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1月14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引導幼兒感受并喜愛生活環境和藝術中的美。”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因時、因地,靈活地利用鄉土資源,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文章分析了利用鄉土資源的原因,并指出利用鄉土資源培養幼兒創意粘貼畫能力的策略和注意事項。
關鍵詞:鄉土資源;幼兒;創意粘貼畫
現代社會科技發展比較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學校為了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大量引入新科技,新設備,新教學方法。但是學校在引進新科技、新方法的同時,不能忘了幼兒的天性,不能脫離幼兒的生長環境進行教育。學校要學會有效利用幼兒生長的地方的相關物品作為原材料,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一、為什么要充分利用鄉土資源
1.幼兒時期是一個能夠充分體現天性的年齡階段,這個時候他們還不懂得規規矩矩做事,還不懂得按照相關要求學習,他們保留著自己天真好奇的特點,所以這也是培養幼兒創新能力最關鍵的時期。幼兒從小在故鄉長大,故鄉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最熟悉的,他們會對故鄉的各種東西擁有天然的親切感。他們接觸的事物還比較少,從小在家長的影響下熟知家鄉的各種產品,所以利用鄉土資源讓幼兒進行學習具有極大的優勢,會充分引發他們的好奇心,從而提升他們利用鄉土資源學習的興趣。
2.其實也不難發現,農村雖然科技比較落后,但是農村有農村的優勢,它有著豐富的可利用的教育資源。所以幼兒的教育,不要一味地追趕城市,不要一味地盲目跟風,要利用好自身的優勢。農村的自然環境比較豐富,各種資源也是復雜多樣的,有利于開發幼兒的想象力。幼兒園應該創設相關的環境,更加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教育的意義是為孩子更好的發展奠定基礎,如果忽視對鄉土資源的有效利用,那么無疑是教育中的一個重大缺失。
3.現代經濟發展十分迅速,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與工作,大家都一味地追求高質量、高科技。但就像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一般,關于幼兒的教育手段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首先不能丟掉的,就是幼兒的教育應該結合當地的特色,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培養幼兒。要充分認識到,幼兒的生長環境對幼兒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不要忽略掉這一個方面而去一味地追求所謂的科學的教育方式。人類的學習來自于自然,生活也依靠自然,幼兒的教育同樣也離不開大自然。
4.現在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始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小學才開始接觸的課程,說這是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并沒有錯,但是要注意教育的多元化。讓一個才剛剛進入學校的幼兒開始全方面地接觸各種主學科的學習,其實不一定有利于孩子的成長。他們年齡還比較小,難以一下子接受如此多而復雜的學習內容。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融入與他們成長有關的鄉土游戲、鄉土資源,我覺得會對他們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鄉土游戲不單單只是一種游戲,它凝聚了祖祖輩輩的智慧和經驗,里面充滿了創造力,這本身就是一種值得學習的文化。鄉土游戲、鄉土資源有著很強的地方特色,符合幼兒好學、好動、好模仿的天性,而且對幼兒來說比較容易學會,整個過程中幼兒始終占據著主動性。
二、如何利用鄉土資源培養幼兒創意粘貼畫能力
所謂的鄉土材料是指沒有任何的人工參與改變的,沒有進行化學處理的最原始的大自然的東西。利用鄉土資源培養幼兒的創意粘貼畫能力的時候,要注意所選主題的趣味性。幼兒只有對選取的題材感興趣,才能最大限度地參與學習和操作,才能發揮他們的想象力。
1.幼兒園要給幼兒開展相關活動提供特定的空間和環境,并且開設相對應的課程,比如給定一個特定的教室,給定特別的桌子,然后配上相應的教師專門教授幼兒這一門課程。教師與幼兒一起準備可能會用到的鄉土材料。可以選定一個明媚的周末,教師帶領幼兒到田野中,拾取一些有趣的、能用得到的鄉土材料,而這整個過程也會讓幼兒產生興趣,提高他們的好奇心和參與的積極性,有利于后面教學的有效進行。
比如,拾取一些特別的樹枝、樹葉、花瓣,好看的小草、落葉,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去海灘上拾取一些漂亮的貝殼、小石子。教師要引導幼兒善于發現大自然的美。比如,狗尾巴草對幼兒來說并不陌生,所以在做粘貼畫的時候,教師可以把狗尾巴草作為一種材料,帶領幼兒學用狗尾巴草做小兔。幼兒面對他們從小到大熟悉的事物會特別有親切感,也會特別的興奮,這有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同時也能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材料準備齊全以后,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先調動起幼兒的好奇心。比如,在開始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一臉神秘地走進教室,對班級里的幼兒說:“你們猜猜看,老師今天帶了什么?”然后對滿臉好奇的幼兒說:“今天老師陪你們一起來利用我們收集的材料來做粘貼畫好嗎?”接下來教師可以讀一篇與話題有關的文章,或者是利用教室里的多媒體,給幼兒播放一個有關話題的視頻,最好是能夠最大限度地引起幼兒的好奇心,為開展活動充分做好鋪墊。
比如,在播放視頻之前對幼兒說:“我們今天來看一個有趣的視頻好嗎?大家仔細觀察一下視頻里的內容,待會兒我們用自己的方式來展示視頻里的內容好嗎?”看完以后,再準備相應的粘貼劑、畫紙、貼板、剪刀等等。然后把材料分發給每一個幼兒。如果材料不夠,就把幼兒分成小組,然后把收集的鄉土材料平均地分發給他們。教師設定一個較為開放的話題,比如說讓幼兒用粘貼畫來描述春天。設定好話題以后教師最好不要對幼兒進行啟發,讓他們自由地發揮,自由地粘貼。
他們為了達到教師的要求,同時也抱著對這些材料的好奇心,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腦海里的春天用粘貼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給幼兒一定的時間,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盡可能地自己解決問題,然后讓他們把成品展示出來,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這個過程能夠充分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想象的能力。
3.一個學期可以設計一兩次活動,讓幼兒的父母參與進來,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幼兒的創作欲,還能增強親子之間的感情。同樣是教師設定一個較為開放的話題,然后提前給他們準備好需要用到的鄉土材料,以家庭為單位,在父母的帶領下,根據話題自由地發揮想象力,用粘貼畫將自己的想象展現出來。當每一組都完成以后,讓父母帶領幼兒走上講臺,講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和創作的靈感,在促進幼兒學習的同時,也能讓父母理解教師和學校的用心。
由于父母在自己身邊,幼兒會更放心、更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獲得肯定以后,幼兒在以后的發展中會更加地積極、努力。這樣也能夠增強學校與家長的聯系,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幼兒在校的情況,有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注意事項
這項活動的開放性、自由性相對較強,教師應當時刻讓幼兒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活動,保證幼兒的安全。在開始活動之前,注意事項一定要一一叮囑,必要的時候可以用嚴厲的態度來警告他們。安全問題是所有問題的重中之重,絕對不容忽視。比如,帶領幼兒撿小樹枝的時候,要告訴他們不能把樹枝靠近眼睛,也不能與其他的幼兒打打鬧鬧,不然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如果是去海灘撿漂亮的貝殼,要讓幼兒的活動范圍在教師規劃的范圍之內,不能亂跑。由于幼兒的天性比較活潑好動,他們經常會忘記教師的要求,所以安全問題絕對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四、結語
在順應時代發展,利用高科技進行教育學習的同時,也不能忘了讓幼兒的學習回歸大自然。這個活動的自由性較強,幼兒幾乎占據了主導地位,但是教師不能離開活動范圍內,因為太多的時候需要教師對幼兒給予指導。對于不明白要求的幼兒,教師應當細心地解釋與示范。我們要利用好鄉土材料,讓幼兒用更輕松、更快樂的方式來參與粘貼畫活動,從而增強幼兒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曉軍.鄉土材料和廢舊材料在我園的應用[A].2012年幼兒教師專業與發展論壇論文集[C],2013.
[2]許麗萍.落實《綱要》精神實現幼兒藝術教育創新[J].教育導刊(下半月),2003(1).
[3]馮曉琴.鄉土材料在幼兒園美術創作活動中的巧利用[J].新課程(綜合版),2018(2).
[4]殷利蓉.體現綜合素質培養目標的幼兒美術教育[J].當代學前教育,2007(2).
幼兒園老師評職知識:學前教育研究以及時反映國內外幼教研究成果為特色,以有效指導我國幼教實踐為宗旨,是我國最高級別的學前教育專業期刊,全國惟一一本幼教理論刊物。