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1月15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 要: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在2018年正式頒布,同課標(實驗版)相比,課標(2017版)出現了一個嶄新的模塊內容,體能模塊。談到體能練習,一般只會在運動隊訓練中才會涉及,針對普通高中課堂體能教學,研究者甚少。文章利用觀摩無錫市優秀課(體能模塊教學)的機會,從構建體能模塊知識體系、建構學練主線、選取適合的練習內容、改變教學方式、發揮學業質量水平評價表的作用這幾方面來論述如何提高體能模塊課堂教學質量,期待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課標;體能模塊;教學
在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版)和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版)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刪除了課標(實驗版)必修的田徑類項目部分,增設了必修必學的體能模塊。而且體能模塊和運動技能、健康教育是相互平行、相互作用的關系。為什么要增設體能這一模塊內容,而且是單獨一個模塊,莫磊、萬茹總結了“四個為什么”和“四個意義”,可見體能模塊的教學在對培養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那如何才能上好一節體能課,筆者查閱了知網等相關的數據平臺,發現對高中體能模塊課堂教學方面的研究寥寥無幾,基本沒參考價值。筆者全程參與了無錫市高中體育優秀課評比活動(體能模塊教學),通過觀察和親身實踐,從以下幾方面來論述如何提高體能模塊的教學質量。
1 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建構體育與健康學科體能模塊知識體系
高中學生,他們已有一定的認知,也渴望掌握一些新知識。“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只有掌握了體能的相關知識,他才不會盲目地去完成老師布置的練習任務。他們只有清楚了練習的目的,才會主動去參加練習,體能才會有提高,才能打下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基礎。在韻律操練習中,老師一直在強調“最大心率、最適宜運動心率”,但卻沒說清楚,如何計算“最大心率、最適宜運動心率”,以及這些指標對鍛煉價值的作用。如果老師在課前就把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那學生在練習的時候,就會有意識地去控制自己的心率,不會因為負荷的不夠,心率達不到相應的要求,導致練習效果打折扣。
在進行力量素質練習中,學生只是在根據老師的安排,被動地進行練習,他們不清楚為什么這么練,怎么練才能達到效果。如果在課前或者課中,老師能夠告知學生相關知識,這個練習動作,主要是由哪些肌肉參與運動、不同的練習方法,對肌肉的刺激效果也不同。同時鼓勵學生用手去感受發力肌肉的緊繃感,幫助學生建立“身體知”。
我想在這個理念指導下,學生才能更積極、主動、科學、有效地進行運動。所以建構體能模塊知識體系,是上好一堂體能模塊課的前提。我們可以專門用1-2堂室內課來集中講解相關理論知識,也可以根據上課內容,把相關理論知識分散到各個實踐課上進行講解。唯有理論知識的支撐,終身體育鍛煉才能實現。教改的邏輯主線是:教動作—教運動—運動育人。有理論知識的支持,才能更有效地教會動作,幫助他們提高運動能力,發揮運動的育人功能,最終培育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
2 從課堂出發,建構學練主線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圍繞身體練習來展開的一門學科, 為了幫助學生建立“身體知”,我們需要圍繞它來建構一條學練主線。主線是脈絡,是基石,圍繞這條主線,再加以各種有針對性的練習體驗,才有可能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身體知”。在糾正身體姿態,解決含胸駝背這個課題時,它的主線就是,增加肩關節的柔韌性和胸背腰的力量,通過相關部位肌肉的被動拉長和主動收縮來達到糾正身體姿態的目的。圍繞這條主線,授課教師選取了坐姿擴胸、俯臥抬體、俯身飛鳥和支撐平衡拉伸這四個練習內容,圍繞這四個站點,學生輪換練習,最終幫助學生建立起“身體知”。
再比如在發展學生快速反應能力這個課題時,它的主線就是圍繞反應速度和位移速度來展開練習,圍繞這條主線,授課老師采用折返跑加翻碟子的練習方法,從一次折返跑翻一個碟子到翻四個碟子,層層遞進,有效地解決了課堂的重點問題。有主線,課堂就有脈絡,就有邏輯性,至于采取什么樣的練習方式,因人而異,但總體不會出現偏差。
3 根據主線,選擇適合的練習內容
一堂課是解決不了發展體能的所有問題的。因為課時有限,所以在課堂上,只能選取一些練習內容來幫助學生進行體驗式的練習。在選取練習內容時,我們就要圍繞課堂建構的主線,選擇一些能夠起到直接作用的,有代表性的練習方法。學生只有掌握了原理,有了“身體知”,后續的體能鍛煉,才會有主動的可能性。
在糾正身體姿態,解決含胸駝背這個課題時,授課老師根據主線,分別設立了四個站點,分別是坐姿擴胸、俯臥抬體、俯身飛鳥和支撐平衡拉伸。為什么要選取這四個練習內容,是因為含胸駝背,一般都是由課堂上長時間的不良坐姿造成的。坐姿擴胸,對應的就是平時學生在課堂上的不良坐姿。從最貼近學生生活的練習內容入手,學生每天要坐很長時間,如果這個時間段,學生能進行抬頭挺胸展肩練習,不愁糾正不了不良坐姿。
俯臥抬體、俯身飛鳥、支撐平衡拉伸,這三個練習動作比較簡單,但都是能直接作用于相關部位的肌肉。同時這些練習需要的器械比較簡單,一張墊子、一本字典,一瓶礦泉水這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就能直接成為我們練習體能的器械。力量訓練,不一定需要多么專業的器械,我們可以因地制宜,利用身邊的資源開展練習。宿舍床鋪、教室墻壁、礦泉水瓶、字典……這些都可以成為鍛煉的場地和器械。這種練習形式,不僅拓寬了學生的思路,還讓體能練習,變得無時無刻。
4 練習方式新穎有趣,避免課堂枯燥無味
從訓練學上來看,要真正發展體能,只能進行枯燥的機械式的重復性練習,這種訓練方式只適合運動員。但我們的課堂,針對的是充滿求知欲的學生,我們是要把他們培養成具有核心素養和健康身心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雖然面對的是同一個課題——體能發展,但群體不同,練習方式也截然不同。所以在課堂上,為了避免把體能課變成體能訓練課,我們要采取生動有趣、豐富多樣的練習內容和方式,提高學生體能學練的興趣,幫助他們發展體能,為他們的終身體育意識打下基礎。
在糾正身體姿態,解決含胸駝背這個課題時,授課教師采用了分-總-分的組織形式、韻律操和器械練習相結合的練習方式。“分”是指以小組為單位,分散到各個站點進行練習。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好處。“總”是指學生跟著教師,以韻律操的形式集體練習各個站點的內容。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不僅可以繼續鞏固站點的練習內容,還可以起到提高練習強度、調節氣氛、活躍身心的作用。這樣的組織形式和練習方式,既避免了小組重復練習的枯燥,又提高了學生學練的興趣,可以有效地提高練習密度和強度,真正達到發展體能的目的。
5 真正發揮“學業質量”的評估及反饋作用
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質量是在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三個方面表現出來的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水平。課標對學業質量水平通過劃分不同的級別,來對學習結果進行具體的描述。它不僅包含了體能數據,還包含了體能認知、健康行為、體育品德方面的評價,最明顯的就是對課外自主進行體能練習的次數進行了定量化的規定。課外體能練習,需要學生自發進行,從每周1次到每周5次,就是終身體育的縮影。5個級別,逐級提高,便于評價者進行定性化分析。
一堂課的結束,一個模塊內容的結束,我們都要及時進行評價。可以利用課標上提供的評定表,也可以自己設計評價表,但總體原則,就是圍繞評價的幾大方面,進行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充分利用好評價的鑒定功能、導向功能、激勵功能、診斷功能、調節功能、監督功能、管理功能、教育功能8大功能,使學業質量水平評價表服務于學生,又引領于學生。
6 總結
課標下的“體能模塊”教學,對我們所有同行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我們唯有理論聯系實際,從實踐中來探索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我相信,在全體同仁們的共同努力下,“體能模塊”教學,也能絢爛綻放。
參考文獻:
[1] 莫磊,萬茹. 關于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增設“體能模塊”的思考[J]. 體育教學,2014.
[2] 張新. 普通高中體能模塊課程內容構建的研究[D]. 西南大學,2017.
體育教師評職論文范文:體育教學中道德教育缺失的思考
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體育教學中道德缺失進行思考,并提出對策:體育教師要以身作則;學校應加強重視,采取措施;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道德教育;結合體育教材和特點進行道德教育;結合學生的表現進行道德教育等策略,以改善體育教學中的道德教育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