會對質量等造成影響,因此有必要探討有效的施工現場管理策略。
1建筑工程概況
某市區對現有棚戶區進行改造,三年間共改造108塊棚戶區,房屋改造總面積達712萬m2,未來兩年內預計每年改造240萬m2。由此可見,本工程開工面積巨大,所需投資較多,且參建單位眾多,工期緊張,施工現場管理有很大的難度,容易產生很多實際問題。施工現場管理的主要內容如圖1所示。
2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問題與成因分析
2.1施工現場管理問題
2.1.1門衛管理不完善施工現場管理要求在現場大門必須設置門衛,門兩側的標牌應清晰美觀,周圍標語明顯,圍墻規整;此外,在市區施工現場周圍還需設置至少1.8m的圍護;靠近街道的線纜與腳手架應預留足夠安全距離,并搭設隔離棚。
2.1.2管理標牌不齊全施工現場門口應配置“一圖五牌”,包括總平面圖、概況牌、安全記錄牌、防火安全牌、安全計時牌與文明和安全施工牌。
2.1.3材料與機具的管理不嚴格施工所用機具、材料與各類構配件必須按要求整齊碼放,不得在指定堆放位置以外的區域隨意擺放。針對施工產生的垃圾渣土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設置臨時性集中堆放點,但要組織定期運輸,不能長期堆放。施工現場中應實行劃區管理,分片承包責任區,明確個人的崗位職責。
2.1.4施工的臨時用電不合理應針對施工的臨時用電進行專項組織設計,并予以嚴格落實。場地中所有施工設備均需保持整潔,按照要求對電氣開關柜進行制作與安裝,配置齊全的安全防護裝置;架高敷設所有電纜電線,安排人員專門負責臨時用水、用電管理。供電不得使用花線插板,用于照明的臨時用電應選擇安全電壓36V,禁止使用碘鎢燈[1]。
2.1.5施工現場缺少倉庫由于施工過程中無法避免進入和使用可燃材料,為保證現場防火安全,首先要針對可燃材料實行限量入場,同時制定行之有效的防火措施。場地內禁止工人吸煙,若有必要,可設置吸煙室。
2.2施工現場管理問題成因
2.2.1組織設計不到位組織設計的實行能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如果缺乏組織設計或組織設計不到位,將造成現場管理混亂等問題。在組織設計過程中,必須遵循“可行性、全面性、針對性、自主性、先進性”五項基本原則,只有滿足這些要求的組織設計方案才稱得上合格的方案,相反,如果沒有按照以上原則進行組織設計,而是一味采用生搬硬套等方式形成粗劣的組織設計方案,則不僅無法起到確保項目順利實施的作用,還會產生一系列實際問題[2]。
2.2.2質量通病問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質量通病在所難免而且普遍存在,因本工程面廣量大,所以質量通病會對質量造成很大的危害,此外正因其普遍存在,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很難引起足夠的重視。質量通病的種類包含多個方面,如鋼筋混凝土、砌磚、地面、門窗等,不僅在施工企業中時常出現,而且難以防范。盡管許多質量通病看起來十分簡單,但它們往往隱藏著極大的質量隱患,甚至有些問題在使用時也無法得到消除。
2.2.3管理人員因素對工程項目管理而言,其質量控制主要包含組織管理與現場管理兩部分內容,分別對應的是產品的質量控制與工藝方法的質量控制。施工中,會對質量控制造成一定影響的因素包含五大方面,即人員、機具、材料、環境與方法。其中,人員始終排在首位。
3施工現場管理策略
3.1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
3.1.1制定合理施工方案并予以嚴格的實施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施工方案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指導施工的核心技術文件,組織設計包含眾多內容,如工程性質、工程規模、結構形式、難易程度與工期要求等,良好的組織設計可以為項目部正確、充分利用各項資源提供指導,實現以最低投入獲得最佳效果的目標。此外,組織設計是否可行還會對造價帶來直接影響,不同方案所需投資存在明顯差異,某些情況下還存在很大的差距[3]。正式開工前,應調動所有人員共同商討,制定合理組織方案,并在施工期間將現場實際情況作為依據制定施工方案,方案一旦出臺,則必須在施工中嚴格實施,若發現方案和實際不相符,應立即提出,由相關人員及時作出調整,確保方案正確性與有效性。3.1.2嚴格履行崗位責任目前,我國正式推行項目經濟負責制原有很長一段時間,其目的在于盡快使我國建筑施工管理實現與國際接軌。然而,從現實角度看,很多施工單位都沒有成熟完善的監督機制,未能落實項目經濟對應的約束機制,而且項目經理的綜合素質也是參差不齊;诖,為了更好的推進與發展項目經濟負責制,應嚴格履行各自的崗位責任,使項目的經濟效益直接與項目經理掛鉤,以此帶動全體人員積極參與施工管理。
3.2防止質量通病的產生
3.2.1嚴把材料進場大關根據國家提出的有關材料監督管理方面的政策規定,對全部進場的材料按照規范及標準要求實施檢查與復驗,現場監理工程師應從材料中提取樣品,交由資質機構檢驗,避免廠家進行送檢時更換樣品,檢驗不合格的材料一律禁止入場使用。3.2.2積極改善材料性能借助科研的成果與力量對材料性能及功能進行改善,以此在滿足基本物理性能要求的同時提高材料使用壽命;采取科研產手段,在施工技術與工藝方法中充分融入先進設計理念。不難看出,科研方法與手段是解決質量通病這一難題的重要方法。3.2.3提高設計質量并加強管理建筑工程圖紙設計是預防質量通病關鍵時期,應引起相關設計人員高度重視。統計表明,很多質量通病均于設計密切相關,就其根本主要是和設計人員自身工作經驗與責任心有關。鑒于設計在防止質量通病中起到的關鍵性作用,在實際情況中應做好以下工作:(1)嚴格按照規范設計:規范是設計的根本也是設計工作的重要指導,如果設計偏離了規范,則必定會造成質量問題。(2)重視特殊部位節點設計:特殊部位的節點是確保建筑質量及使用功能的重點所在,一般小地方更容易發生質量通病,所以設計必須重視細節[4]。(3)將有關構造的分析與設計視作核心:雖然在通病發生以后可提出很多有效的整改方案,但最重要的是利用這些方案進行預防。在眾多預防通病的方法中,構造措施最直接、有效,大部分通病通過構造措施都可以完全消除,施工單位需要和設計人員密切協作,設計好關鍵部位構造,在發現問題后及時進行反饋,并制定應對措施,在類似工程建設中推廣應用,防止相同的問題再次發生。
3.3提高全體現場人員的操作能力與監管水平
3.3.1加強法制教育現場人員除了要遵行民法與刑法,還需深入了解建筑規范與建筑法,如果現場人員缺乏法制觀念,則將失去約束,后患無窮。因此,必須時刻繃緊法律法規這根弦,加強全體現場人員的法制教育,依法作業,確保建筑施工安全。3.3.2做好施工技術培訓(1)有組織性和連續性的開展知識培訓活動,提高現場施工人員操作水平,使他們能夠領會技術交底真實意圖,提高圖紙審閱和解讀能力。通過有效的知識培訓,能實現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提高效率的目標[5]。(2)技術人員應在接受專項培訓后持證上崗,并定期參加考核,考核不通過的安排學習、培訓。(3)構建完善的責任制并對制定獎罰機制。規矩是維持秩序的重要手段,處罰的本質是一種方法,并不是最終的目的,約束人們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施工,明確工序包含哪些具體的步驟,杜絕偷工減料,遵循基本工藝,以此確保建筑質量與施工現場管理效果。
4結束語
本工程施工現場管理主要存在門衛管理不完善、管理標牌不齊全等實際問題,究其根本主要由三方面因素造成,分別為組織設計不到位、質量通病與人員因素。為保證施工現場管理效果,必須采取合理可行管理方法、嚴防質量通病發生與提高人員綜合素質等措施,以此提高工程的施工現場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巫鋒.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探討[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2):431,434.
[2]曲穎.試論建筑施工現場管理的優化及質量監督[J].科技與企業,2013(08):38.
[3]周誠.試論5s管理在建筑施工現場管理中的運用策略[J].科技展望,2015(06):21.
[4]陳亞賢.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福建建材,2015(11):102~103,109.
[5]吳敬東.住宅建筑施工現場管理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6):178.
作者:申勵 單位:貴州省有色金屬和核工業地質勘查局
推薦閱讀:《江蘇建筑》(雙月刊)創刊于1981年,由江蘇省土木建筑學會;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