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2月01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我國現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現在很多老師都將信息技術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古今中外,有很多專家學者都對信息技術與教學類課程的結合進行了研究,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師水平做了相應的貢獻。根據現階段小學教學現狀來說,大多數教師并未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只是簡單的做為一種輔助工具,沒有完善的應用方法和模式。信息技術對于教育教學是一門大學問,如果應用恰當教學效率會提高,反之則會沒有效果可能還會產生負面影響。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教學運用
引言:當今時代是信息技術全面覆蓋的時代,5G的時代正在逐步進入中國的每個城市,網絡和多媒體的發展成為了當今人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信息技術的來臨,正在以我們看不見的速度進入到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一些新的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課堂上,合理的使用信息技術可以使課堂氛圍更加融洽,有利于發揮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近距離接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課堂利益最大化。
1信息技術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好奇”是小學生獨有的特性,這也是小學生認識外物的重要內在因素。所以,教師可以有效利用學生的這一特性來引導他們掌握知識[1]。在小學的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習內容以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呈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通過更易懂課文內容的含義,也更有利于學生在欣賞過程中對知識進行探索,從而掌握知識。同時借助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更有利于他們深刻了解課文內容所要表達的情感,而這是傳統教學模式下難以完成的。所以教師需要利用信息技術來為學生構建更加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的投入到學習氛圍之中。
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有效的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實際的教學效率提升。例如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對相應的文章輔以相應的音樂、圖片以及視頻,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理解程度。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繪畫技巧的學習以及優秀作品的欣賞,進而提升學生的繪畫水平。所以就以上分析可知,發展的網絡信息技術,對于小學教學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有著相當大的應用價值。
2信息技術融入小學教學中的原則
2.1針對小學教學信息選擇的合理性
合理選擇網絡信息是教學中的重要一關,現在網絡信息十分復雜且內容、形式多種多樣[2]。據有關數據可知,教學課文的類型模式就達十種以上,所以,老師在運用網絡技術時要針對不同課文形式,進行不同的教學分類和模式。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習內容更有趣;同時讓學生更好的接觸和掌握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的提高。
2.2針對不同階段學齡的教學方式
對于不同的年齡階段小學生,不同的學習方式有著不一樣的效果,具體來說小學的學習,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低、中、高階段)。研究表明,處在高學段的小學生,在課堂上無論記憶力還是注意力相對來說效果比較好,所以在使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將信息內容直接展示出來,讓學生通過信息自己動腦去思考和分析。但是對于處在中低階段的小學生來說,在專注力和記憶力方面都不如高年級的學生,老師在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時只能將課文內容以動畫或者圖片的形式展現出來,以此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增加課堂學習興趣,更加易于學生的學習和接納。
2.3適度才是最好的
信息技術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一定要掌握適度這一原則,避免出現過度應用的情況[3]。在實際小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對于相映的信息化技術要做好一定的掌控。對于愈加智能化,便利化的信息技術,擁有更好的認識;過多的依賴信息技術則會產生,反向的作用;老師需要懂得物極必反的道理,對于相應的信息化技術,只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而非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從而更好的實現適度適用。
3信息技術對于小學教學的具體影響
3.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小學教學方法只是以課文中的內容和圖片對學生進行課文內容的講解,但可能會讓很多學生領會不到課程內容的主要表達的情感以及和意境,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很可能會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如若可以運用到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資源,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給學生一種視覺上沖擊。在課文的表達上便可通過圖片或視頻的方式表達出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4]。
3.2有效掌握課本知識
目前,小學的教學內容包含很多方面,比如:古今中外的較為先進的、有顯示意義的思想情感、文學以及科學及技術等。由于這些內容的時間以及地域跨度較大,如果教師還是實行口述教學,不利于學生對內容的了解,更無法讓學生與作者或者課文內容引起共鳴。基于此,有效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可模擬當時的情景,拉近課文內容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當時的情境氛圍,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能力,盡快的掌握到課文的知識。
3.3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提高語文作文的水平
在小學的學習中,語文作文占據整個語文課程教學大約百分之三十左右,很多小學生最害怕的也是作文部分。小學是接觸知識的最初階段,對作文產生困惑是意料之中。在我們之前學習寫作時,老師都是教我們先讀范文,學習形式,然后自己進行寫作,學生的思維僅僅局限與作文書中,題目也是千篇一律,不夠新穎。把信息技術融入寫作的教學中,利用大網絡背景下的信息,讓學生閱讀到更多的信息,打破學生局限的思維模式。
教育論文投稿期刊:《現代中小學教育》是教育部主管,東北師范大學、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主辦,東北師范大學學術期刊社編輯出版的基礎教育學術理論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該刊1985年創刊,原名為《東北師大學報》(教育科學版),季刊。1989年報請國家教委轉報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更名為《現代中小學教育》,季刊。1990年改為雙月刊。1999年由雙月刊改為月刊。 2004年由16開本改為國際開本。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2-1477,國內統一刊號CN22-1096/G4。
結束語:現代信息技術就是利用多媒體教學,在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教學的整合中,信息技術的應用,開拓了學生的眼界,凝聚力學習注意力,增加了課堂的趣味,課堂效率得到了提升。學生在課堂上不只是單一的聽老師講課,而是通過感官接受信息,有利于記憶力提升。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多媒體的形式給學生展現學習的多樣性,做好每節課的教學設計,是現階段教育工作中需要做好的工作。對于信息技術與小學教學整合來說,其是一個長遠且艱巨的任務,還需要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張燁,郭巧梅,張晶晶.關于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J].內江科技,2020,41(07):41-42.
[2]劉瑩.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20,22(02):220.
[3]李潔.淺談小學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2):256.
[4]成勇,唐薇.信息技術和小學教學有效融合的實踐探究[J].科技資訊,2019,17(34):155-156.
作者: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