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2月23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初中的班主任同時也是某一科目的教師,不僅要負責教學還要對學生以及班級進行綜合全面的管理,因此,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以及班級活動等都需要班主任全權負責,為學生的成長付出很多精力,也因此班主任需以學生為基礎從多方面入手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并不斷優化管理方法以便對學生的全面管理。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愛的教育
1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現狀
1.1對學生進行的心理疏導與關注度不夠
一般情況下,初中班主任比較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的心理狀況、學習自覺性缺乏足夠的關注,而很多青春期少年面臨的生理和心理困擾則沒有得到解決,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班級整體氛圍。與此同時,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他們的情緒波動比較大,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如果班主任沒有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干預,營造出輕松快樂的班級氛圍,就極容易造成嚴重后果。
1.2對學生個體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意識
在初中班級管理隊伍中,班主任擔負著班級所有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工作,導致很多班主任的工作十分繁瑣,而且艱巨,對于初中班主任的工作藝術提出非常嚴苛的要求。但是,受限于初中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限制,很多班主任往往缺乏對學生人性化的管理意識,不能營造“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氛圍,也不能有效培養班級管理團隊,導致很多具體的管理措施不能有效實施。
2加強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當下,中學生的成長環境和學習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學生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部分學生熱衷物質享受,造成一種攀比風,動搖其認真學習的觀念。其次,學生接觸網絡信息很方便,其生活和學習已經離不開網絡。隨著網絡信息的滲透,尤其是受不良網絡信息的侵蝕,初中生的道德退化問題比較明顯。
最后,當下的初中生大多為獨生子女,在家長的過度關注中成長,所以可能養成了一些不太好的習慣,比如,叛逆、自我、任性、缺乏獨立能力和吃苦耐勞的品質等,班主任有必要對學生加強管理,促進班集體的建設,使班集體更有凝聚力。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成效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班主任要探索家校合作模式,同時,這也是班主任自我成長的有效途徑,班主任通過改進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改進工作方式和方法,從而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3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與愛的教育的實施
初中時期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一個重要階段,如何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綜合素質以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成為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之一。
3.1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
盡管初中學生的年齡不大,低年級的可能表述能力也不夠好,然而學生們的個性非常鮮明,且對外界信息沒有篩選能力。因此,初中學生班主任工作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們的個性,關心學生們的生活,和學生們多交流溝通思想,班主任只有真正把“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貫徹到對中學生們的日常管理過程中。真正了解中學生們在班級管理中的核心位置,真正尊重中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引導中學生們開發自身的內在潛能,師生之間應該平等交流,教師在履行自己的教育職責的時候,應該和學生變成親密朋友,班主任管理應該給學生們個體發展給予更多的服務,營造把學生發展當做中心管理、教育、服務的氛圍。
學校應該關注自身的角色變化,由管理者變成學生的向導與服務提供者。關注初中學生在管理中的主體位置,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達到更大的發展。此外,在開展班級管理的時候,不能忽略模范的帶頭作用。以身作則教學的關鍵在于對學生平時生活與學習有無形的影響。所以,班主任老師要做好模范事例的采集與解釋工作,讓這類模范的行為可以引起學生的反響。
3.2增強自身魅力,強化班主任非權力性領導力
班主任想要讓學生們都服從于他,聽他的管教,就要讓他們自己具有強大的各方面的能力,不管是學識、品格還是涵養,都可以對自身進行不斷地強化,這樣才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到自己的學生,優秀的教師也會讓家長對于學生的學校生活放心一些。班主任首先要養成對于問題善于思考的能力,對于不懂的知識勤于學習的能力,對于未知的領域不斷創新的能力,這樣才能為學生樹立榜樣,才能讓學生更加的受吸引,才會更有可能聽從班主任的教導,遵從班主任對于問題的建議和指導,這也是引導他們在遇到問題時對于問題的思考思路,可以從多方面對于問題進行思考。
作為教育者,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成績好,也要教導學生如何做人,情感因素和生活環境就是影響學生學習的結果重要的因素,積極地情感可以使人有良好的生活情緒,激發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班主任也要時刻保持積樂觀健康的心態,向學生們投入跟更多的感情。
3.3關注學生心理變化,強化個性教育
初中教育階段是學生心理發生巨大改變的關鍵時期,其心理發展具有過渡性、動蕩性、閉鎖性以及社會性等特點。學生的內心世界逐漸復雜化,不太輕易表露出自己的內心活動,有些心里話不愿對父母、教師講,但同時又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隨著學生交際范圍逐漸擴大,其行為與追求越來越受到家庭與社會的制約,學生也因此出現封閉、攻擊以及妥協等心理現象。
在這一階段,父母或教師如果引導不當,學生的不良行為就會滋長,從而產生消極的負面影響。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首先是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碰年輕的心靈。”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能夠與學生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才會更加地信任班主任,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效果也進一步提高。基于以人為本思想下的班級管理,班主任應加強對學生的愛與理解,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實施個性化教育,使學生感受到溫暖與關懷,增強師生之間的感情。
3.4重視完善家校密切聯系
學生的第一位老師是家長。要知道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僅僅是學校的任務,更不可能是班主任一個人的任務。家庭教育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占比很大,學生、家長、教師是三方面不可分割的整體。就目前來看,家校合作已經逐漸成為現階段,中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方式,給學生的全面發展帶來的意義也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對于處于青春期、發育期的初中生來講,極易產生各類心理問題,且不論是心理問題、不良行為的產生,還是情緒不穩定,其實多少都與家庭教育有著一定聯系。對此,班主任與學生家長應加強合作交流,共同關注學生各階段的情緒變化、身心健康。
要充分認識到,愛的教育不能單純的局限在課堂或是學校之內,更應該向廣大學生的家庭當中普及,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將家校合作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尤其是對一些教育理念較為片面的家長來講,覺得孩子已經進入初中,思想、能力已經成熟,不需要自己再給予過多的干預。但其實對于初中生來講,其心智還未健全,成熟度也有待提升,極易產生一系列不良甚至是極端的行為。所以,班主任與家長一定要多溝通交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理解、關愛,以此來科學培養其正確價值觀與人生觀。
初中班主任論文范例:解析初中班主任德育的工作方法與思路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教育階段,通過在班級管理中有效滲透愛的教育,既可以為學生正確價值取向提供科學引導,也是促進教學效率大幅度提升的一個重要條件。因此,為了培養廣大初中生能夠形成真正健康向上的情感,其班主任應準確把握各階段的教育資源、條件,通過有機整合來為愛的教育提供更理想的滲透條件,以此來促進初中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俊霞.探究班主任如何處理班級管理中的對立問題[J].華夏教師,2018,5:323-324.
[2]陳文焱.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1):31.
[3]鐘杰均.淺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藝術[J].名師在線,2019,84(11):94-95.
[4]何鳳美.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與愛的教育探索[J].漢字文化,2019(7):129-130.
作者:王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